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在六合寺出家,爲何宋江對魯智深苦苦相勸,對武松卻任從你心?

水滸傳中,梁山好漢被朝廷招安後,開始四處征伐起義軍,而損失最大的當屬徵方臘一役,梁山一百零八將十去七八,只剩十幾個人班師回朝。在路過杭州六和寺的時候,魯智深決定在此出家,武松也心灰意冷,再加上林沖剛好患病需要靜養,於是梁山三位頂級大將便紛紛留在了六和寺。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作為老大的宋江,對他們的態度卻是迥然不同。

同在六合寺出家,為何宋江對魯智深苦苦相勸,對武松卻任從你心?

撇開林沖不談,畢竟他身患重病,無法跟隨隊伍前行,屬於被迫留下。主動留下要求出家的有兩位,一武松,一魯智深。然而宋江的態度,卻讓活著的梁山好漢們感到心寒,並對他徹底失望。

同在六合寺出家,為何宋江對魯智深苦苦相勸,對武松卻任從你心?

首先是武松,武松由於斷去一臂,本已心灰意冷,再加上宋江力主招安,讓兄弟們死傷慘重,終於大徹大悟,決定遁入空門,不再參與俗世紛爭。宋江對此也沒有反對,稍微勸了一下便說道“任從你心”,而對魯智深就不一樣了。魯智深說要在六和寺出家的時候,宋江先是勸他還俗,見他意志堅定,又勸他向朝廷要一處名山當主持,可謂是苦口婆心。

同在六合寺出家,為何宋江對魯智深苦苦相勸,對武松卻任從你心?

為什麼對兩人的態度會有如此大的差距呢?是武松得罪了宋江還是說他更欣賞魯智深呢?其實都不是,真正的原因其實有三點。第一點,也是最顯而易見的一點,武松沒有利用價值了。武松在徵方臘的時候斷去一臂,成為廢人,已經沒辦法再幫到宋江了,只能發揮下餘熱,照顧患病的林沖,而魯智深則武功高強,再加上以前在官場的人脈,與老種、小種有舊,能夠幫宋江站穩腳跟。

同在六合寺出家,為何宋江對魯智深苦苦相勸,對武松卻任從你心?

第二點,魯智深立下了徵方臘最大的功勞,生擒匪首方臘。宋江班師回朝後,肯定要彙報工作,魯智深生擒方臘這種功勞,皇帝肯定也早就知道了,很有可能就會召他覲見。一旦魯智深出家,皇帝想見的時候宋江交不出人,肯定會影響他在皇帝面前的形象,更影響仕途。因此,為了讓自己的職業生涯更保險,宋江才會拼命勸他一起去京城。

同在六合寺出家,為何宋江對魯智深苦苦相勸,對武松卻任從你心?

第三點,魯智深比武松更好控制,武松做事非常有主見,有計劃,不會輕易受他人影響,這點從他處理潘金蓮一事中就能體現。西門慶和潘金蓮殺死武大郎後,武松很快便識破了兩人的姦情,卻又沒有打草驚蛇,像宋江盧俊義等人一樣一怒殺人。而是有組織有計劃,一步步逼迫他們認罪,再在人證物證俱全的情況下報仇,所以才被從輕發落,可見他做事的縝密,宋江想利用他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同在六合寺出家,為何宋江對魯智深苦苦相勸,對武松卻任從你心?

而魯智深則不同,魯智深雖然也不笨,但他卻是那種極易被兄弟義氣所左右的人,也就是說,即便他看不慣宋江,但只要宋江用梁山聚義之情來激他,他肯定會幫忙。而對於宋江這樣的小人來說,做這種事情太容易了,所以他希望魯智深與他一起去受封當官,然後通過魯智深的關係一步步高昇。

同在六合寺出家,為何宋江對魯智深苦苦相勸,對武松卻任從你心?

可惜到頭終究是一場空,宋江高高興興受封之後,卻沒想到等待自己的是一杯毒酒。他把梁山好漢利用完了就扔,朝廷又何嘗不是這樣想的呢?各位看官,你對此有什麼看法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