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吉安」廖绍顺:他的执着和“创造”,让乡村文化有韵味

点击上面的蓝字关注微吉安哦!

对于很多成长于农村的人来说

乡愁是袅袅炊烟

腊肉的香味及南瓜汤的酣甜

还有乡村小学校园里

铺在教室外墙上“流光溢彩”的电影画面

搬个小板凳在操场上看电影

是小伙伴们最欢乐的时光......

说起乡镇电影放映员,大家并不陌生,他们年复一年不辞辛苦,为村里百姓带去最新的电影以及农业科普等知识。然而这项工作工资不高,而且因场地限制操作困难,在很多人看来是个苦活累活。

吉水县电影公司放映员廖绍顺是近几年才加入放映这个队伍的,他不仅乐意跑乡下放电影,而且还认为这种苦是幸福的体验,在遇到困难时,喜欢用自己的“钻”劲,去破解难题,去“发明创造”,用电影给村民带来幸福与快乐。

「微吉安」廖绍顺:他的执着和“创造”,让乡村文化有韵味

吉水县电影公司放映员 廖绍顺

我从小对放电影就感兴趣,担任放映员以来,我十分荣幸,时常能回味小时场景,在我看来,儿时给我们放电影的人就是送欢乐的天使。

「微吉安」廖绍顺:他的执着和“创造”,让乡村文化有韵味

每次去放电影挂幕布都是个大难题,有些地方农户不同意打钉子,有些时候一下很难找到梯子,有些村庄有空地却没法挂。很多难题摆在廖绍顺面前,但他不想耽误大家伙看电影,一直在想各种办法。

吉水县电影公司放映员 廖绍顺

我首先想到的是利用支架来悬挂银幕。后面我偶然间接触到电焊,就想用钢筋来焊好一个支架,那银幕就可以挂在大家伙聚散方便的地方,不用老为找放映点犯愁。而且有支架的支撑,幕布会更平整,大家看电影时也更舒服些。

想好了就付诸行动,他去请教专业的电焊人员关于设计制作支架的问题,去市场了解各种规格的钢管,选择厚度适合的钢管进行制作试验。经过多次试验,银幕架初具雏形,从此银幕架就排上了大用场。

「微吉安」廖绍顺:他的执着和“创造”,让乡村文化有韵味

紧接着,县电影公司联系相关专家,对廖绍顺的设计进行安全检测及改良,最终减重50斤,形成了新一代轻巧银幕支架,并在今年7月为吉水县所有的乡镇放映员都配备了轻巧银幕架,减轻了放映员们工作负担。

「微吉安」廖绍顺:他的执着和“创造”,让乡村文化有韵味

在与同事交流过程中,廖绍顺发现很多同事都遇到了用电难题。他灵机一动:如果能有便携式电源,放映点的选择那就简单了。廖绍顺又开始了新的试验,他对电动车的废旧蓄电池进行了仔细研究,并结合电影放映所需电源进行思考试验,成功将蓄电池的直流电转换成为交流电,成功运用到电影放映中。

吉水县电影公司经理 肖红伟

廖绍顺就是这么一个爱折腾“小发明”的人,而且愿意和同事们分享他的成果,提高大家的工作效率,这在我看来就是一种久久为功的工匠精神和创造精神。

「微吉安」廖绍顺:他的执着和“创造”,让乡村文化有韵味

现如今,廖绍顺又在对银幕支架再改进,尝试用可伸缩的钢管制作支架横梁,预计再过一个月,第二代轻巧支架就能与大家见面了。

乡村振兴 文化不能缺“味”

正是有廖绍顺这样的乡镇电影放映员对工作的执着和创造

才能让老百姓感受到乡村文化的韵味

审核:龚建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