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在蒋介石遗体前,写挽联,仅16字说尽恩怨

1975年4月5日,蒋介石在台北士林官邸与世长辞了,死因是突发的心脏病,享年88岁。大人物离世的消息不胫而走, 4月8号,宋美龄的秘书带领着一个老人来到蒋介石的遗体前悼念。

张学良在蒋介石遗体前,写挽联,仅16字说尽恩怨

这个人的到来引起了不小的骚动,他的一生和蒋介石充满了恩怨纠葛。他是当初“不抵抗政策”的执行者,又是“西安事变”的发动者,少帅——张学良。

张学良是来为这个先走的老人吊唁的,并为他写下了挽联:

“关怀之殷情同骨肉,政见之争宛若仇雠”

这幅挽联书写了两个人一生的纠葛,在平常人的关系中是两个互相关怀的人,而谈及政治就观念相左了,这16个字简明又让人知晓了他们的一生。

张学良为蒋介石写挽联的消息很快就传开了,台湾的人民反应也不小,有人认为张学良不配,也有人认为张学良是民族的大功臣。

张学良在蒋介石遗体前,写挽联,仅16字说尽恩怨

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费净心力,东北易帜,这是北伐结束的标志。张学良归顺南京政府,促进了祖国的统一,这是张学良和蒋介石第一次达成了一致意见。

张学良选择了蒋介石,他也拥护祖国统一的立场。因为张学良能够拥护自己,蒋介石为他举行了“南京欢迎之盛”,两人结为兄弟。

我想有个日子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那就是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联合起来逼蒋抗日,这便开启了“西安事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在日本已经攻到国门的时刻已经是不明智的选择了,此时的张学良想的就是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在那之后,杨虎城和张学良两人的结局就不再一样了。

这次事变本来就是凶多吉少。1949年9月6日,杨虎城被杀,终年五十六岁。而张学良却一直平安无事,为什么张学良就幸免了呢?

张学良在蒋介石遗体前,写挽联,仅16字说尽恩怨

原因归结为以下几点:

一.宋美龄、宋子文的力保

西安事变之后,宋子文和宋美龄曾在和张学良的谈判中答应他,只要蒋介石平安回到南京,过往不究。虽然回到南京的蒋介石不念旧情,把张学良丢进了监狱,虽然没有过往不究但是宋子文和宋美龄还是尽力完成当初的约定力保张学良。

张学良在蒋介石遗体前,写挽联,仅16字说尽恩怨

第二.兄弟情义

虽然现在的张学良已经是他的敌人了,但是蒋介石一直固守着传统的思想,是结义兄弟就不能杀,对自己还是对别人都没法交代。

张学良在蒋介石遗体前,写挽联,仅16字说尽恩怨

第三.为了不火上浇油

这是最重要的一条,那时,正值国内抗日浪潮,作为抗日主张者的其中一个领导人物,如果当时杀了张学良,那国内就没法交代了,那国民政府更加无法立足。

两人一生充满了纠葛,在蒋介石长眠的时候,他们两人也再也不用斗争了,一个老人望着另一个曾经熟悉的敌人再也不用手足相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