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直誤會了張恨水

我们一直误会了张恨水

我们一直误会了张恨水
我们一直误会了张恨水

14年前隨著《金粉世家》的播出

張恨水的名字廣為人知

但是很多人卻並不瞭解張恨水

他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有著怎樣的人生境遇?

他的小說為什麼遭受爭議?

他的婚姻是不是才子佳人式的?

這些問題

都可以在最近出版的

《張恨水傳》一書中找到答案

作者解璽璋

為您講述

一個“不為人知”的張恨水

我们一直误会了张恨水

從出生到去世

張恨水一生72年的人生經歷

解璽璋把它分成

20個章節

每個章節突出介紹一個側面

立體且較完整地

體現了張恨水其人

城 市

文化範

張恨水與冰心的緋聞純熟捏造,兩人並無交集

長久以來關於張恨水的名字都有這樣的傳聞:

“張恨水”為自己取“恨水”之筆名是因為傾慕作家冰心,可對方無意,所以他取名“恨水”,乃“恨水不結冰”之意。

我们一直误会了张恨水

張恨水

張恨水原名張心遠

他寫第一部小說代表作《春明外史》

是在1924年

這個時候冰心已經到美國留學

而且冰心比張恨水年齡雖小一些

卻比張早到北京

她中學時代

就和其父來到北京讀書

那時張恨水還在安徽老家

為尋找生活的出路而掙扎

所以兩人並無交集

另外,網上還有很多文章流傳說

冰心專門寫文章說

她並不認識張恨水

其實就連這樣的說法

用的都是似是而非的論據

我们一直误会了张恨水

1929年6月15日,冰心和吳文藻在燕京大學臨湖軒舉行婚禮時的合影

例如有人說道

冰心在為吳文藻的

《人類學社會學研究文集》

所作代序中曾提到說

她根本不認識張恨水

其實,這篇數千字的長序

回顧了她與吳文藻

從相識、相戀、相愛到結婚

乃至一生相伴相守的經歷

沒有一個字提到張恨水

這本書初版於1990年

並不難找

只要讀一讀

就會得到真相

偏偏大家都不肯費這個事

而寧肯以訛傳訛

我们一直误会了张恨水

但是“恨水不成冰”的說法

也不能說完全沒有一點影子

當年張恨水寫《春明外史》出名之後

確實曾經有一個叫某某冰的女士

追求張恨水

但當時張恨水已經娶了

第二位夫人胡秋霞都兩年多了

而這位某冰女士希望張恨水

跟前面兩位夫人離婚

張恨水堅決不能接受

他認為原配夫人和胡秋霞

都沒有獨立生活能力

如果離婚兩個女士生活就是很大問題

再者他母親肯定也不能接受

張恨水又是一個孝子

所以他拒絕了那位某冰女士

可能流傳到社會上

就有了所謂“恨水不成冰”的說法

那位某冰女士又不出名

所以大家就把這個“冰”安到了

著名的冰心女士身上

婚姻生活中的“暖男”

我们一直误会了张恨水

縱觀張恨水的一生

有三個女人從始至終陪伴著他

她們是:徐文淑(1898-1958年)

胡秋霞(?-1982年)

周南(1915-1959年)

張恨水跟徐文淑的第一次婚姻

大致說來

此事系其母一手包辦

女家是潛山縣源潭鄉徐家牌樓人

對於這段包辦婚姻

張恨水心中是有不滿的

但張恨水並沒有遺棄她

而是盡職盡責地養了她一輩子

在張恨水的收入中

總有一份是徐文淑的生活費

併為她在家鄉潛山添置了房屋和田產

我们一直误会了张恨水

張恨水與家人合影,左一為張恨水,左二為胡秋霞

張恨水第二個妻子叫胡秋霞

他們的結合不會晚於

民國十二年(1923年)十月

張恨水與胡秋霞婚後的生活

是和諧而美滿的

胡秋霞很小就被拐賣

她對自己的年齡和孃家的姓氏

已沒有任何記憶

胡姓是張恨水根據她的四川口音推測的

並以王勃《滕王閣序》中:

落霞與孤鶩齊飛

秋水共長天一色

為她取名“胡秋霞”

胡秋霞不識字

也不算漂亮

但她年輕,有活力

張恨水教他識字

她很快學會

併成了他後來很多小說的

第一位讀者

但是由於早年被拐賣

做侍女時被虐待的經歷

胡秋霞酗酒

成為了他們後來婚姻生活中

很大的問題

我们一直误会了张恨水

張恨水和第三個妻子周南

周南是張恨水的第三個妻子

她原名周淑雲

是北平春明女中的學生

周南是婚後張恨水為她改的名字

常使人聯想到《詩經》中的“周南”

