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汽新能源上市首日暴跌37% 跌去186億 這隻新能源第一股有點慘

北汽新能源上市首日暴跌37% 跌去186億 這隻新能源第一股有點慘

9月27日上午9點30分,北汽藍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在A股掛牌上市,成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第一股”,證券簡稱“北汽藍谷”,證券代碼600733。

作為復牌首日無漲跌幅限制的股票,北汽藍谷開盤低開2.59%,而後1分鐘內直線跳水(下跌10%)到跌幅12.36%,盤中臨時停牌半小時,10:00復牌又是直線墜落下跌10%,10:01跌幅擴大到23.59%,再度停牌。停牌至14:57分恢復交易,繼續大跌至9.5元,跌幅擴大至36.88%。

北汽新能源上市首日暴跌37% 跌去186億 這隻新能源第一股有點慘

停牌前,股價15.05,市值505億;目前股價9.5,市值319億,跌去186億。對此,股友們表示:玩不起就別玩,出來丟人。

北汽新能源上市首日暴跌37% 跌去186億 這隻新能源第一股有點慘

ALL IN 新能源 融資超140億

今年7月,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宣佈北汽將走上全面新能源化的創新之路。同時,北汽計劃到2025年在全國全面停售燃油車,徹底轉向新能源汽車。北汽自主在傳統燃油車市場潰敗之後,ALL IN 新能源汽車。

從2014年北汽股份在港交所上市時剝離新能源汽車業務開始,成立於2009年的北汽新能源就做好了獨立上市的準備,並於同年完成了從有限公司到股份制公司的轉變,先後兩輪融資逾141億元,市值升至288億元,還完成了員工持股計劃。

不過,由於此前多年連續虧損,2016年剛剛盈利1.08億元,未能滿足證監會對A股上市公司連續3年盈利的要求,急於上市的北汽新能源選擇借殼重組上市。從2017年12月宣佈啟動上市計劃起,該公司在短短數月內完成了重大資產置換、發行股份購買資產及新增股份上市等環節,並於今年9月進入擴充產能階段。

依靠補貼輸血 銷量完成情況不佳

2017年,北汽新能源以超10萬輛的銷量成為國內第一,全年利潤僅5800餘萬,但全年政策補貼金額高達49.59億元。這也就意味著每銷售一輛車,要“補貼”的金額高達5萬元,盈利能力堪憂。

並且,北汽新能源產品結構不合理,A00級的EC系列佔據了絕大部分銷量。2018年上半年,北汽新能源全系車型共銷售53598輛,其中,低端低續航里程的EC系列銷量為39906輛,佔總銷量的3/4。補貼新政實施後,北汽新能源主力車型EC系列銷量大跌。2018年8月,北汽新能源共售出新車9187輛,在新能源汽車銷量榜排名第3,這已經是其連續第3個月排名第3了。2018年前8個月,北汽新能源國內市場銷售新車70118輛,同比增長67%,但僅完成15萬輛年銷目標的46.75%,銷量水平與預期差距較大。

一方面依靠補貼和融資輸血,然而產品結構、銷量表現卻不盡人意,北汽新能源的市場價值遭到投資者懷疑。

如今看來,資本市場已經對被北汽新能源給出了明確的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