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真實的唐僧究竟爲什麼要出家當和尚?

西遊記中,唐僧出身是一個“江流兒”。父親新科狀元陳光蕊是江蘇海州人,在新官上任途中不幸遇害,母親被賊人霸佔,還要認賊為夫,陪賊上任,幫他“增添光彩”,做個“活證明”。悲慘的是,還瞞住了老宰相父母十幾年。

母親沒有及時“從容自盡”,是因為肚子裡有這個“小毛蟲”,只得忍辱偷生。兒子剛出生,為保存生命,萬般無奈,只能綁在木板上,隨江流而去。這條命,真是老天爺給的。

幸運的是,“江流兒”被金山寺法明長老所救,從小受到佛法香火的薰陶,到了十八歲時,剃度出家,法名玄奘。他才智過人,學有所成。

在一次辯論佛經中,那些酒肉和尚被辯得詞窮理屈,惱羞成怒,對他破口大罵,“你這個業畜,名字不知道,父母不知道,真是個人渣。”

玄奘百般委屈,淚流滿面見師父,請求說明真實情況。師父告訴他身世的來龍去脈。由此上演了一出報冤的恩仇記。

史實上的玄奘,與此大為不同。


歷史上真實的唐僧究竟為什麼要出家當和尚?



玄奘的俗名叫陳褘,出生於河南偃師緱氏鎮的一個書香門第,父親叫陳惠,是隋末一位儒學名士,當過七鬥米的小官,經常給兒子講經談史。小陳褘幼時極為聰穎,學習也非常自覺,從小打下很好的學術基礎。

雖沒有經歷像“江流兒”一樣的驚濤駭浪,但陳褘十歲時,父親就去世了。本來家裡就不寬裕,加之父親過早離世,造成生活的極大困難。好在陳褘的二兄陳素已經出家,法號長捷,就將小弟帶到東都洛陽的淨土寺謀生,減輕家庭壓力。

長捷法師精通佛典,對老莊學問也深有涉獵,時人稱為“釋門棟幹”。到了淨土寺後,陳褘就在兄長的引領下,學習佛經。他聰明勤奮,寸陰是競,十一歲就能夠背誦《維摩經》、《法華經》等。

有一次,淨土寺的和尚在誦經做功課,時間一長就嘻嘻哈哈的。這時,十一歲的陳褘高聲斷喝,“佛經說,出家人要遠離塵俗,追求佛法,你們怎能不認真做功課呢?這真是一種最大的浪費。”

好像當頭棒喝,警醒這些凡僧,紛紛對這個小孩子刮目相看。

此時,東都大興佛法,很多名師在這裡開設道場。小陳褘每場必到,認真聽講,不知不覺,對佛法的學習和理解,上了很大一個臺階。就連其他僧侶對一些經文有所疑惑時,小陳褘像法師一樣升座,解疑決惑,頭頭是道,引經據典,深入淺出,深受眾僧的喜愛。


歷史上真實的唐僧究竟為什麼要出家當和尚?



隋大業年間,隋煬帝想弘揚佛法,派大理寺卿鄭善果到東都選擇人才,給予剃度出家的崇高待遇。大家別以為出家當和尚很簡單、很容易,自己或找別人將頭髮一剃,就出家了,這就錯了。那個年代,朝廷對僧侶有很多優厚條件,也有很多限制條件。一些人希望出家當和尚,獲得優厚的待遇。

為解決當和尚“擠破頭”的現狀,朝廷對出家人是嚴格限制的。這一次,給予的名額只有二十七個(一說二七十四名),報名的人數好幾百,場面相當於今天的公務員考試。可見,那個時候,能夠考上“和尚”這個職位,算是燒了幾輩子高香。

鄭善果是一位很不錯的官員,父親叫鄭誠,是北周的大將軍。北周大象二年(580年),相州總管尉遲迥不服楊堅輔政,起兵叛亂。鄭誠率兵征討,不幸戰死。其時鄭善果才九歲,朝廷進行撫卹,詔令世襲其父官職。

