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認爲學區房會成爲最危險的資產,這是爲什麼?

奇葩史說


說學區房是最危險的資產,這個得分地區來看。

先來看看什麼是學區房。學區房一般是指房產所在地對口學區內重點小學初中,按照目前“就近入學”的原則,房產所有人子女可直接報名入學對口的重點小學初中,這樣的房產被稱為“學區房”。

學區房的出現,是人們對子女教育越來越重視的背景下出現的,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夠上最好的學校,接受最好的教育。由於我國實行的是“就近入學”的原則,學校只招收所在地周圍劃定學區內的學生,許多父母為此購買重點學校學區內的房產,以獲取入學資格。於是重點學校學區內的房產便被人們冠以“學區房”的稱謂。

由於“學區房”的附加功能,導致學區房比周邊房產的價格往往高出一倍多。如果“就近入學”的原則維持不變,“學區房”是當然的優質資產,價格雖高,但是能入最好的學校,將來出售也同樣能賣出高價。

但問題和危險恰恰出現在“就近入學”這個原則上。

考慮到“學區房”引發的一系列社會問題,教育部也在考慮實施“多校劃片,電腦派位”的方案,並且在部分城市已經在試點。這個方案的核心就是擴大學區範圍,同一個學區內有重點學校也有非重點學校,學區內的房產所有者子女進入哪所學校就讀由電腦隨機派位。也就是說,就算購買的是重點小學初中隔壁的房產,也不一定能夠進入重點小學初中。這樣做的好處在於,有利於教育資源的公平分配,避免重點小學初中成為富人的專屬學校,同時也有利於給“學區房”降溫。

從目前趨勢來看,“多校劃片”將是一個大趨勢。

如果這個方案試點效果良好,勢必會進行推廣。這樣,那些花高價購買“學區房”的業主將面臨資產嚴重縮水的尷尬局面。

但是,在一線城市和新一線城市,由於人口是持續流入的,供求關係決定了房價從長期來看還是會漲,即使高價購買了“學區房”,由於政策變化,房產暫時縮水,只要不是著急出售,長期持有的話,周邊房價會逐漸上漲到當時購買“學區房”時的價格。這種情況下,“學區房”也不能說是最危險的資產。

對於二三線城市來說,由於總體上人口在很長一段時期內是流出的,房產的供應也比較充足,庫存較多,房價在將來大概率是不再上漲甚至是下跌的。高價購買的“學區房”在面對政策變化後,房產價值將大幅縮水,這種情況下,“學區房”就成為了真正的最危險的資產。

所以,對於一線城市和新一線城市,以及省會成的業主來說,“學區房”不會成為最危險的資產,為了孩子的教育,只要經濟許可,放心的購買吧。但對於二三線城市的業主,可就要慎重考慮了。


雜七在八


隨著人們的錢包越來越鼓,房地產也開始變得越來越火爆。同時在人們對於孩子教育越來越重視的今天,學區房就成為那些望子成龍的家長的投資對象。給孩子一個好的學校,一個好的學習環境對於孩子今後的升學和發展有著指導性的影響。



不過,對於學區房而言由於其價值直接與學校掛鉤,所以也是一種最危險的房產!

那麼對於學區房的危險到底是來自何方的呢?

對於學區房存在的危險我們可以從兩個角度來分析:

第一、學區房於學校掛鉤

毫無疑問,房產的價值主要是附加值的體現,地段、學區、交通、環境、服務這些都是可以提高房屋價值的決定性因素。因此,對於學區房而言一個好的學校就是房屋增值的根本原因/

不過我們也可以發現,對於學校而言一般都是50年的教育地產,如果不是規劃發展的需要是不會搬遷的。就算搬遷也要在原地附近重建的。所以說,學校在一個片區的穩定性是有保障的。

但是天有不測風雲,如果該學校由於規劃原因要調整或者搬遷的話那就慘了。房屋增值的根本因素被打破,學區房的噱頭也就沒有了降價就是自然的了。

還有一個情況就是學區房單位劃分有浮動性,如果將學區房浮動出學區房的片區那也會讓學區房的價值大減。

所以說,學區房於學校相掛鉤的因素使得學區房本身就存在隱患。

第二、學區房於戶口掛鉤

這個問題的表現主要是由於現在局部地區出臺的“租購同權”導致的。

由於以前的學區房認定是必須要有房子和戶籍才可以上學。但是現在“租購同權”的背景之下只要租房子就可以落戶,只要租房子就可以享受就近入學。所以說,這項政策也使得購買學區房的人減少。從而導致學區房有價無市。

