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敌于天下的二战德国,到最后为何失败?这一大原因最致命

德国在世界历史上,始终是谜一样的国家,日耳曼民族在人类历史上,更是一个让人费解的民族,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留给世界太多的疑惑和不解,值得世人思考和借鉴。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有史以来规模空前的一次大战。德国作为二战的主要发动国和参战国,其作战对手与一战基本没有什么差别,但德国却输掉了同样的两场战争。

虽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的“闪击战”理论发挥出令人震惊的威力,但德国还是输掉了战争。我们不得不思考德国失败在哪里?大战略上的一系列错误是造成德国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具体而言,德国的战略错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无法从战略目标出发

确定合理的军兵种结构第一次世界大战,各种新技术武器纷纷登上战争的舞台。技术决定战术。坦克、飞机、潜水艇等新型武器的背后,不仅意味着作战方式要建立在新型的物质基础之上,而且折射出战争制胜点和竞争重点的变化。

国家战略发展经历了从陆权到海权再到空权的三个基本阶段,具体到军事领域,则要求国家根据战略重心的变化确定与之相适应的军力结构。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国家战略正处于海权向空权过渡的时代。面对新的技术兵种——空军,以马汉《海权论》所主张的“巨舰大炮”主义已经无法再适应战争需求而走向没落。空军和航空母舰代表了战争的发展方向。

因此,国家战略和军事战略应顺应这一历史潮流,否则很难通过战争手段突破原有国际体系的制约而奠定世界强国地位。

无敌于天下的二战德国,到最后为何失败?这一大原因最致命

德国的军种结构脱胎于《凡尔赛条约》。该条约的基本精神就是削弱德国的军备使其无法东山再起!德国被“禁止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只能拥有十万人专门为维持国内秩序、负责边界巡逻的陆军,不准建立空军,不准制造坦克和拥有重型火炮,只能保有六艘轻型战斗舰、六艘轻型巡洋舰、十二艘驱逐舰和十二艘鱼雷舰,禁止使用潜水艇。”

对德国而言,条约所规定的国防力量,自卫尚显不足,更难以为德国的崛起、复兴提供力量支持。所以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撕毁《凡尔赛条约》,重建德国强大的军备。

1934年8月,希特勒秘密下令将陆军规模扩大至三十万人,海军增加一倍,并开始建造两万六千吨的大型巡洋舰、潜水艇及军用飞机。至1935年,德国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陆军拥有二十四个步兵师、三个坦克师;空军拥有二千五百架飞机,其中八百架是作战飞机;海军业已建造和正在建造的舰只有三十六艘潜水艇,五艘三万吨级以上的战列舰,以及巡洋舰、驱逐舰。”德国军事力量虽然得到复兴,但其军力分析是不平衡的,缺乏国家战略需求的宏观指导。

德国的战略目标是称霸世界,建立“大德意志帝国”,以“保障日耳曼民族在地球上所应得到的领土”。德国如欲实现自己独霸世界的战略目标,必须要分两步实施:首先必须取得欧洲霸权,打败法国、苏联和英国。在称霸欧洲后,德国必须通过某种手段征服美国,实现其独霸世界的战略野心。

德国战略目标的实质,其实是获得对欧洲陆权、大西洋海权的控制权。欲确立欧洲陆权,德国必须打败法国和苏联,而与英国、美国的争夺,则是确立大西洋海权的需要。但无论是陆权还是海权,首先必须确保的是制空权。德国的战略目标要求其军种结构必须三军齐全、结构合理,而不应过度地侧重陆军和空军。

海军的蹩脚,既为后来德军“海狮计划”胎死腹中埋下了伏笔,也成为日后德国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归结为一点,德军建设缺乏战略前瞻意识,忽视了海军“制空权”力量建设。

无敌于天下的二战德国,到最后为何失败?这一大原因最致命

“技术决定战术”,当时各种新式兵器的出现,必将从根本上改变战斗样式。德国依靠坦克、飞机创立了“闪击战”理论。而在海战中,潜艇、航空母舰的出现,也昭示着新的海战模式。

但德国海军的战略思想,还停留在一战“大炮巨舰”时代,自始至终没有建造出航空母舰。虽然德国依靠潜艇“狼群”战术,取得了大西洋海战中的初期胜利,但终归没有海洋制空权而最终失败。

二、敦刻尔克战役放虎归山

1940年5月10日,德军发动对法战役。24日,德军在敦刻尔克将三十六万英法联军合围。正当德军准备发动最后战役,歼灭背海作战的英法联军时,希特勒却命令前线部队停止攻击。“用兵之害,犹豫最大;三军之灾,生于狐疑。”

