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旁系后裔坚拒富商诱惑 他死之后亲人却为一船米折腰

孔子后代那么多,真正受重视的,也就是曲阜的直系而已。更多的是散落在他州的旁系子孙。他们中很多人,戴着孔姓大帽子,却没有什么实际好处,而且,还因姓孔,得视孔方兄如粪土,如此才能不给祖宗丢脸。

明朝中期就有个这样的人,他叫孔士学。孔老夫子五十五世孙。爷爷和父亲都做过点小官,到了他这一代,就纯粹是书生。家里穷得很。

一日,有人敲门。

孔夫人开门之后,发现门外两个人,都不认识。

来者商人打扮,穿着华丽。另一个则是随从。商人朝孔夫人拱了拱手,大声说,请问孔先生在家吗?

孔夫人点了点头,一脸茫然。问,你们找我丈夫有事吗?

商人点了点头,说能否借一步进屋说话?

孔夫人将之让进屋去。

孔家也就几间小房,一间书房,两间卧室,一间饭屋。

孔子旁系后裔坚拒富商诱惑 他死之后亲人却为一船米折腰

饭屋里一张圆桌,几条竹凳。几个孩子正在打闹。

孔夫人请商人落座、上茶,孔士学也踱了出来。

商人一见孔士学,就觉得,今天自己想要的东西,可以得到。因为孔士学衣衫破旧,一脸菜色,显然,他们家生活堪忧。

说了几句久仰之类的客套话后,商人直入正题,说我跟先生是家门,也姓孔,常州人。听闻孔先生有套家谱,不知能否帮我一个忙,将之卖给我。

孔士学一听,家谱也能卖吗?

商人哈哈大笑,说先生真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啊。我大明朝,凡有点钱的,谁不想攀龙附凤,给祖上增光?但你知道,士农工商,我们虽有钱,却是最底层的人物。想攀也难攀上。所以啊,咱们只能造点假族谱,安慰一下自己,咱祖上也曾阔过。

这玩意书上确实没有。听起来蛮有趣。

可读书的人骨气使他一口拒绝了。

祖宗也能改的吗?这简直是无法无天了呀!这简直是有辱祖宗威名啊!

孔子旁系后裔坚拒富商诱惑 他死之后亲人却为一船米折腰

商人笑了笑,说,我呀,也知道您的顾虑。我其实是很有诚意的。您不知道啊,现在市面上,到处都有假谱买,做得像真的一样呢。历代的封谥啊、诰敕啊、名人的序文啊,都有。但我一想,那东西终究是假的呀。您家的,是真的。您既不愿卖,我只求与您通谱,认同门,你只要对外承认我也是您家的一员就行了……如此一来,我有了个好出身,做起生意来,更受尊重,更加得心应手啊……当然咯,好处也少不了您的……

他本想着,这个贫穷的书生一定会答应自己的要求。孰料,孔士学豁然起身,做了个请的姿势,手一摆,进房了。

哟,脖子还蛮硬呢。商人嘿嘿笑着走了。

不久之后,孔士学去世了。“殁后无子,家人不能自存,富家乃以米一船易谱去。”

这个故事,记载在明朝文学家陆容的《菽园杂记》里。原文比较简略,我对之进行了一些合理推测与扩充。陆容感慨,“以此观之,则圣贤之后,为小人妄冒以欺世者多矣。”

就此故事而论,商人早就有预谋,但没料到孔士学人穷志不短,因此讨了个没趣。但他的家人,可就管不了那么多,你商人去欺世盗名随你,我现在没饭吃就会饿死……

孔子旁系后裔坚拒富商诱惑 他死之后亲人却为一船米折腰

其实,明朝富户做假谱,是很普遍的现象。明朝万历年间出版的《戒庵老人漫笔》中就有这样的记载——

今人家买得赝谱,便诧曰“我亦华冑也”,最是可笑。此事起于袁铉,铉以积学多藏书,贫不能自养,业此以惊愚贾利耳。

看来这个袁铉啊,就是大明朝鼎鼎大名的造假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