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了,中国家电!三招实现弯道超车令世界叹服

一部《厉害了,我的国》,以宏观的视角,展示了中国人民在全面建设小康征程上的伟大奋斗。其实,聚焦于各个微观行业,“中国标签”也正以王者之姿迅速成为一股重要力量。例如中国家电行业,起步较晚的中国家电行业不具备任何先天有利条件,技术落后、质量低下、研发乏力等曾是中国家电行业甚至是整个中国制造业的标签。

厉害了,中国家电!三招实现弯道超车令世界叹服

厉害了,中国家电!三招实现弯道超车令世界叹服

不过,伴随市场经济到来,伟大的改革开放成为了中国家电行业大发展的重要契机。进入新时期后,中国家电行业也积极采取扩大研发、合理并购、推进本地化等措施,迅速完成弯道超车,成为世界家电行业的排头兵。值此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笔者从研发、并购、本地化等三个维度来剖析中国家电行业的发展历程,以史为镜,更进一步。

研发是持续动力 “三巨头”成“砸钱”担当

研发实力在制造业的地位有多重要,相信毋须我赘言。但建国初期的技术人才储备稀少,并且由于历史遗留等原因,家电行业发展速度缓慢。改革开放后,国家的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中国家电产业也实现了质的飞跃,人均收入和购买能力也开始增长。新“三大件”等家用耐用消费品开始刺激人民的消费能力,家电行业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中国的家电产业在研发上有了质的飞跃,无论是产品的质量还是企业的发展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家电业进入投资调整期后,家电产业也开始经历行业洗牌,随后,市场上形成了一批实力和资本都很雄厚的品牌。

厉害了,中国家电!三招实现弯道超车令世界叹服

研发是持续动力 “三巨头”成“砸钱”担当

而时至今日已经成长为中国家电行业三巨头的海尔、美的、格力,就是在当时最为注重研发企业,他们的研发实力强弱也间接代表了中国家电行业的研发现状。数据显示,从研发投入来看,美的集团的研发费用逐年递增并在2016年达峰值(60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8%;格力电器近年来研发投入均超过40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7%,并且公司设立“科技研发、按需投入、不设上限”的原则;青岛海尔近几年收入规模递增的同时研发投入占营收之比也保持在2.7%。从研发人员来看,海尔负责技术的员工人数达10465名,占公司总人数的14.03%;格力有7729名,占比为10.79%;美的有8741名,占比为9.07%。

除却综合家电企业“三巨头”,其他例如深入研发OLED显示技术的创维,扎根钻研量子点技术的TCL,做次时代大屏激光电视的海信等,这些黑电企业的技术流堪称“666”;还有近些年以科沃斯、莱克、小狗等生活家电企业,也在不断基于大数据、智能化、人性化做功能与性能上的提升,这些以研发实力脱颖而出的中国家电企业,正传承注重研发的衣钵,诠释出中国家电企业的力量。

“买买买”!中国家电出手 全球抖三抖

世界对中国家电的印象是什么?如果说前几年还是在谈论“中国制造”的话,那么近些年中国家电此起彼伏的“并购潮”着实抢夺了无数眼球。从2004年TCL率先收购法国汤姆逊彩电业务开始,中国家电企业收购国际家电厂商的速度越来越快,规模越来越大,特别是海尔、美的、海信这类在国内相关家电领域中处于领先位置的企业。

厉害了,中国家电!三招实现弯道超车令世界叹服

海尔55亿美元拿下GEA为家电行业最大一笔并购案

2011年,海尔收购日本老牌家电企业三洋,2012年又收购了世界顶级厨房家电企业斐雪派克,2015年创维收购了德国电视制造厂商美玆的TV业务,创维收购了夏普在墨西哥的生产线,2016年,先是海尔以5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世界顶级家电企业通用电气,之后美的又以33亿人民币的价格收购东芝80.1%的股份,年底TCL又收购了美国Novatel Wireless公司MIFI业务。

