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七探險:面對猝死,我們能做什麼

近期看到新聞,某直播平臺遊戲主播因過度勞累而不幸猝死,在微博上引起熱議;最近幾年猝死的新聞越來越多,加班熬夜、跑馬拉松、甚至吵架都可能引起猝死。

但在傳統保險中,猝死往往得不到意外險的理賠,也得不到疾病險的理賠。

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猝死

小七探險:面對猝死,我們能做什麼

1什麼是猝死

猝死是指在沒有明顯預兆情況下的突然死亡,從發生到宣佈死亡往往時間很短,幾個小時甚至幾分鐘內。

因為事發突然,所以,很多人認為猝死是意外事件,但是,在官方的定義中,猝死並不是意外,而是疾病。

猝死是人類最嚴重的疾病之一。我國每年因猝死身故的人達到50萬以上。

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定義:“平時身體健康或貌似健康的患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時間內,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即為猝死。”

2猝死的原因

1.80%以上的原因是因為心臟疾病,患者一般有心臟疾病病史或者潛在心臟疾病,這類情況從發病到死亡的一般在瞬間至一小時之內。說來就來。

2.其餘的非心臟性猝死。包括呼吸系統疾病如肺梗死、支氣管哮喘,神經內科疾病的急性腦血管病(如腦出血),消化系統疾病如急性出血,壞死性胰腺炎等一些疾病。

3猝死的高風險人群

不要熬夜、要熬夜、熬夜、夜——會猝死

1)首先,有心臟疾病病史的朋友

2)熬夜、長期睡眠不足,工作壓力大,過於疲勞的朋友

3)情緒波動較大,飲食波動較大(暴飲暴食)、甚至縱慾過度的朋友,這些都會造成心率失常,身體各項功能紊亂,極易造成心梗。

4)運動不規律, 超負荷運動的朋友,運動是好事,但要適可而止。

5)有一些壞習慣的朋友,比如抽菸、喝酒等都是引起心臟疾病、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而這些疾病又極易造成猝死。

4猝死的五大徵兆

猝死事發突然,但多注意日常生活的話,很多徵兆會提前表現出來,可以防止猝死的發生。

猝死主要是因為身體異常,造成心梗或者腦梗,瞬間失去知覺,造成暈倒、呼吸停止。

1)近期有出現或加重的胸悶、胸痛

突然出現表明冠狀動脈異常,隨時有可能發生相應血管的破裂,導致急性心肌梗死。

如果以前就偶爾有胸悶的症狀,近期症狀變得更加頻繁,程度更加嚴重,建議儘早就醫治療。

2)心慌、心率失常,心跳過快

不定期出現的心率加快通常是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結果。

多數心律失常的危險性較小,不會引發猝死,但如果是頻繁發作的室性心律失常,則有發展為室顫的風險。

另外,長跑的時候,尤其是出現心率跳動忽然加快,呼吸困難,不要硬撐,特別是年紀稍微大點的成年人,大家都不小了,馬拉松適可而止。

3)心跳過緩

是的,心跳過緩更需要警惕,這種情況一般老年人比較多。

隨著我國人均壽命的不斷提高,80歲以上老年人的比例也在增加,老人的起搏細胞功能會逐漸變差,心率日益減慢。老年人活動量通常較小,較慢的心率也能維持正常生活所需,因此往往被忽視。

老年人應定期監測血壓、心率,如果出現心率小於50次,血壓變低,就很容易出現長時間的心臟停搏,心臟驟停,導致猝死。

4)不明原因的疲乏

很多年輕人工作壓力較大,常出現疲勞,屬於正常情況。

但如果出現不明原因的疲勞、乏力,或伴有胸悶、水腫,則應警惕猝死的發生,這種情況可能是由心肌炎或心肌病造成的。

心肌炎,通常見於感冒1~2周後,出現疲乏、胸悶、乏力等症狀,極易引起急性心衰。這種情況下應嚴禁重體力活動,臥床靜養。

心肌病多是遺傳性疾病,早期不易察覺,出現症狀時多已發生心肌結構的不可逆改變,如心臟擴大、心肌肥厚等,非常容易引發猝死。因此,當出現不明原因的疲乏、胸悶時,應高度警惕心肌炎、心肌病的發生。

