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勒在創作這首交響曲達到末樂章高潮時,曾苦於找不到理想的結尾

馬勒在創作這首交響曲達到末樂章高潮時,曾苦於找不到理想的結尾

馬勒的《第二交響曲》,C小調,作於1894年,因為末樂章使用德國詩人克洛普施托克的詩作《復活》,而命名為《復活交響曲》。這部作品,1895年3月4日由理查·施特勞斯指揮柏林愛樂樂團首演了前3樂章,1895年12月3日由馬勒自己指揮柏林愛樂樂團首演全曲。

馬勒在創作這首交響曲達到末樂章高潮時,曾苦於找不到理想的結尾

第二交響曲中,馬勒最初有暗示性的解說。第一樂章是表現第一交響曲的英雄的葬禮:“我願意把第一樂章題為送葬曲,把他運到墓地後,曾反思:他為何而生,為何而苦惱? ……在終章中,給出了答案。”

馬勒在創作這首交響曲達到末樂章高潮時,曾苦於找不到理想的結尾

事實上,馬勒費了很長的時間和精力,為終章尋找適當的歌詞,思考它的音樂和結構,他曾博覽群書,細讀整本聖經,後來他崇拜的指揮家畢羅去世,馬勒前往漢堡參加葬禮,在安息禮拜中聆聽到克羅斯托克(KLOPSTOCK)作詞的《復活頌歌》(AUFERSTEHEN/RESURRECTION ODE),深受感動,並決定拿這詩篇寫作第二交響曲的終樂章。

馬勒在創作這首交響曲達到末樂章高潮時,曾苦於找不到理想的結尾

至於第二、三、四等三個樂章,則以間奏曲的感覺創作,因此,全曲的重心也就在前後兩個樂章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