到了2018年,中国家电企业的并购脚步仍未停止,先是海信成功收购斯洛文尼亚白色家电制造商Gorenje股权,从而使得海信持有了Gorenje 95.42%的股份,有助于其进一步拓展欧洲市场。近日,青岛海尔发布公告称,拟支付4.75亿欧元收购意大利家电制造商Candy(卡迪)100%股权,进一步扩张其世界家电版图。从中国家电企业的并购趋势和速度来看,短时间内,收购国内外已经成型并在行业内拥有一定知名度的家电企业,仍将是中国家电企业的发展趋势。

并购国外知名家电厂商,是目前家电企业扩充产品线性价比非常高的一种方式。通过并购获得的技术和生产线能大量减少产品研发成本,同时,近几年来,消费者的关注点已经从产品本身的功能和耐用性转变为使用体验感和产品智能化,不少国外家电企业也将自己的研发中心转变为如何更好的提升产品的智能化和互联系统中,更新频率低、生产成本高、利润较低的传统家电产线成为了这些公司在发展中的阻碍。

而这些国外家电企业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在行业中拥有很高的知名度,技术和产线非常成熟,而这部分对于期望快速发展的中国企业来说,也是现阶段最需要的。一方面获得了领先的技术、成熟可以随时使用的生产线,另一方面获得了拓宽海外市场的机会,还能够有效提升自身品牌在国内市场的知名度和竞争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有理由相信,在未来几年内,国内家电企业与国外企业之间的合作将会更加紧密,中国家电企业产品会更多的进入国外市场,双方不断合并、产品国际化、品牌高端化将成为中国甚至国际家电企业的发展趋势。在这种影响下,中国家电企业规模的巨大化和竞争激烈化都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

中国品牌更懂国人 高端化更需人性化

曾几何时,进口家电是诸多国人追求、艳羡的对象,比如80、90年代风靡中国市场的日立空调、松下冰箱、东芝电视等。而如今再看这些企业,或日薄西山或转战跑道,市场竞争力已大不如前,原因为何?虽然行业利润下滑、原材料上涨、品牌集中度增强等外部因素也存在一定关系,但主要还是其自身发展策略的失误以及产品升级迟滞所带来的连锁反应。反观中国家电企业,从海尔张瑞敏怒砸问题冰箱开始,中国企业的“收复中国市场”的号角便已经吹响了。

厉害了,中国家电!三招实现弯道超车令世界叹服

国外品牌目前正面临窘境

《2018上半年中国家电网购报告》显示,格力、奥克斯、美的牢牢占据线上空调市场第一集团,零售额占比已经超过75%,在线上空调市场前十品牌中国外品牌无一上榜;在线上冰箱市场前十品牌中,中国品牌占了9席;彩电市场,中国品牌份额接近80%,而洗衣机市场中国品牌则已经超过80%;……而外资品牌则表现出明显的“慢节奏”,2018年上半年,外资品牌继续疲软,与优势中国品牌的距离拉大。除却国外品牌内部因素,中国品牌的强势崛起才是主要原因。

目前中国家电行业智能化、健康化、高端化趋势明显,外资品牌也一直以高端形象推出市场,但就产品功能等细节来讲,国外某些品牌并没有做到位。比如洗碗机发展多年,中国用户日常洗涤餐具非常需要的“筷子篮”在近几年才逐渐得到普及;中国消费者使用冰箱的冷藏室情况比较多,但国外品牌的冰箱产品一度都是将冷冻室的空间做的很大,这显然不符合用户使用习惯;还有油烟机产品,由于国外厨房烹饪基本都是少油操作,所以对于中国重油污操作环境没有太多解决方法。所以,目前中国市场的油烟机产品几乎以国产品牌为主,国外品牌存在感极低。

总的说来,中国品牌确实更懂国人。随着目前卡萨帝、比佛利、美菱M先生等一些列中国高端家电品牌的出现,中国品牌在智能化、健康化、高端化转型中,势必将更加注重本地化产品功能的推进。

APP商店搜索中关村在线,看2018年最新手机、笔记本评价排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