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写成“寡诚”,中国宣纸之乡开什么玩笑?

来源书法网

这是安徽宣城的一张公交照片!

“宣城”写成“寡诚”,中国宣纸之乡开什么玩笑?

这张图片被做成了一道找茬题:请找出图中的错别字!

书法爱好者们找啊找,找到了一个——

“宣城”写成“寡诚”,中国宣纸之乡开什么玩笑?

放大看——

“宣城”写成“寡诚”,中国宣纸之乡开什么玩笑?

八百里的里,不应该被繁体成里外的裏。

方圆多少里,距离多少里,应该是这个里——

“宣城”写成“寡诚”,中国宣纸之乡开什么玩笑?

而宣城旅游大巴上的裏,是里外的裏——

“宣城”写成“寡诚”,中国宣纸之乡开什么玩笑?

到了这里,题还没有答完。大家找啊找,又找到了一个——

“宣城”写成“寡诚”,中国宣纸之乡开什么玩笑?

放大看——

“宣城”写成“寡诚”,中国宣纸之乡开什么玩笑?

某某故里的里,仍然不能繁体成里外的裏。

这是故里、邻里的里——

“宣城”写成“寡诚”,中国宣纸之乡开什么玩笑?

绝不能写成里外的裏——

“宣城”写成“寡诚”,中国宣纸之乡开什么玩笑?

有关里的繁简错误,宣城旅游大巴已经犯全了。

然而,这道题仍然没有结束,大家找啊找啊,终于发现了一个最“大”的错误,个头最大,错误也最大——

“宣城”写成“寡诚”,中国宣纸之乡开什么玩笑?

再放大——

“宣城”写成“寡诚”,中国宣纸之乡开什么玩笑?

这长得很像宣城的,难道真的是宣城?

这个字,来自伟大的曹全碑——

“宣城”写成“寡诚”,中国宣纸之乡开什么玩笑?

确实太像宣了,只不过,框子里多了一横,下面一横变成四个点,这个字不念宣,而念寡。拼音要这样读:哥屋啊—寡!

这个寡,说好听了是寡人的寡,说难听了是寡妇的寡。

宣城招谁惹谁了,一下子就变了寡城?

我们看看,历代书家是怎么写宣的。这是隶书的宣——

“宣城”写成“寡诚”,中国宣纸之乡开什么玩笑?

我们再看看,历代书家是怎么写寡的。这是隶书的寡——

“宣城”写成“寡诚”,中国宣纸之乡开什么玩笑?

这是草书的宣——

“宣城”写成“寡诚”,中国宣纸之乡开什么玩笑?

这是草书的寡——

“宣城”写成“寡诚”,中国宣纸之乡开什么玩笑?

不得不说,太像了。

最后再看看这张信息量很大的图吧——

这似乎是一辆当地的旅游大巴,很新,很豪华。

从宣传广告看,做的也蛮专业,图文并茂,繁简夹杂,基本把宣城的名胜古迹与文化内涵都包括了。只可惜,三个超低级的错别字,把很庄严的宣传,变成了很经典的笑话。

其实,辨别里与裏,对不懂书法的人还是有难度的。可是,把宣城弄成寡城,这个错误真不知是怎么犯的,因为如果查一下书法字典,就会发现它们根本不在同一个方阵。

唯一的可能是,这位设计人员是懂书法的,他非常喜欢曹全碑里这个“寡”字,而且他一直认为这个字就是“宣”。

其实,这样的错误在各地都有,宣城这个笑话之所以被疯传,因为正如大巴宣传的那样,她可是书法的好伴侣——文房四宝之城,中国宣纸之乡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