百家姓排197位的小姓,卻和秦始皇同宗,出了3皇后59宰相59將軍

裴姓在《百家姓》中排第197位,目前人口數量105萬,排名第168位,毫無疑問屬於小姓之列。

不過,歷史上裴氏家族可是豪門巨族,延綿2000年多年,各大領域英才輩出,堪稱中國史上最強的小姓。

裴姓分佈廣泛,但“天下無二裴”,根源皆來自河東裴氏。河東裴氏的直接祖先是秦後子,人稱裴公。

春秋末期,秦後子得到父王秦桓公寵愛,把持軍政大權,但隨著弟弟秦景公繼位,他不得不逃亡晉國。秦後子在晉待遇優厚,位同上大夫,封地裴城有一百頃土地。

百家姓排197位的小姓,卻和秦始皇同宗,出了3皇后59宰相59將軍

五年後他回了秦國,留下後代在裴城生活,這就是後來的三晉望族河東裴氏。

由此可見,裴氏是秦國王室的分支,本為嬴姓,和秦始皇同祖同宗。

自秦後子始,裴氏12代默默無聞。當時晉國動盪不安,兵荒馬亂,三分為韓、趙、魏。亂世之中,沉潛下來,能保住性命就算不錯了。

到漢武帝時期,河東裴氏開始登上歷史舞臺中央,大放光芒。裴蓋在朝中擔任衡水都尉、侍中,為家族騰飛奠定基礎,為公認的裴氏崛起第一人。

歷史走過魏晉、十六國、南北朝,裴氏家族興旺發展。到了隋唐時期,到達頂峰。唐末,朱溫在白馬驛對高門世族大開殺戒,裴氏在這次禍亂中經受了重創,從此逐漸走下坡路。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裴氏餘威延續到明清。

百家姓排197位的小姓,卻和秦始皇同宗,出了3皇后59宰相59將軍

裴度

據不完全統計,裴氏家族在歷代湧現了皇后3人,太子妃4人,王妃2人,宰相59人,大將軍59人,中書侍郎14人,尚書55人,侍郎44人,常侍11人,御史11人,專使25人,刺史211人,太守77人,進士170人(其中文武狀元6人),駙馬20人。

唐朝三百年,裴氏一直是朝廷的中流砥柱,宰相有30多人,還有許多將軍、尚書、刺史等大員,民間因此有“無裴不成唐”的說法。歐陽修曾為之嘆服:“表唐宰相世系,以裴為首,宰相十有七人,豈不盛哉!”

北宋時期,裴氏雖然屢經磨難,但依然出現了裴濟、裴宜、裴定三位宰相,家族再次顯露崢嶸。

百家姓排197位的小姓,卻和秦始皇同宗,出了3皇后59宰相59將軍

大學者顧炎武曾經分析過裴氏家族興盛千年的原因:一是族人自強;二是貴族聯姻;三是權力世襲。其實,封建社會體系豪門都具備後兩項優勢,但為什麼只有裴氏獨領風騷呢?這裡必須重點提一下裴氏家族的自強不息。

這一點最主要體現在教育方面。裴氏家族歷來重教務學,年幼進入家族的教育軌道,直至年老還勤勉好學,還規定子孫不中秀才者不準進入裴氏宗祠大門。良好的教育底蘊,是裴氏經久不衰的一大保證。

百家姓排197位的小姓,卻和秦始皇同宗,出了3皇后59宰相59將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