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餡餅」到「陷阱」,醫療租賃令租賃公司和醫院頻頻受傷

從“餡餅”到“陷阱”,醫療租賃令租賃公司和醫院頻頻受傷

8月中旬,來自黑龍江、河北等地的多為縣級醫院院長來道遠程視界曾經的辦公地北京益園文化創意產業基地討要說法,卻被告知公司已遷出。

與此同期,同為“互聯網+醫療租賃”的藍海之略,宣佈終止上市輔導,身陷訴訟糾紛。受傷的同樣是融資租賃公司和地方縣醫院。

根據中國裁判文書網顯示,遠程視界與地方醫院及租賃公司的三方糾紛中,多以醫院敗訴賠償了結,另外還有部分醫院銀行資金賬戶已被凍結,給醫院正常的生產經營帶來諸多障礙。

從“餡餅”到“陷阱”,醫療租賃令租賃公司和醫院頻頻受傷


在這一場醫療租賃糾紛中為何二甲地方醫院身陷困局,租賃公司也頻頻躺槍?

根據目前涉訴信息顯示,具有相似經歷的多為各地方縣級醫院。遠程視界以共建專業科室,利用的高等級醫院專家的遠程醫療模式進行宣傳,吸引了大量的地方縣級醫院加入。

在這種模式下,“醫院不需要投資設備,只需從項目收入中按比例歸還設備款。”其醫療項目收入大致分為4個部分,1)25%給融資租賃公司用於還設備款;2)25%給遠程醫療服務專家;3)25%歸遠程視界;4)25%歸醫院。另外租賃本息還完後,設備歸醫院所有。

表面來看,這就像一個天大的“餡餅”,幫助地方醫院解決資金不足、設備落後的發展困境。然而在後續的推進過程中,部分醫院開始陷入還款難題、甚至設備未見卻糾紛頻現的困境。

|看似是一場“共贏”的合作漏洞百出

首先從縣級醫院的市場定位來看,眾所周知在中國的醫療體制中上有專家雲集的三甲醫院,下有紮根社區衛生院和診所,縣區級二級醫院在地方財政不足的情況下受到嚴重擠壓。

即使“遠程視頻+設備租賃”的醫療租賃的模式可以幫助醫院實現設備更新、遠程醫療,但穩定患者流量、擴張醫院規模實現盈利並不是一蹴而就可以實現的。

從遠程醫療的合作模式來看,不可否認,從長遠來看這是解決區域地方醫院資源不足的有效途徑。但在現階段,我國醫療資源嚴重短缺、三家醫院專家尚不能滿足本醫院患者需求的同時,遠程醫療的實際應用效果根本無法達到。另外心腦血管、腫瘤等複雜疾病的診療也不是遠程指導就可以解決的。

可想而知,規模迅速擴張、給予沒有償還能力的用戶提供貸款,發生資金鍊斷裂是遲早的事情。

遠程視界經營模式從根本上來看更像是一場投機遊戲,經過兩三年的業務快速擴張、收入和規模看起來都很大,但是大部分還要代替醫院墊付給租賃公司。在醫療資源有限、基礎薄弱的天然束縛下,靠醫院創收只是一個願景。

|無獨有偶 醫療租賃模式頻現現金流緊張

規模快速發展、運營能力卻跟不上的時候,借公立醫院信用產生了一系列資金無法迴流的項目,這是醫療租賃頻頻崩盤的根本原因。

他們從融資租賃公司套取鉅額資金後,將債務扔給基層醫院。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新三板租賃公司藍海之略和中和醫療上身上。

8月21日,藍海之略發佈公告稱公司已終止上市輔導,經查證公司已身陷融資租賃糾紛、賬戶凍結、現金流緊張的經營困境。

公司採取所謂的“互聯網+醫療租賃”創新模式,致力於成為國內領先的醫院科室綜合能力建設服務商,以“醫療融資租賃平臺”的方式與國內外著名的金融機構達資金戰略合作,為基層醫院量身定製融資方案。

在這種模式下,公司營收、淨利潤爆發式增長年,2017年營業收入16.69億元、淨利潤達4,52億元。其2016、2017營收增長率分別為94.85%、124.74%;年盈利增長率分別是232.07%、183.33%。

通過融資租賃公司,公司迅速擴張市場,隨之而來對外擔保在不斷增長。自2016年9月,公司共計披露22條對外擔保公告,這與遠程視界的提供的擔保情形如出一轍。

2016年、2017年末藍海之略應收賬款賬面價值分別為5.62億元、2.82億元,分別佔當期營收的54.87%和12.26%;同時其他應收賬款分別為1.09億元、9.19億元,分別佔當期營收的10.67%和39.94%。

根據訴訟信息顯示,公司賬戶中的691.30萬元已被司法凍結,同時因為與因故城縣中醫醫院糾紛,公司凍結銀行存款420萬元。

另外致力於成為基層公立醫院腫瘤、心血管科室綜合能力建設的服務機構的中和醫療也存在拖欠設備租金、經營虧損、身陷訴訟等經營困局。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眾多醫院、租賃公司因為這一超前“創新模式(套路)”,面臨鉅額償付壓力和資產損失,而部分醫院甚至連設備都沒有收到。儘管當前遠程視界、藍海之略承擔無限連帶擔保責任,但表面上醫院仍是第一還款責任人。

根據目前的公開裁判顯示,多數訴訟判決均未採納醫院的提供的遠程視界承諾墊付的證據,多以醫院敗訴告終。這對於原本就資金不足、營收規模較小的縣級醫院來說無疑是雪鄉加霜。

從“餡餅”到“陷阱”,醫療租賃令租賃公司和醫院頻頻受傷


從交易到簽約,迅速的流程和形式,明顯違背交易常識,融資租賃方在醫院負債率居高不下、採購設備價格虛高的情形下,僅憑藉醫療租賃公司的的一張宏偉藍圖就選擇放款,必然存在風險管控、盡調不全的種種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