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的一首讽喻诗,揭露了一段让人无法直视的淫乱事件

说到春秋战国时期的祸国殃民的美女,除了褒姒和夏姬,便是齐国的二姜了。关于二姜的历史,后人有评价,言齐僖公二女,长宣姜,次文姜,宣姜淫于舅,文姜淫于兄,人伦天理,至此灭绝。有诗感叹道:妖艳春秋首二姜,致令齐卫紊纲常。天生尤物殃人国,不及无盐佐伯王。关于二女的历史事件,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均有涉及。其中《国风•齐风•载驱》就是一首讽刺齐女文姜与其同父异母兄齐襄公私通的诗歌。

国风•齐风•载驱

载(zài)驱薄(bó)薄,簟(diàn)茀(fú)朱鞹(kuò)。鲁道有荡,齐子发夕。

四骊(lí)济济,垂辔(pèi)沵沵(nǐ)。鲁道有荡,齐子岂(kǎi)弟(tì)。

汶(wèn)水汤汤(shāng),行人彭彭。鲁道有荡,齐子翱翔。

汶水滔滔,行人儦儦(biāo),鲁道有荡,齐子游敖。

诗文大意是:马车奔驰车轮响,竹帘朱帘耀眼亮。鲁国大道多平坦,文姜朝夕任来往。四马驾车真齐整,缰绳松缓任驰骋。鲁国大道多平坦,文姜乐得心花放。汶河流水泛波浪,路上行人熙攘攘。鲁国大道多平坦,文姜在此任游荡。汶河流水卷波涛,路上行人如观潮。鲁国大道多平坦,文姜往来自逍遥。

《诗经》中的一首讽喻诗,揭露了一段让人无法直视的淫乱事件

文姜

这是一首讥刺齐襄公与文姜淫乱的诗。文姜出嫁前,便与其同父异母兄齐襄公(当时为世子)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文姜生病时,襄公以探病为名,遍摸其体,只因有宫女在侧,不能进一步。在送别文姜出嫁鲁桓公时,二人以诗传情:齐襄公诗曰:桃有华,灿灿其霞。当户不折,飘而为苴。吁嗟兮复吁嗟!文姜复诗曰:桃有英,烨烨其灵。今兹不折,讵无来春?叮咛兮复叮咛!鲁桓公十八年春天,文姜和鲁桓公来到齐国,襄公以与旧时宫嫔叙旧为名,接文姜入宫,二人不顾人伦礼法,滚到了一起,彻夜狂欢。鲁桓公得知此事后,怒责文姜。齐襄公心虚,派人探知鲁桓公的反应后,竟然设计灌醉鲁桓公,让公子彭生将其杀害。然后处死彭生以堵人口。鲁桓公死后,鲁国人拥立太子同继位,是为鲁庄公。文姜于是留在齐国,不敢返回鲁国。后来居住到齐鲁两国交界的禚地,但仍然常常与齐襄公相会。文姜在其夫鲁桓公死后仍不顾其子鲁庄公的颜面而与齐襄公保持不正当的关系,鲁庄公竟也无能加以制止,因此人们赋此诗加以讥刺。

《诗经》中的一首讽喻诗,揭露了一段让人无法直视的淫乱事件

文姜与鲁桓公

全诗四章,每章四句,主要描写文姜与齐襄公幽会往来途中的情景。第一章:“载驱薄薄,簟茀朱鞹。鲁道有荡,齐子发夕”。载:发语词。驱:车马疾走。薄薄:象声词,形容马蹄及车轮转动声。簟:方纹竹席。茀:车帘。鞹:光滑的皮革。用漆上红色的兽皮蒙在车厢前面,是周代诸侯所用的车饰,这种规格的车子称为"路车"。鲁道:通向鲁国的道路。有荡,即"荡荡",平坦的样子。齐子:指文姜。发:旦,早晨。夕:暮,傍晚。发夕意为傍晚出发。她乘坐着车子跑起来,车声隆隆地响个不停,给路人看到的情景是车子的外观:竹帘子遮蔽着车窗,红漆皮革做的车棚子。这车子非常豪华。如果说这第一章是从车声隆隆来体现文姜盼望私会的急切心情,那么第二章就从"四骊济济"之盛来体现文姜无耻私会的大肆张扬。“四骊济济,垂辔沵沵。鲁道有荡,齐子岂弟。”骊:黑色马。一车四马,故谓"四骊"。济济:美好。垂辔:指马缰绳松弛,弯曲下垂。沵沵:柔软的样子。岂弟:快乐而心不在焉。她坐着四匹骏马拉的车,飞奔在鲁国平坦的大道上,竟然毫不羞耻,眉飞色舞,得意洋洋。第三章“汶水汤汤,行人彭彭。鲁道有荡,齐子翱翔。” 汶水:流经齐鲁两国的河流。汤汤:水势浩大。彭彭:指行人众多。翱(áo)翔:指遨游,自由自在。写车行路过汶水旁,只见汶水流淌,水势浩大,路上行人如织,但四马的华车跑动起来穿行自如。再加上鲁国的路况良好,文姜坐在车里如飞般享受,十分自得。第四章“汶水滔滔,行人儦儦,鲁道有荡,齐子游敖。” 滔滔:水流浩荡。儦儦:众多。游敖:嬉戏,游乐。与第三章只是换了几个字,反复强化着文姜的得意和无耻。

《诗经》中的一首讽喻诗,揭露了一段让人无法直视的淫乱事件

文姜与齐襄公

这首诗多用双声叠韵联绵词并反复咏叹,烘托出人与物的形神特征,加强了诗歌的音乐性和节奏感,在技巧上纯用赋体,不用比兴,婉而多讽,韵味浓厚。如第一章用"薄薄"来描述在大路上疾驰的豪华马车,字里行间透露出那高踞在车厢里的主人公是那样地趾高气扬却又急切无耻。第二章以"济济"形容四匹纯黑的骏马高大雄壮,以"沵沵"描写上下有节律地晃动着的柔韧缰绳,更衬托出乘车者的身份非同一般。三四两章用河水的"汤汤""滔滔"与行人的"彭彭""儦儦"相呼应,借水之滔滔不绝说明大路上行人的熙熙攘攘,往来不断,他们都对文姜的马车驻足而观,侧目而视,从而反衬出文姜的胆大妄为,目中无人。这一系列的联绵词在烘托诗中人与物的形、声、神等方面起了很关键的作用。另外,多用联绵词、叠韵词,对加强诗歌的音乐性、节奏感也有帮助,可起到便于人们反复咏叹吟诵的功能,使得此诗念起来朗朗上口,效果很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