希特勒的犹豫、寡断,给英法联军以死里逃生的机会。直到26日晚7时,希特勒才取消了停止攻击的命令。但这宝贵的两天时间里,英国政府动员国内渡船、海军扫雷艇、沿海各种小船,甚至将伦敦和泰晤士河上的救生艇、拖船、快艇、驳船等都统一组织起来,展开运输英法联军的撤退工作。至6月4日下午2时,2.6万名法军士兵最后撤离敦刻尔克。在这次撤退中,共撤走英法联军336427,为日后反作战击储备了战略力量。

无敌于天下的二战德国,到最后为何失败?这一大原因最致命

虽然英法联军装备丢弃一尽,但敦刻尔克战役对德国而言,仍然是一个不可原谅的战略性错误。

首先,希特勒停止攻击的理由就是不充足的,甚至是一厢情愿的。希特勒停止攻击的主要缘由就是为与英国议和创造条件,但希特勒太过于高估自己的实力。虽然德军已经征服了波兰、荷兰、卢森堡、比利时,但希特勒根本就不具备同英国人谈判的资本。

英国以海权立国,而德国以陆权立国,只要德国的海军无法打破英国的制海权,在当时缺乏远程武器的情况下,英国本土就是安全的。更何况,英国海外还有大片的殖民地,能够为英国提供充足的战略资源。所以,希特勒想单纯靠陆地上其装甲集群创造的几次胜利,就想让英国放弃制海权和传统欧洲大陆霸主地位,是很不现实的。

其次,33万英法联军撤退到英国本土,无异于放虎归山。虽然,这33万部队武器装备丢弃一尽,但根据美国《租借法案》,英国可以得到美国源源不断的物资和装备补充,所以这不是问题的主要方面。德军在敦刻尔克的举动,无异于自掘坟墓。这支力量成为英伦之战的战场生力军,在日后西线的大反攻中也成为一支战略性力量。

三、地中海战略重视程度、投入程度不够

这里的地中海战略不仅限于地中海,而是包括与之相联系的北非、巴尔干半岛、中东地区。地中海是联系欧、亚、非三大洲的枢纽所在,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不仅富有德国缺少的石油等战略资源,而且是英国与海外殖民地相联系的生命线所在地。

在德国海军、空军无法取得对英作战制海权和制空权的前提下,德国应该改变战略,由直接进攻战略转变为间接路线战略。英国是岛国,战略资源严重依赖于海外殖民地,德国只要切断英国的资源补给线,通过消耗战的手段便可达到逼英国人就范的目的。

按照这一战略,地中海将成为整个战略的“枢纽”。但是德国并没有给予地中海地区应有的战略重视,放任意大利在地中海地区盲目扩张。希特勒当局应该意识到意大利在地中海的任何一项举动都会对德国的整个战略全局产生影响,而应对其行动加以控制和引导。但德国并没有这么做,而是放任意大利发动了北非和巴尔干战争。

这两场战争在英国政府的努力下均以失败而告终,并给轴心国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军事态势。为扭转北非和巴尔干战场的不利形势,德军不得不抽调部队介入这两个地区。但从德国力量介入的规模和程度,却反映出德国最高决策当局在战略指导上的欠缺——没有处理好战略集中和战略兼顾原则。

在英国本土遭遇德国大规模空袭的前提下,英国仍然从本土和殖民地抽调部队增援北非战场,可见地中海地区在英国国家战略中的重要地位。但德国自始至终没有认识到地中海地区的重要战略价值,被派赴北非的隆美尔“非洲兵团”也仅有两个德国师而已。

在对英作站陷入僵局的形势下,德国不是将对英国具有战略意义的地中海作为战略重心,而是将内部的统治压力转向苏联。德国的欧洲战略出现了一种重心晃动现象。

德国对苏开战只是时间问题,但考虑到德国的战略处境和地缘态势,对苏作战的前提应建立在彻底击败英国的前提之上。否则贸然发动对苏作战,一旦攻击受挫,很可能重蹈一战的历史覆辙。如若德国不是将苏联而是将整个地中海作为战略重心,不仅可以避免这种战略重心晃动现象,而且有可能在彻底扭转北非和巴尔干战场形势的条件下,切断英国的资源补给线。

但是德国没有在就地中海和苏联两者的战略价值作出权衡,就盲目地敲定对苏作战计划。正是由于这一点,德国最高统帅部并没有给与地中海以过多的关注。德军在北非取得暂时的军事优势后,在1942年的阿拉曼战役中被打破。随后几个月时间内德意军队被彻底驱逐去北非。1943年盟军在西西里岛登陆,意大利墨索里尼政权垮台,盟军成功在南线开辟对德战场。此时,德国已不再是两线作战,而是三线作战。正是德国对地中海战略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量不够,不仅没有为德国的称霸战略作出太多的贡献,相反还起到分兵分势的不利作用。

