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种强迫症让人“生不如死”,岂不知它正是造成失败的罪魁祸首!

有种强迫症让人“生不如死”,岂不知它正是造成失败的罪魁祸首!

根据权威机构的调查结果显示,近年来“强迫症”持续呈现上升趋势,强迫症正在对人们的身心造成无限烦恼和严重伤害。

对于强迫症来说,大多数人可能听说过“强迫洗手”、“强迫锁门”、“过度洁癖”、“强迫检查”、“强迫计数”和“强迫仪式动作”等一系列强迫行为的表现,而对其他表现形式的强迫症表现却知之甚少。

有种强迫症让人“生不如死”,岂不知它正是造成失败的罪魁祸首!

有种强迫症让人“生不如死”,岂不知它正是造成失败的罪魁祸首!

那么“强迫症”究竟是什么呢?它都有哪些令人痛苦的表现?

强迫症是以重复出现患者并不愿意出现的某种观念、意向和行为作为特征的一组神经症。

患者常为这些重复出现的强迫现象所苦恼,虽经努力克制,但却无法摆脱。

强迫症的主要临床特点除了以上说的强迫行为表现,还有强迫观念,如强迫怀疑、强迫回忆、强迫性穷思竭虑、强迫性对立思维等。

有种强迫症让人“生不如死”,岂不知它正是造成失败的罪魁祸首!

另外,还有强迫意向,就是对危险的事情有一种冲动,比如到了桥上,有一种想跳下去的冲动,见了汽车,有一种想钻进车底的冲动等等,但却并不表现为行为。

有种强迫症让人“生不如死”,岂不知它正是造成失败的罪魁祸首!

其中强迫性对立思维最为严重,往往让患者万分痛苦、生不如死。

有种强迫症让人“生不如死”,岂不知它正是造成失败的罪魁祸首!

在强迫性对立思维的患者中,有的人产生了一种想法,不久后又以相反的想法对前一种想法进行否定和批判,可一会儿又认为前一种想法是正确的,就这样反反复复在肯定和否定中强迫自己,更严重者,肯定和批判同时进行,让患者内心纠结、不知所措、烦恼异常。

有种强迫症让人“生不如死”,岂不知它正是造成失败的罪魁祸首!

还有的人当产生一些不好想法时候,即便没有付出行动,也会遭到自己良心和道德的强烈谴责,但这种想法不断地出现,谴责也在不断地进行,甚至有的时候还假设想法变成了现实(实际不是),于是就会去加强抑制,从而陷入到循环往复的恶性循环当中,不能自拔。

这种强迫性对立思维使患者产生强烈的自责、自罪感,体验到强烈的无助和内心痛苦,让患者感到“生不如死”。同时,它更是造成失败的罪魁祸首。

请看下面一个例子。

西安有一名私营企业家,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在所经营的领域中声名鹊起、业绩斐然,短短几年就成了行业的领军人物。

这时候,他听从了一名算命先生的话,投巨资到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刚开始还信心满满,可是由于本身对业务就不熟悉,结果搞得是焦头烂额,狼狈不堪。随着竞争越来越激烈,效益开始直线下降,心理负担也越来越重。

想赢怕输的心理让他既踌躇满志,又悲观失望,由于两种思维常常同时对立出现,导致他心力憔悴,无法继续经营,最后公司宣布破产。

还有一位学生,学习成绩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即将高考的时候,班上有位清纯的女生问了他几次数学题,眼神极其温柔可人,他就认为那个女生对他有意,而他也有点动心了,但此时马上面临高考,他又不能谈恋爱。

有种强迫症让人“生不如死”,岂不知它正是造成失败的罪魁祸首!

于是他越是要好好学习,准备高考,越就有那个清纯的形象同时出现在他的脑海里,怎么都挥之不去,他也知道这样想是不对的,不仅不道德,也会分散精力,影响学习,但就是控制不住,结果人体验到强烈的自责、自罪,变得提心吊胆,焦虑不安,由于不能集中注意力专注学习,成绩下降得很快,最后高考考得一塌糊涂。

上面两个例子说明,当强迫性对立思维发生时,由于思维一直同对立思维彼此较劲、相互排斥,结果不仅不能集中注意力工作、学习,而且还浪费很多脑力、体力,即便最后强迫性对立思维有所缓解,但人已经变得疲惫不堪,早就没有精力和心思去工作或学习了。

有种强迫症让人“生不如死”,岂不知它正是造成失败的罪魁祸首!

如果还有强迫性“自责”、“自罪”情结,体验到强烈的“自我道德审判”的痛苦,那就会真的感到“生不如死”。

另外,当强迫性对立思维出现时,人会有意识进行抵抗和摆脱,但越是努力克制,对立情况反而越严重,就像在冰面上骑单车一样,用劲越大,摔得越狠。

如果强迫性对立思维经常发生的话,人会愈加感到痛苦甚至绝望,最终到达崩溃的边缘。

患者能认识到强迫观念是自己脑子里产生的,不是外力所强加的,是不恰当和缺乏现实意义的。虽试图反复克制,但往往以失败而告终。

强迫症患者常具有拘谨、犹豫、节俭、过分注意细节、要求十全十美等性格特征。

由于自幼有意无意地长期紧张,久而久之在大脑皮层形成“惰性病理性兴奋灶”,这正是强迫性对立思维比较顽固的原因。

有种强迫症让人“生不如死”,岂不知它正是造成失败的罪魁祸首!

强迫性对立思维症状有波动性,时好时坏,时轻时重。

一般在用脑过度、心情焦虑、烦恼时症状加重;心情舒畅、注意力集中、有氧运动、体育锻炼和早晨醒来时症状较轻。

有种强迫症让人“生不如死”,岂不知它正是造成失败的罪魁祸首!

笔者认为强迫性对立思维最好采用“心理疏导疗法”进行治疗,治疗核心是“视而不见,该做什么做什么”,才能逐渐摆脱其纠缠和干扰。

大家以为呢?

作者 白新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