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李苦禅——门徒篇(南城三义——张如意)

我心中的李苦禅——门徒篇(南城三义——张如意)

我心中的李苦禅——门徒篇(南城三义——张如意)

张如意

画名汝意,清晨。堂号为“寻真楼”。祖籍河北肃宁。一九四五年生于北京,少年时酷爱绘画艺术,在一九六零年前后开始研习山水花鸟画,受业于当代国画大师李苦禅,吴镜丁,秦仲文,郭味蕖,关松房诸前辈。有着深厚的传统笔墨功力。多年来集各家精诣于一炉。

张如意擅作山水花鸟画,其作品师古而不泥古,淋漓酣畅,水墨交融浑然一体,构图新颖,意象深邃,其实磅礴,多年来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作品曾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展,并被多国收藏。

一九八六年作品“寒崖飞瀑”参加由文化部,中日友好协会与日本外务省,日中友好协会在日本东京联合举办的“中日水墨画联展”。同年作品“溪山秋色”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美术馆与日本静冈县中日文化交流协会在日本静冈联合举办的“中国百景国画展”。这是中国美术馆首次在外国举办的展览会。

一九九零年参加在山东济南市“李苦禅纪念馆”举办的李苦禅五弟子国画展。同年其作品“泰山图”为日本国朱铭大寺院富士市妙祥寺收藏并长期陈列。2016年6月16日在北京逝世。

我心中的李苦禅——门徒篇(南城三义——张如意)

我心中的李苦禅——门徒篇(南城三义——张如意)

张如意先生造像

(1945—2011)

如意叔叔是我祖父李公苦禅先生的入室弟子,是我记事以后最为熟悉和亲近的一位叔叔。

张如意叔叔、生存义叔叔、曹环义叔叔,在我祖父门下被称为“南城三义”——怹们三位都是住在南城一条胡同里的孩子,都喜爱国画艺术,又一起拜在我祖父门下,如义结金兰的兄弟,因而祖父称怹们为“南城三义”。

如意叔叔出身贫寒,自幼爱画,临摹各位大师的作品十分勤奋,尤其喜爱我祖父的作品。记得如意叔叔曾说过:“我家里穷,没钱买画册,那时候还是小孩儿,在看报栏看到报纸上发表苦老的画,我就偷偷拿小刀给切下来,赶紧夹在速写本里跑回家,回去临摹。”就是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中怹摸索着、学习着……记得小时候,怹经常带画来给爷爷看,爷爷每每也都给怹修改,写上鼓励的话,怹那时还是漂亮精神的小伙子。

如意叔叔是个很可爱的人,大大的眼睛,长长的睫毛,眼睛总是水汪汪的,像鹿的眼睛一样温柔善良。怹的神情总是那么憨厚,怹还很爱笑,永远都是那么厚道、老实、质朴的样貌。特别是年岁大了以后,怹的形象就更加可爱了,头发少了,怹的胡子长了。怹的胡子很有特点,两腮的胡子很长,下颌尖的胡子也长,络腮胡子连在一起,很像个狮子猫的脸型,所以我那时老说如意叔叔像大猫,如意叔叔听了总是很高兴地笑笑。如今想到斯人已逝,小磬唯有泪流满面……那么可爱的如意叔叔就这样走了……可怹的体温与那温和的笑容宛若还在世间……

如意叔叔是极为厚道、坚定的人,“文革”时我爷爷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如意叔叔说:“我那时候就是不信报纸上登的那些胡说八道的东西,我认定了李苦禅是好人,我就不反对他!”“文革”中的一天,在王府井爷爷遇到了如意叔叔,拍了怹肩膀一下,如意叔叔回头见到老师,还是那么恭敬,那么亲,我爷爷回家后感慨良多,都是自己教出来的学生,有的就是那么爱老师,有的则打断了老师的一条腿……那时候,如意叔叔不仅不伤害我爷爷,而且在我奶奶、父亲被下放劳动、大伯大姑迫离北京、年幼的姑姑们上山下乡的时候,怹还到我爷爷孤身居住的地方去照顾老师的生活,在那样的岁月,敢这样做的人是极少的,幸而我爷爷的门下有这样义胆忠肝的弟子!

如意叔叔是经常来家里的,每次来看我奶奶、我爸爸都会带几样怹们喜爱的食品,因为怹家在鼓楼附近,距离三元乳品的店很近,所以中式奶酪、奶饼、酪干是如意叔叔常常带来的吃食。其实,这些小食并不难买到,但是怹每次都要带来,我知道如意叔叔不善言辞,这些小东西就是怹的一份心。我想我以后可能很久都不会再吃这些东西了,因为看到它们就会想起我可爱的如意叔叔怹那温暖的眼神,想起不能再见怹的难过之情。

我心中的李苦禅——门徒篇(南城三义——张如意)

我心中的李苦禅——门徒篇(南城三义——张如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