在对苏作战中,德军军事力量本已不足,但还不得不在战前抽调部分军事力量解决意大利在北非和巴尔干所造成军事颓势问题时,其实质就变成了一种对自身军事力量的分散和削弱行为。

四、对苏作战失误多

苏德战场是二战的主要战场之一,苏联也是纳粹德国的最重要埋葬者。而造成德军折戟苏联的原因,除了苏军的英勇善战和俄罗斯寒冷的冬天外,最重要的还在于德军在战略上的一系列错误。

1.战略目标不明确。

纵观整个“巴巴罗萨”计划,其实存在着三个战略进攻重心:彼得格勒、莫斯科和乌克兰。德军高级将领从军事战略出发,认为攻克莫斯科是战争的主要目的。然而希特勒却从他的主要需求出发,认为乌克兰和北部的波罗的海沿岸才是真正的战略要点。因为那里有德国维持战争所需求的粮食和石油。所以他对原有计划作出了“南北两翼必须快速且强大”,“莫斯科不是很重要”等修改意见。

无敌于天下的二战德国,到最后为何失败?这一大原因最致命

由于希特勒固执地认为,打击敌人的经济腹地比占领政治中心更为重要。所以德国对苏作战的进攻重心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

无论是国家战略还是军事战略,其基本的要求是战略重心必须明确和惟一。这取决国家战略资源的有限性和实现战略目标的可行性。希特勒这种“需求决定目标”的战略思维,其实是一种狭隘的、不符合战争规律的战略思维。

克劳塞维奇提出的战争原则之一就是“打击敌人的心脏”。战争一旦开始,全部的目标就应该是打败对方,而不是从对方国土掠夺资源,因为一旦将对方打败,全部的财富和资源自然都属于胜利者。

以陆军总司令布劳希奇元帅为首的德军高级将领就是从这个简单的战争原则出发,认为一旦在北方歼灭了红军主力,并夺取了莫斯科,就能彻底摧毁苏联的抵抗意志和军事实力,剩下的任务就水到渠成了。

无敌于天下的二战德国,到最后为何失败?这一大原因最致命

德国和苏联这种强国之间的战争,就像两个高超的拳击手在斗拳,任何一方的一轮重拳过后,对方都必然还以重拳,除非你的第一轮打击就能击中敌人的要害并使之彻底丧失战斗力,不然进攻过后就会出现防御的危机。

虽然在计划上兵分三路同时进攻北部、莫斯科和乌克兰三个目标,从表面上对苏作战重心问题得到了掩盖。但是德军元勋毛奇曾提出如下原则:“与敌军主力发生冲突后,任何作战计划都不会一成不变。”一旦三路进攻受到阻力时,究竟先以哪个目标为重点就成为了突出问题。这就为日后开战一段时间后的目标争议和命令混乱埋下了伏笔。

在苏德战争中,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由于迅速攻克了明斯克和斯摩棱斯克,歼灭了苏联西南方面军60余万人,莫斯科门户洞开,正是一举攻克苏联首府的好时机。但是希特勒在资源战略思维的主导下,中央集团军群被迫将主力分兵南北两路,力图在乌克兰基辅形成有史以来最大的包围圈。

在这次战役中,60万苏联军队被合围歼灭。从战术角度看,德军将合围战术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但从战略角度看,德国却失去了一举取得对苏战争决定性胜利的最好的,也可能是唯一的机会。如果在讨论计划阶段,能够将战略进攻重心问题予以彻底解决,也许日后苏德战争的历史就会改写。

2.没有正确把握战争实际。

在整个苏德战争初期,苏军的主力兵团一次又一次地被德军合围,进而被全歼。在这场战争中,德军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几近完美的歼灭战。

从战役、战术角度看,德军无可挑剔,基辅战役、明斯克战役等经典战役是军事教科书少有的经典战役。但若从战略角度审视这场战争,这又是一场奇怪的战争。

战争具有空间和时间两个纬度。从这一点上看,苏德战争的实质就是如何在苏联冬天来临之前,夺取苏联广阔得国土取得战争的胜利,而非歼灭苏联的重兵集团。当德军自己造就一个又一个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战役时,实质上却是在为未来的最终失败打下了伏笔。

德军一次次歼灭苏军重兵集团的同时,也在一次次丧失取得战争决定性胜利的机会。苏联最不缺乏的就是人力,而德军最迫切需要的却是时间。德军的胜利,是在用自己的时间来换苏联的人口。每一次重大战役的胜利,都在使德国在战略上获胜的筹码“缩水”。

经过这场战争,德军从二战初期的精锐之师变成了疲惫之师,由战无不胜的神话之师变成了“末路狂兵”。正是因为这样,苏德战争成为整个欧洲战场,乃至整个二战的转折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