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境超然 笔墨高妙——李苦禅《苍鹰不搏即鸳鸯》欣赏

王振友\文

二十世纪的中国画坛,

李苦禅大师的鹰,与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黄胄的驴被誉为“四大国画范本”,具有极高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尤其是晚年后,将老鹰的嘴与眼睛都加以夸张处理,方嘴方眼的老鹰非但不觉得突兀,反倒令其生气远出,英气逼人。著名剧作家曹禺说李苦禅大师的鹰,“水墨淋漓,气象万千”。

李苦禅的一生中,他笔下的鹰是不断变化和升华的,可总结为三个时期。早年之鹰,他近师老师齐白石,远师明代的林良、吕纪,笔墨清劲而繁复。中期之鹰个人气质渐融于笔墨,雄强而多变化。晚年之鹰,可谓人画俱老雄浑质朴,纯以书法用笔挥洒而成,其用笔用墨极尽特性,玄妙、绚烂,可谓化境。笔下之鹰,更是融睥睨天下的自信于宁静淡然的气度中。

心境超然 笔墨高妙——李苦禅《苍鹰不搏即鸳鸯》欣赏

李苦禅(1899年1月11日-1983年6月11日)

李苦禅(1899年1月11日-1983年6月11日)原名李英杰、李英,字超三、励公,山东省高唐县人,中国画家。1923年拜齐白石为师,深得其艺术精髓。擅画花鸟和鹰,他的艺术继承了中国画的传统,吸取石涛、八大山人、扬州画派、吴昌硕、齐白石等人的技法,形成了自己的审美观点和表现手法,创造出许多艺术形象。他的作品有一定写实的成分,但不是对自然物象客观的描摹,是高度凝练的创造。随意中蕴含着朴拙之气,自然含蓄中蕴含阳刚之气。在花鸟大写意绘画方面贡献巨大。不仅风格鲜明,更树立了大写意花鸟画的新风范。与潘天寿并称“南潘北李”。

心境超然 笔墨高妙——李苦禅《苍鹰不搏即鸳鸯》欣赏

李苦禅 苍鹰不搏即鸳鸯

此幅《苍鹰不搏即鸳鸯》是其晚年佳作。构图饱满,一白一黑两只鹰气宇轩昂地雄踞于山岩之上,水墨大写意表现了笔墨之精妙,更将雄鹰的勇猛矫健,展现得淋漓尽致。寥寥数笔即交代出了鹰的雄强气质。眼眶画成方形,然后用浓墨点睛,立刻这两只鹰,虽姿态有别,但都双目如电,气场强大。岩石用篆籀笔法勾出轮廓,用浓淡相间的大混点表现岩石的坚硬质感,部分地方略作皴擦。画幅右下方的松枝施以淡赭色,松针画好后又用淡花青略作罩染,这种极简的处理方法,是其晚年典型风格。画名更是直抒胸臆“苍鹰不搏即鸳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心境跃然纸上。这样的佳作,谁能想象得到这是大师生命最后一年的作品呢?真是令人感佩万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