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辖未必需要,一线却应布局

我国现有直辖市设立原因主要在于政治、经济或文化方面的特殊重要性,现有直辖市都是意义重大的国家中心城市,如首都北京,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天津,重要经济中心,地理位置拱卫京畿;上海,中国重要经济和文化中心,长三角经济发展龙头;重庆在西南地区也有着较大的经济、文化意义。

直辖市算是市一级的最大“乌纱帽”了,有了“直辖”二字,城市的社会政治地位、意义无疑会大大提高。因此,希望有着相当条件的个别城市升级为直辖市的呼声也常有耳闻,甚至当有谣言上网,官方还得出来辟谣。

当然,若是新增直辖市,应当在国内外具有很强的经济作用或贡献,具备重要的综合实力和影响力。但从全国来看,一两个市升级为直辖市,其经济能量或辐射、拉动作用毕竟有限,实际作用和意义不算太大。

直辖未必需要,一线却应布局


直辖未必需要,一线却应布局。

直辖市的建立也只始于民国。我们从不妨从历史上借鉴经验,汲取智慧。

上古时期,大禹治水确定了九州(一说为黄帝确定),《禹贡》中的九州包括徐州、冀州、兖州、青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从“东西南北中”构成了中华大地的主干部分。

九州,一是百姓选择山水而居、从事农林牧渔的自然集聚区,二是最早系统的行政区划和行政定位。确立了九州,也就全方位形成了中心治理、辐射周边、多点开花的政治经济局面。

古人的简明区划本身并不需要我们借鉴,我们要学习的是开阔的视野,统筹的方法,以及多中心区域治理、多辐射效力发挥的创新思维。

如今我国的行政区划沿革于悠久的历史,又依托于当代国情地情,已经相对稳定:首都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直辖市、省会是当地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但显然,还需要更多、更强、更均衡、更具示范性的中心城市来带动全局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产生了特区、计划单列市等具有特殊经济意义的城市。现在看来,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虽然有先天资源禀赋的作用考量,但在城市发展的总体布局上有失偏颇。

而古人的智慧是五湖四海,东南西北中。

直辖未必需要,一线却应布局


目前,一线城市的认定一般来自社会媒体、研究机构和大众的共识,中国大陆一线城市只有北上广深。

而一线城市“扩容”的呼声始终不绝于耳,社会民意也积极倾向于更多的一线城市,甚至有些机构还发明了新一线城市的概念,并推出了相应得排行榜。

从政府和社会的层面来说,一线城市“扩容”好在哪里呢?

主要有几个方面:

一是能全国一盘棋,以大手笔布局,在东南西北中各方位挑选代表性城市作为一线城市发展,并可制定国家一线城市发展规划,形成多点开花的发展“引力波”,带动周边地区乃至全国的发展;

二、以一线城市为抓手,优长定位,特色定位,因地制宜地制定针对性政策措施,发挥区域利好,激发城市间竞争,推进创新发展;

三、分解北上广深人口汇聚压力,避免东西差距拉大,调节沿海内地发展失衡。

那么,哪些城市可以列为一线城市“候选人”呢?

舆论、民意和机构推选出来的新一线城市都是候选,如成都、杭州、重庆、武汉、苏州、西安、天津、南京、郑州、长沙、沈阳、青岛、宁波、东莞、无锡、佛山、大连、厦门、福州、济南……

直辖未必需要,一线却应布局


生命本悟,快乐本心。

天人本一,智慧本光。

推进国学创新,倡导价值阅读,

提升人生境界。

——经行天下光未央欢迎交流,

欢迎订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