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愚公”用行动诠释“好心电白”精神

三“愚公”用行动诠释“好心电白”精神

三“愚公”用行动诠释“好心电白”精神

  2013年秋开始,电白区霞洞镇3位现代版“愚公”老人,自掏腰包、出钱出力,每天天蒙蒙亮就开着摩托车来到鸡笼岭半山腰处山崖上,铲泥、搬石、填土、筑路……他们每天花费2-3个小时,一手一脚、一点一滴、坚持不懈辛劳,为当地村民群众和登山游客修建了一个近200平方米的休闲健身广场,建成了霞洞一景,普写了一个感人的现代版“愚公”故事,弘扬了“好心电白”精神。

三“愚公”用行动诠释“好心电白”精神

三“愚公”用行动诠释“好心电白”精神

三“愚公”用行动诠释“好心电白”精神

  鸡笼岭是浮山南面一个海拔300多米的小山,风光旖旎,紧连着霞洞墟,是当地村民群众和登山游客休闲健身的极佳场所。每天早晨和黄昏,村民群众、登山游客都会穿过铁路涵洞,络绎不绝沿着盘山小公路散步、登山,谈笑风生,可以说,游鸡笼岭是当地群众和游客的一种不可少的“喜好”。

三“愚公”用行动诠释“好心电白”精神

三“愚公”用行动诠释“好心电白”精神

三“愚公”用行动诠释“好心电白”精神

  记者来到鸡笼岭的半山腰处山崖上,看到一个面积近200平方米的休闲健身广场,供群众和登山游客们休息、健身、观景。休闲健身广场设有秋千、跷跷板、石桌石凳和用汽车轮毂做成的情侣椅以及在建的“赏心亭”……走累的人们可在健身广场上凭栏远眺霞洞镇风光乃至电白城区远景,更可坐在石凳、秋千上小憩或健身,旁边的岩石上凿刻有“圣寿万年”四个大字和鸡笼岭传说的碑记。广场边上高山流水,潺潺山泉水格外清凉,让人心情愉快,赏心悦目……

三“愚公”用行动诠释“好心电白”精神

三“愚公”用行动诠释“好心电白”精神

  这个休闲健身广场就是被霞洞人美名尊呼现代“愚公”的老党员、退休老干部罗贤章、崔祥勋、程允文三个加起来已超过200岁的老人所建。看似不是很起眼的健身广场,凝聚了他们多年来起早摸黑的辛劳和心血。

三“愚公”用行动诠释“好心电白”精神

  过去,在鸡笼岭散步、登山人们爬山累了,只能靠站在路边停歇。2013年秋日的一天,爬山散步下来的罗贤章、崔祥勋两人在一山溪上洗脸休息,早有“预谋”的罗贤章对崔祥勋说:“要不我们动手在这附近建造一个休闲健身广场,方便他人爬山累了可以歇一会”。一拍即合,两位热心公益、志同道合的老人说干就干,在不破坏环境生态的前提下,两人修铺了一条百多米长、宽约一米的进健身广场红色硬底化水泥小径,修筑了100多级的登山步阶,并清理野草杂木,取土筑台开建休闲健身广场。

三“愚公”用行动诠释“好心电白”精神

三“愚公”用行动诠释“好心电白”精神

  要在这样的山崖下建造休闲健身广场,光是填土方的工程量就可想而知,老人们以“撸起袖子加油干”精神为动力,开始了“浩大”而又漫长的建造工程。前年,程允文被罗贤章、崔祥勋无私奉献精神感动,加入了修建队伍。现在除非刮台风下大雨等特殊情况,3位老人每天必上山,坚持建设完善这个工程。他们实干为民的好心精神和执着感动了不少村民群众,也经常加入到劳作队伍中,帮忙搬石头、扛泥土......

三“愚公”用行动诠释“好心电白”精神

三“愚公”用行动诠释“好心电白”精神

  “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建初, 曾有群众疑问和讥笑。“汝心之固,固不可彻,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罗贤章、崔祥勋、程允文如此轻松回答。“愚公”们还计划焊制一个牛气冲天的“霞洞牛”,寓意勤劳、踏实、开拓进取的霞洞精神;改造旁边的山溪水,让它形成一个瀑布泉,川流不息......“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愚公”们怀着这样的心态,一步一步建造,记者隐约感觉到:在他们的努力建造下,不远的将来,这里会变成鸡笼岭乃至是霞洞的著名景观。

三“愚公”用行动诠释“好心电白”精神

三“愚公”用行动诠释“好心电白”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