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城办好新时代人民满意的教育

累计投入2亿元,完成53个项目建设,改建运动场(馆)39.39万平方米,配备各类仪器图书设备133.45万件(套),全区基本实现运动场地塑胶化和教育信息化,并以全省第二名的优异成绩,高标准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县国家认定。这是薛城区教育史上分量最重的“国字号”荣誉,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跨越,也是薛城区着力推动教育事业向好发展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薛城区教育系统围绕“培育教育文化高地”目标,坚持“管理当先,质量为天,安全第一,服务至上”方针,攻坚克难,砥砺奋进,质量提升、均衡发展、队伍建设等重点工作成效显著,全年共荣获市级以上集体奖励180余项,全区教育保持并巩固了全面向好、持续提升的良好态势,薛城教育品牌的含金量进一步提纯。

立足改善教育教学条件,该区稳步实施“全面改薄”,在13所学校实施16个项目,现已全部完成主体,截至目前,已累计投入1.89亿元,完成37个项目,并为43所学校购置信息化设备,农村教育发展的短板得到补齐;全力推进化解“大班额”项目,超常规实施化解“大班额”项目建设,已累计完工19.06万平方米,先后建成使用龙潭实验学校、北临城中学、二十九中附属小学、昂立小学、长江路小学等17所学校(项目),新增学位1.97万个。

提升教师队伍素质,该区今年已完成教师招考100名,其中镇街64名,6年来累计录用教师695名,教师补充常态机制初步形成,并为今后发展注入生机。推进校长职级制、“县管校聘”等,改革红利开始释放,深入实施全员提升,累计参训8000余人次,教师的业务水平不断提升。全区教师共荣获市级以上奖励600余项,12位教师获评省市特级教师、中青年专家,其中,高庆堂入选“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系全市教育系统唯一。目前,全系统共有区级以上各类名优教师近500名。

围绕立德树人,该区积极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深入实施全员育人,不断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承办全市“传承红色基因”观摩推进会,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等活动,举办全区少先队改革推进会,丰富德育活动。坚持保教并重,深入贯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得到遏制。加强职业教育品牌建设,枣庄理工学校数控技术、机电技术等6个专业,分别与潍坊职业学院等3所院校实现联合办学,为学生多路径成才搭建了“立交桥”。在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得银牌一枚。

坚持保公平,教育发展惠及广大群众。该区对舜耕中学(初中部)实施改制,1700余名学生就近入学,至此,已先后完成对双语实小、临城实小、奚仲中学、薛城实验中学等学校的改制,累计惠及1.3万名学生,群众在教育改革中拥有更多的获得感。保障随迁子女、残疾少年、留守儿童入学,落实各类优待政策,促进了社会群体受教育机会均等。完成中小学招生2.01万人,划片招生、就近入学成为常态,在全区在校生增加0.2万人的同时,新一届各学段起始年级基本实现标准班额,其余年级的“超大班额”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