從這次婚姻中

張恨水終於為自己多年來

一直期待的愛情找到了歸宿

他們的年齡雖相差二十歲

但琴瑟和諧,意趣相投

他和周南一起談詩

一人拉琴、一人唱戲

我们一直误会了张恨水

張恨水在北京

張恨水在不斷的尋求理想愛情的過程中

又不願意傷害其他的女性

所以他把三位夫人都接受下來

而且生活都一直由他照顧

所以可以說張張恨水

是一個比較傳統的文人

張恨水是作家,更是“報人”

我们一直误会了张恨水

位於北京西城區磚塔衚衕95號的張恨水故居,於2005年3月被拆

張恨水雖以小說名世

但他首先是個報人

其次才是小說家

即使是他的小說

也很少不是先以

報紙連載的方式

和讀者見面的

他一生有三十年

(1918—1948年)

從事新聞工作

在張恨水數十年的報人生涯中

做記者的時間並不很長

大約在民國十三年(1924年)

加入《世界晚報》之後

我们一直误会了张恨水

當年《啼笑因緣》登報的廣告

這一年的四月

成舍我創辦《世界晚報》

民國十四年(1925年)

成舍我又創辦了《世界日報》

副刊《明珠》仍由張恨水主編

以後他在上海創辦《立報》

再邀張恨水主編副刊《花果山》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

《南京人報》創刊

張恨水自任社長

併兼副刊《南華經》主編

抗戰勝利後

張恨水輾轉回到久別的北平

創辦《新民報》北平版

主編副刊《北海》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

張恨水辭去《新民報》所有職務

結束了長達三十年的

我们一直误会了张恨水

張恨水主持的《夜光》副刊

張恨水的第一部

長篇小說代表作《春明外史》

就是在《世界晚報》副刊上連載

這部小說以皖中記者楊杏園為中心

展現當時北京官場與社會的

“烏煙瘴氣,昏天黑地”

隱現著清末譴責小說

和黑幕小說的影子

出眾的才華顯現了出來

小說很快受到歡迎

在《春明外史》近五年的連載期間

張恨水又開始了長篇《金粉世家》

在《世界日報》副刊上的連載

這部以清寒人家出身的女子冷清秋

與國務總理之子金燕西

婚姻悲劇為主線的小說

描畫了金家三代百十個鮮活的人物

也寫出了一個豪門

由盛而衰、樹倒猢猻散的結局

我们一直误会了张恨水

《金粉世家》打動了眾多市民讀者

尤其女性讀者的心

為張恨水贏得了更大的名氣

1930年,《春明外史》業已終篇

《金粉世家》漸入佳境之時

張恨水又在《新聞報》上連載《啼笑因緣》

這部作品在一年之內就連載結束

卻成為張恨水

受眾最廣、最轟動的一部小說

讓他的文名從北京紅到了上海

到了大江南北婦孺皆知的程度

被“低估”的張恨水

我们一直误会了张恨水

華裔書畫家張明明站在她為父親張恨水創作的畫像旁

張恨水是民國時期產量最高的作家

他一生創作中長篇小說

一百二十餘部

多達兩千餘萬字

他的小說擁有最廣大的讀者群

上至國務總理

下至販夫走卒

一紙風行

然而,在相當長的時間裡

文學界對他小說的評價非常低

張恨水開始發表作品的年代

是二十世紀前期

正好是新小說和舊小說

激烈競爭的時期

新文學家都把張恨水歸為

舊勢力的代表

例如瞿秋白、茅盾、錢杏邨、夏徵農等

都寫過文章批判張恨水的作品

認為張恨水小說是舊小說

是封建的回潮

我们一直误会了张恨水

張恨水認為普通民眾

很難接受新派小說

仍是習慣於看章回體小說

對於舊章回小說的內容

可以改良

他便是站在這樣的立場上

去寫小說的

張恨水小說創作

主要集中在

1924年至1948年

這24年間

可以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

從1924年到1935年

始於《春明外史》

止於《藝術之宮》

第二階段

從1936年至1948年

始於《如此江山》

止於《巴山夜雨》

我们一直误会了张恨水

《張恨水傳》作者解璽璋認為

張恨水最好的作品

其實是在重慶到北平

主要是40年代這段時間寫的

《巴山夜雨》這樣鮮少被人提及的小說

反而可以代表張恨水創作的高峰

所以我們為什麼往往不能

全面地理解張恨水

可能就是在於人們的閱讀

比較偏重於他前一個階段的

《金粉世家》《啼笑因緣》等

有時間的話

不妨去看一看《張恨水傳》

讀一讀張恨水更多的作品

也許會有不一樣的感受

本期嘉賓

《張恨水傳》一書的作者

解璽璋

我们一直误会了张恨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