5)眼前發黑和肢體麻木

這個其實是腦中風、高血壓、冠心病等疾病的表現,有些會引起心臟驟停,幾分鐘內就會發生肢體癱瘓、血壓增高,這種情況下,患者及時就診可挽救生命。

前期主要表現為:肢體活動不靈,突然跌到;突然出現失語或聽力障礙;突然出現一側肢體麻木等情況。

當然還有其他情況,這幾個主要徵兆大家需要關注。

5猝死出現怎麼辦

出現猝死,不要等救護車!等救護車來了,人就掛了。

我們需要學習一些急救知識,這是從網上找到的操作規範,我覺得有必要展示給大家:

第一步:判斷意識:看是否還有呼吸和心跳,以判斷下一步動作

小七探險:面對猝死,我們能做什麼

拍打病人的肩膀,並湊到其耳邊大聲問:“你怎麼啦?”如果病人發出呻吟聲或有肢體抽動,說明還有呼吸心跳,不需要做心肺復甦

但若使勁拍病人也不動,身體完全僵硬,或者觸摸病人頸動脈或手腕動脈10秒內沒有動靜,鼻子沒氣,胸廓也沒有起伏,說明已沒有呼吸心跳,此時必須馬上做心肺復甦。

第二步:呼救

小七探險:面對猝死,我們能做什麼

請周圍人打電話求救,以使患者儘早到達醫院。(但是不要等救護車,不要等,趕緊做第三步)

第三步:擺放仰臥體位

小七探險:面對猝死,我們能做什麼

鬆開衣領及褲帶,臉朝上平躺在地面上。如果有衣物的話,可以墊在患者的身下。

第四步:胸外按壓,進行心肺復甦

小七探險:面對猝死,我們能做什麼

位置:胸部正中,兩乳頭連接中點

姿勢:肩關節,肘關節,腕關節垂直成一條直線,雙手掌重疊,手指抬起,掌根用力

力度:按下去4~5CM

頻率:至少100次/分鐘

第五步:開放氣道,保持口腔微開

小七探險:面對猝死,我們能做什麼

用一手將患者頸部託直,使頭最仰,打通氣道。

第六步:人工呼吸:人工吹氣2次,兒童1次

小七探險:面對猝死,我們能做什麼

一手捏緊患者雙側鼻孔,急救者口唇與患者口唇緊密貼合後進行吹氣。

第七步:重複上面的4、5、6步

如果只有一人搶救,優先保證人工心臟按壓。

另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儀器,可以幫助猝死的人快速做心肺復甦。

那就是AED,自動體外除顫器又稱自動體外電擊器,就是我們在電視上看到的,醫生護士拿著東西電機病人的那個儀器。

這個對救助猝死病人非常有幫助,目前我在上海地鐵及機場有看到配置這些儀器,在國外發達國家也屬於標配了,大家可以留意觀察一下,估計很少人會用。

小七探險:面對猝死,我們能做什麼

上海目前地鐵中有出現暈倒猝死的情況,新聞爆出已有人可以使用這些儀器進行救助。

6保險能夠做什麼

但是,猝死的死亡率還是很高的,一方面是事發突然,我認為更重要的是,我們面對猝死的時候不知道怎麼去應對。

那麼對於保險,我們能做什麼呢?

隨著猝死的影響越來越大,市面上已經有一些意外險將猝死放在了保障範圍,或者單獨列為一項。

大家在選購的時候,可以有意識的去關注一下,如果想買包含猝死保障的險種,一定要看清楚條款中是否有猝死的描述,沒有特別描述的,都不保障猝死。

意外險不保猝死,疾病險不保身故,除了單獨購買有猝死條款的產品以外,包含有身故(非限定意外身故)責任的保險也是保猝死的,比如我們常見的定期壽險,這個險種是掛了就賠(免責條款裡面提到的不賠付,比如自己酒駕)。

以上給大家以參考。

7寫在最後:

關於猝死,今天囉嗦的有點多,限於篇幅,一些細節的東西大家通過這篇文章,有個一般瞭解後,可以自行搜索,也可以後臺留言交流。

畢竟不是專業的醫護急救人員,如果寫的不恰當的地方,也請大家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