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卜子:偉大的殲滅戰大師,秦國名將白起是怎麼死的?

秦卜子:偉大的殲滅戰大師,秦國名將白起是怎麼死的?

白起,是繼中國歷史上自孫武、吳起之後又一個傑出的軍事家、統帥,《千字文》將他與廉頗、李牧、王翦並稱為戰國四大名將,位列戰國四大名將之首。

白起指揮許多重要戰役,平生大小70餘戰,沒有敗績。大破楚軍,攻入郢都,迫使楚國遷都,楚國從此一蹶不振。伊闕之戰又殲滅韓魏24萬聯軍,徹底掃平秦軍東進之路。長平一戰一舉殲滅趙軍45萬人,開創了中國歷史上最早、規模最大的包圍殲敵戰先例。

從最低級的武官一直升到封武安君,六國聞白起膽寒。

據梁啟超考證,整個戰國期間共戰死兩百萬人,白起據二分之一。

秦卜子:偉大的殲滅戰大師,秦國名將白起是怎麼死的?

如此厲害的將軍,既然戰場無敗績,那又是怎麼死的呢?

先來看看秦國當時的政治環境。

秦昭襄王十八歲就已繼位,但卻是其母宣太后在當權,外戚魏冉為宰相。

魏冉又為何許人也?宣太后異父同母的長弟,在秦武王23歲時因舉鼎而死,沒有兒子,各兄弟爭位。而當時屬魏冉實力較大,擁立了秦昭王,亦幫秦昭襄王清除了爭位的對手。可見此人非常擅於玩弄政治,在秦國獨攬大權,一生四任秦相,黨羽眾多,深受宣太后寵信。

這一掌權,就是40餘年。

秦卜子:偉大的殲滅戰大師,秦國名將白起是怎麼死的?

秦國之所以能一統天下,與秦國國君的勃勃雄心密不可分,而這種席捲天下、包舉宇內之心是流淌在每一位君主的血液裡,與生俱來的,自然秦昭襄王也不列外,而此時,另一位人物出現了,那就是范雎。

范雎主張遠交近攻的策略,抨擊魏冉越過韓國和魏國而進攻齊國的做法。在政見上與魏冉不一,在地位上又與魏冉存在競爭關係,那麼排除異己就是必然的。

而白起是一個重情重義的人,從一個普通的武官做到武安君,多虧了當年魏冉的保舉,所以自然會感恩魏冉。

秦卜子:偉大的殲滅戰大師,秦國名將白起是怎麼死的?

從政治博弈上來看,范雎確實更勝魏冉一籌,就當時秦國的國情,也的確更適合遠交近攻,加上昭王忍太后、魏冉勢力已久,早就顧慮長此以往,有秦國者,非我嬴氏宗脈。

於是昭王置太后於深宮,不許其聞朝堂中事,收穰侯相印,令其歸定陶,又逐華陽、涇陽、高陵三君於關外。

所以白起被刺死在征戰路上,完全是死於嫉妒與競爭的政治博弈之手。

秦卜子:偉大的殲滅戰大師,秦國名將白起是怎麼死的?

在軍事上,白起用兵,善於分析敵我形勢,然後採取正確的戰略、戰術方針對敵人發起進攻。如伊闕之戰中集中兵力,各個擊破;鄢郢之戰的掏心戰術,並附以水攻;華陽之戰長途奔襲。長平之戰以佯敗誘敵,使其脫離既設陣地,爾後分割包圍戰術,殲敵45萬,創造了先秦戰史上最大的殲滅戰戰例。作為一位軍事家,白起是偉大的,其作戰指揮藝術,代表了戰國時期戰爭發展的水平。

秦始皇即位之後,唸白起勞苦功高,把他的兒子白仲分封於太原,千年之後,白氏家族誕生了白居易。

白居易在《太原白氏家狀二道》中追憶先祖白起,這樣寫道:“後非其罪,賜死於杜郵。秦人憐之,立祠廟於咸陽,至今存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