鄭善果年少“吃父本”,好在有一位好母親。母親崔氏非常賢達,從小就要求兒子用功讀書,盡忠盡孝。這位好母親還開創了“垂簾聽政”的歷史,每當兒子升堂理事斷案,她都隔簾坐在後面旁聽。如果兒子斷案合情合理,就非常高興。反之,則嚴加責備,使兒子經常自省。在母親的督促引導下,鄭善果不負母命,勤政廉政,終於成為“一代廉吏”。

小陳褘是因緣具合,遇到了這麼好的“恩師”。

鄭善果來到洛陽後,為保持選拔的公正性,邀請了當地幾位大德高僧一起,主持考試,從中選拔優秀人才。


歷史上真實的唐僧究竟為什麼要出家當和尚?



由於年齡太小,小陳褘連面試的機會都沒有。他是一個有心人,就在鄭善果的駐地即考試的地方前面,晃晃悠悠,希望“瞎貓撞到死耗子”,能夠碰到鄭善果。

俗話說,有志者事竟成。正巧鄭善果考試完畢出來,看到這個孩子相貌奇好,又在那裡東張西望的,覺得很好奇,便問你是誰家的孩子?

那時的習慣,自報家門要將祖宗三代全部爆出來,小陳褘將自己的身世全盤托出。鄭善果一聽,知道是名門之後。便問他,你是否想出家?小陳褘語氣堅定地回答“是”。不過他還做了一番自我批評,說雖然我有這個念頭,但是學習佛法的時間較短,功夫尚不到家,沒有資格去參加考試。這小子真是聰明,迴避了自己年齡不夠的問題。

鄭善果很是驚訝,便問他,你小小年紀,為什麼想出家?小陳褘說,從長遠來說,是要繼承釋迦牟尼的遺法;從近處來說,就要把佛法發揚光大。

小小年紀,口出狂言,一下子把鄭善果“雷”住了。

這位鄭仁兄,史書上說他有一個特長,就是會“看相”,看人特別準。一方面,他看到小陳褘相貌不俗,氣質非凡;另一方面,很讚賞孩子的識量,尤其是那種不凡的風骨。


歷史上真實的唐僧究竟為什麼要出家當和尚?



鄭善果果斷“破格錄取”,開了一個實實在在的“後門”,准許小陳褘免考入圍。當然,這種做法也受到某些頑固派的質疑,說什麼名額珍貴,給了一個孩子,有點想不通。

不過,鄭善果並不計較。他讚歎地對身邊的大德高僧說,文字記誦的工夫,只要努力就能取得一些成績。那種不是每個人能看到的不俗風骨,這是難得中的難得。我們如果剃度這個孩子,假以時日,一定會成為“釋門偉器”,即佛門中的偉大人物。可惜,我們年齡大了一點,可能看不到這一天。

第二天,小陳褘接受剃度,正式出家,法名玄奘,踏上了世界佛學界的大舞臺。後來,隻身前往天竺取經,成就了家喻戶曉的“西遊記”。鄭善果的知人之明、知士之鑑,也非浪得虛名,由此走進了歷史,名副其實取得“正善果”。

鄭善果因為鑑得佛門千里駒,受到世人的敬仰和推崇。

在這裡可以看到,西遊記的唐僧與現實的玄奘大師,有幾點不同:一是出身不同,玄奘並不是什麼宰相的外孫,姓陳而父親不是陳光蕊。二是籍貫不同,玄奘是河南人,唐僧是江蘇人。三是啟蒙恩師不同。唐僧的啟蒙恩師是法明長老,玄奘是知人善鑑的鄭善果。等等。

世人機遇多多,關鍵是你能不能把握住機會,敢於當毛遂,該自薦的時候要自薦。如是,就可能成為一位像玄奘大師一樣影響歷史的人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