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慎坤:油价又涨为什么无人喧哗

国内油价9月17日24时再次迎来调价窗口。据悉,成品油零限价或上调145元/吨,95#汽油上调0.11元/升,0#柴油上调0.12元/升。按一般私家车油箱60L的容量估测,加满一箱汽油将多花约6.5元;物流运输以载重50吨的卡车为例,重载行驶百公里油耗在40L左右,月跑10000 公里,调价后月度油耗成本增加480元左右。

蔡慎坤:油价又涨为什么无人喧哗

2018年至今,国内成品油市场已经历经18次调整,其中10次上调,7次下调,1次搁浅。涨跌互抵后,汽油累计上调880元/吨,柴油累计上调850元/吨。本次上调将成为年内第11次上调。有人或许还会纳闷,既然国际油价并没怎么涨,为什么国内油价又要上涨,其实这种情况车主应该见怪不怪了,海湾石油在广州开业优惠带来的一波舆情,并不能改变国内油价持续上涨的趋势。


蔡慎坤:油价又涨为什么无人喧哗

现行成品油调价机制源于2013年3月26日发改委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的通知》。发改委会以国际原油价格连续10个交易日的平均变化幅度为基础,对国内油价进行调整。国内油价虽然是参考国际油价,但为什么跟国际油价涨跌并不同步呢?2008年国际油价140美元/桶时,国内93号汽油价是6.15元/升,现在国际油价是78美元/桶,国内93号汽油价格却涨到了7.5元/升。

正因为如此,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今年上半年业绩超好。据报告。中国石油上半年度营收11088.22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0.86亿元,同比大增113.71%。中石化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3000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16亿元,同比增长53.6%。中海油上半年营收1056.49亿元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到254.77亿元,同比增长56.78%。

油价高,除了油企赚得盆满钵满,税收也创出新高!因为每升汽油中,包含了26.81%的消费税,14.53%的增值税,2.89%的城建税,1.75%的企业所得税,1.24%的教育附加税,0.83%的地方教育附加税,也就是说,每升汽油中税费高达48.05%,而真正汽油的成本只有51.95%。正如中石油老总曾经调侃过的,一箱油半箱税!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劣质高硫原油买家,这种原油价格低廉,几乎不到北海布伦特原油价格的一半!这些低质含硫量高的原油在国内高价卖给消费者,不仅让垄断油企维持了暴利,也严重污染了空气。中国并非一滴油不产的贫油国,垄断油企每年在国内开采的原油超过2亿吨,一直也按北海布伦特原油价格来计算成本对外销售,而国内原油开釆成本显然远低于现在的价格。

兴业证券研究人员曾比较过三桶油2004年至2007年的开采成本:中石油每桶分别为14美元、16美元、21美元、26美元,中石化分别为每桶24美元、26美元、27美元、34美元,中海油分别为每桶13美元、14美元、15美元、18美元。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数年前撰文指出,中国原油开采成本最多最多不超过20美元/桶,这中间还包括很高的转移利润。


蔡慎坤:油价又涨为什么无人喧哗

现在的原油开釆成本是多少呢?根据公开的数据显示:中海油公开表示2015年每桶油的生产成本是39.82美元,中石油未对外透露开采成本,通过统一区域的横向对比,仍然可以窥测中石油的开采成本。在香港上市的MIE能源公司采油区块位于中石油松辽油田,该公司的招股说明书显示,其位于松辽油田的大安区块从2007年到2010年上半年的采油成本分别标明为每桶5.44美元、4.23美元、6.21美元、5.01美元,同位于这一区域的其他两区块2010年上半年的平均采油成本则为11美元每桶。

需要注意的是,MIE能源公司拥有的上述三个区块正是中石油在上世纪90年代对外出售的“鸡肋”区块,因开采成本高且品位底,所谓开采成本高且品位底是指每桶开采成本高于6美元。其他国家如俄罗斯现在的开釆成本约每桶17美元,委内瑞拉约每桶13美元,美国约每桶36美元,伊朗、阿联酋、伊拉克、科威特约每桶10美元甚至更低。

一个差不多影响八亿人口的油价这样涨,大家却默然无语连喧哗的声音都很少见,这才是不正常的社会现象,如同温水煮青蛙一样,或许大家全然麻木接受了这样的结局,为什么没人呼吁放开终端零售市场打破垄断降低油价?为什么没人呼吁降低名目繁多的燃油附加税从而减轻有车一族沉重的税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