唠叨的父母,会给孩子带来怎样的影响

每天早上送女儿上学时,在校门口,总会看到很多妈妈拉着孩子的手,说:上课要认真听讲,听老师话,要喝水、要举手……这时,孩子一般都会挣脱妈妈的手,一边跑,一边嘴里嘀咕着:知道了,天天唠叨,烦死了。

在生活中,很多妈妈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唠叨大军中的一员,而她们也有烦恼:自己苦口婆心说了那么多,为什么孩子就不听呢?

唠叨指人说话重复或围绕一个道理说差不多的话。而心理学上也有一个名词,叫超限效应,指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就是说:你越是对孩子唠叨,你说的话就越没有意义。

曾经看过一篇文章,说孩子最反感父母的六大行为排行榜中,唠叨竟位居第一。唠叨虽说也是父母对孩子的一种爱,但爱的方式不对,也会引起孩子的反感。

唠叨的父母,会给孩子带来怎样的影响?

一、影响亲子关系

家长不停地唠叨和说教,会让孩子失去对家长本该有的尊重。

父母反复说一件事,是特别消耗孩子耐力的。耐力好的孩子,能左耳进右耳出,耐力不好的孩子,就会叛逆,顶撞父母。

二、会失去亲子沟通

和孩子沟通的前提是尊重孩子。每当孩子出现各种问题时,很多家长总是按照成人的惯性思维,来判断孩子的对错,对孩子不停地唠叨,不给孩子说话的机会,孩子强辩几句,家长就会认为孩子狡辩。这样会让孩子失去对父母的信任,会自我封闭起来,不再和家长说任何事。

三、会让孩子失去自信

唠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家长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是一种对孩子不信任和带有指责的表现。长此以往,父母的不信任就会传递给孩子,孩子的心理压力就会越来越大,慢慢的孩子就会变得不自信。

唠叨,只会削弱语言的力量,有时,沟通,尤其是亲子间的沟通,适当地给孩子一些空间、时间,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只有真正的去了解孩子的想法,父母才能用有效的沟通去代替无尽的啰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