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心理學|如何科學地騙自己少吃點?

在誘人的食物面前,立志節食減肥的我腦子裡總有兩個小人在撕扯,一個說就吃一點點吧沒關係的,另一個立即說好啊好啊。英國羅漢普敦大學的心理學家利•吉布森說:當我們感到飢餓的時候,即使是不愛吃的東西我們也能吃下去,這只是為了填飽肚子。但即使我們並不餓,卻也對某種食物有著不可抑制的渴求,這是大腦中多種化學物質共同作用的結果。心理學和食物之間其實有著很曖昧的關係,掀開這層面紗,或許我們就可以科學地騙自己少吃點,又或者,可以讓自己胖得更明白 。

食物心理學|如何科學地騙自己少吃點?

01.什麼時候算真的吃飽?

你自己也不知道

為什麼飲食有度很難?因為我們無法準確感知何謂吃飽。尤其當受到環境影響時,我們可能真的要到感覺快吃吐了才停下來。

結論:既然心裡沒數,就買更小包裝的食物,用更小的盤子來裝餐食吧。

02.愛吃甜是天生的

為了搞清楚愛吃甜食是與生俱來還是後天影響,心理學家給了嬰兒兩種奶嘴,一種是普通奶嘴,另一種用含糖的明膠製作,後者可吸出甜味。顯然,這些嬰兒都很偏好使用甜味奶嘴,裹奶嘴也會更用力。

結論:愛吃甜食是人的天性,甜食也能讓人愉悅。但這並不是你可以肆無忌憚的理由,請放下你手中的蛋糕巧克力。

03.吃得香,80% 靠的是嗅覺

當你在感冒時,吃什麼都不覺得香,是因為鼻塞影響對食物味道的感知。對於嗅覺系統損壞的人來說,吃到一顆糖果時,會品嚐出是甜的,但分辨不出是蘋果味還是甘草味。

結論:如果想開一家受歡迎的麵包店或是餐廳,試著打造更讓人難忘的香味吧。

食物心理學|如何科學地騙自己少吃點?

04.極度缺乏睡眠,會更渴望油脂食物

長期以來,心理學家通過觀察睡眠和飢飽程度,將飲食與睡眠質量聯繫了起來。吃太多油膩的食物會降低睡眠質量,缺覺也讓人更想吃垃圾食品。

結論:跳出這個惡循環,可以從健康飲食改善睡眠做起。

05.心情不好確實會讓你亂吃

如果情緒不佳,人們會視油膩食物為良方,和一頓正餐或蔬果相比,會更想放肆吃零食。雖然心情好的時候人們也會吃很多,但是飲食會更均衡。

結論:莫生氣。

06.記憶中上頓吃得很多,下頓飯就會胃口小

曾經有人做過試驗,100 名成人被供應番茄湯當午餐,心理學家聲稱有人喝的是 17 盎司的,有人喝的是 10 盎司。但實際上,他們都只喝了 10 盎司。到晚上,被告知喝了 17 盎司的人都表示自己還不太餓。

結論:如果在節食,可以用更小的盤子欺騙自己吃了很多。

食物心理學|如何科學地騙自己少吃點?

07.走神的時候吃得更多

當我們的注意力不在食物本身時,總會不自覺往嘴裡送吃的。所以一邊看劇一邊吃外賣的你,總感覺減肥很難,長期下去還會造成飲食紊亂。

結論:當吃東西時,試著把精力集中在食物,這也能讓你更享受就餐的快樂。

8.一直在發胖,可能是反應不夠快

如果面前有一個漢堡和一盤沙拉,你會拿起哪個吃?你可能會同時加工兩個信息:哪個更美味?哪個更健康?

相比於健康的各種概念,如熱量、蛋白質等,美味與否更為具象。大腦處理具象信息時,要比處理抽象信息快 200 毫秒。

結論:如果你的大腦懶得思考健康的事兒,就會拿起漢堡。下次做選擇,先讓大腦再想一會兒。

食物心理學|如何科學地騙自己少吃點?

9.儀式感真的能讓人更有食慾

是什麼讓奧利奧那麼好吃?扭一扭,舔一舔,泡一泡……這就是食物的儀式感。將兩三口可以吃完的餅乾動作分解,會刺激我們對每一步的味道感知。

明蘇尼達大學和哈佛大學生也接受過同樣的實驗。野營活動中,一部分學生的巧克力是整塊的,另一部分學生被要求先掰開再分別吃。後者獲得的愉悅感更高,對巧克力味道的評價也更高。

結論:這種讓食物更好吃的儀式感,不妨多用在食用健康(但沒那麼好吃的)食物前。

10.大多數情況下你還是會從冰箱拿出第一眼看到的食物

或許你也有過這樣的經驗,在冰箱裡或是零食櫃裡找吃的,猶豫了半天,還是拿了最先看到的那種。相比較其他食物,你有 5 倍的幾率還是會拿第一眼看到的那個。

結論:所以,不妨把健康的食物放在更容易看到的地方。

食物心理學|如何科學地騙自己少吃點?

11.種類越多,吃得越多

在自助宴會當中,總是會不知不覺吃很多?這就是心理學中的宴會效應(Buffet effect 或 Cafeteria effect)。

心理學家通過觀察發現,人們在宴會中總是會吃得比預想多。大多數情況下,嘗完一種食物,還會下意識拿起下一種。

快餐店利用這一心理,在套餐中加量小但是種類多的食物,以刺激購買慾。

結論:如果在嘗試減肥,每一餐都減少種類,會更有助節食。

12.餐廳侍者的身材決定了你的身材

當餐廳侍者身材更胖時,他們會以兩種形式影響你:

(1.)你徵求點菜建議時,他們會將自己(不健康)的選擇告訴你;

(2.)看著更他們的身材,你的潛意識裡會覺得這是正常或是無所謂的,因此會打消節食的念頭。

或許你還記得“你朋友的身材決定你的身材”這一結論,其實二者的道理很類似,即飲食會互相影響。

結論:生活規律健康的人真的可以給你幫助。

食物心理學|如何科學地騙自己少吃點?

最後,騙自己少吃點,但不要餓著自己啊,畢竟——

13.吃飽是第一生產力

當人們在不餓的狀態下,效率會比飢餓時提高 20%。部分原因是大腦處於最佳運轉狀態時,體內的葡萄糖量需要在 25g 左右。

結論:不要餓著肚子趕進度了!吃點東西再繼續,效率會更高。吃飽了才有力氣工作,才有力氣減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