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孩子成“悲剧”,教育误区,你有吗?

点击“福建电视台少儿频道”订阅哦!

刚刚开学,各位爸妈们是不是都很紧张孩子的学习情况?

但你是否忽视了孩子情绪?

你的孩子是否有心理异常的表现?

孩子是不是异常“听话”?

开学不要只注意成绩,赶紧自查一下这些教育误区你是不是也经常犯?

别让孩子成“悲剧”,教育误区,你有吗?

孩子情绪压抑的5种表现

01

乱扔东西爱打人

孩子的攻击性在2~3岁左右开始体现,比如没轻没重地随手把东西扔在地上,或莫名其妙地推别的孩子。

放任不管,会固化攻击行为。

02

总是不愿睡觉

有的孩子易受创伤性事件影响;有的区分不开想象与现实,会因动画片、故事,认为怪物在身边;有的对公平和温暖要求很高,被冷落就会伤心。要及时发现问题。

03

经常说谎

说谎是孩子发展过程中正常现象。但如果家庭过严,教育方式粗暴,使孩子下意识逃避惩罚、撒谎,谎言被识破,打骂更狠;说谎成功,就会加强孩子侥幸心理,习惯撒谎。

04

哭哭啼啼招关注

如果只是责怪和批评,会损害亲子关系;如果通过食物、玩具等转移孩子注意力,等于变相剥夺孩子表达情绪的机会;替孩子推卸责任也不可取,应教TA面对负面情绪。

05

上学就喊肚子疼

如果查不出问题,很可能是心理问题。有的孩子怕上学,每到周末就肚子疼,这不是装的,而是躯体障碍。

要详细询问,让孩子觉得父母可信赖,以便找出焦虑原因。

别让孩子成“悲剧”,教育误区,你有吗?

孩子太乖?不一定是好事!

你的孩子“太听话”了吗?

很多家长、老师喜欢孩子听话。

但太听话,却不一定是好事。尤其是青春期孩子,叛逆是正常的。相反,孩子都没有反抗,没有“不乖”,才是家长和老师们应该担心的。

乖巧懂事,可能是一种自我压抑

长期、过度的自我压抑,会令孩子变得自我,时刻处于应激状态,非但不能形成放松的态度和良好的自我接纳,反而会总是紧张的、自我监督与否定的。

建 议

如果孩子该调皮的时候不调皮,该犯错的时候不犯错,该叛逆的时候不叛逆,请家长们一定要警惕起来,关心孩子。

别让孩子成“悲剧”,教育误区,你有吗?
别让孩子成“悲剧”,教育误区,你有吗?

爱孩子的亲子沟通什么样?

1、父母要学会倾听

孩子向你诉说高兴的事,家长应表示共鸣。当孩子向你诉说你不感兴趣的话题,家长应耐着性子听,鼓励孩子继续说下去。

2、营造和谐的沟通氛围

口谐的气氛永远是与孩子沟通的最好添加剂。身边事物都可成谈话素材,吃饭、看电影、逛公园、都是与孩子沟通和交流的最佳时机。

3、要让孩子发表意见

当孩子发表观点时,应让他把话说完。在讨论一般的家事时,也让孩子参与,不管是否采纳他的意见,应让孩子感受到自己受重视。

4、尊重孩子并保护他的隐私

作为家长要牢记:不要到处宣扬孩子的隐私,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孩子才能真正对你敞开心扉。

5、多赞美,少批评

不断的批评,会让孩子产生更强烈逆反心理。恰到好处的赞美、欣赏则会增强孩子自尊、自信。

内容来源:中国教育报、生命时报、人民日报

别让孩子成“悲剧”,教育误区,你有吗?
别让孩子成“悲剧”,教育误区,你有吗?

福建电视台少儿频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