不過,“租購同權”的出臺也可以促進學區房周邊的租金上漲。但是對於房產的價值來說就沒有太大的幫助了。


所以說,在學區房的價值全靠學校和戶籍政策保證的情況下,一旦發生變故學區房的價值就會一落千丈。


房產老J


首席投資官評論員門寧:

學區房一直是中國最堅挺的資產,沒有之一。北京的學區房,一次次用高成交價衝擊著人們的眼球。

2016年時,北京市西城區大耳衚衕29號院一條寬1.5米長約7米的過道,僅供院內其他住戶進出,不能住人,但在某購房網站上標價150萬。一條過道為什麼能賣到單價15萬?原因是這條“學區過道”對口的是北京市第一實驗小學。

2016年2月份,中國最大房產中介—鏈家的網站上刊登出一則房屋出售信息:位於北京市西城區文華衚衕一間二手房,屬於北京實驗二小的本部學區房,且臨近地鐵站。該房報價380萬元,面積只有6平方米,單價為612904元/平米。

另外一個就是今年四月發生的,北京市西城區地下室賣出1050萬元,買主竟稱非常划算。

不得不說,貧困真是限制我了的想象力。買主一般認為,自己現在買完學區房,孩子將來可以上重點小學,等畢業以後再把房子賣掉,不僅不會虧錢,往往還會賺一筆,何樂而不為呢?

但是買學區房真的沒有風險嗎?恐怕不是的。

1、學區房最大的風險就是學區調整,因為學區房最大的價值在於房子上附帶了教育資源,一旦學區調整意味著教育資源不再存在,那麼學區房變為普通商品房,價格自然會下降。

2、學區房的第二個風險是教育資源的調整,即使學區不變,如果教育資源被更多向其他小學傾斜,那麼意味著削弱了學區中附帶教育資源的價值, 學區房的價格同樣會下降。

3、房地產價格本身具有波動性,如果房價出現下跌,學區房的價格同樣也會下跌。

但是教育存在馬太效應,優質的學校會吸納更多的資源,教學實力會越來越強,優質小學的門票價格只會越來越高。另外現在的租房入學等制度,依然是把教育資源與房子捆綁,並沒有改變現狀。

並且目前我們的貨幣和財政政策轉為寬鬆,房價繼續下跌基本沒有可能了。

所以我不認為學區房的風險會被觸發,學區房仍然會是一項最堅挺的資產。


首席投資官


誰說學區房會成為最危險的資產的?那你說什麼才是最安全的資產?

作為不動產,個人認為學區房是非常安全的投資,尤其是在一線和大中城市。

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及城鎮化發展,大城市還是承載著主要的人口壓力,孩子教育是關係到每個家庭的現實問題。

對子女教育的關注,必然產生對學校的選擇。雖然國家在倡導教育均等化,但優質教育、重點學校在短時間之內很難改變,或者說,利益階層也不會徹底改變現有的教育結構。

學區房是被地產綁架的特殊商品,學區房衍生了系列社會問題。但同就近入學這一簡單考量教育均等化的標準來講,學區房的功能還是無法替代的。

縱觀世界各地,學區房也普遍存在於各個國家,學區房價格高於同等地段,也是正常現象。在中國,要想取消學區房,另外設置一套入學標準,是不太可能的。

當然,某些學區房確實存在一些投資風險。比如,重新劃分學區、教師資源調整等。這就應了一句話: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如果是剛需,學區房還是早買早受益;如果是投資,那就響應國家號召,相信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如果有閒置學區房,現在出手也不失為好的時機。

反正,我是剛買了一套學區房。


入青0601


個人觀點:學區房未必是最危險的資產,但是風險的確很大。

有一位國內的朋友懷孕後,她在朋友圈裡告訴大家,已經買好了昂貴的學區房,是幼兒園、小學、初中三學區,準備給未來的寶寶鋪好成長的道路。

大家在祝福的同時也為她有些擔憂,其實,投資學區房的風險非常大。

1、 有關學區規劃的政策會調整。

根據戶籍和房產所在地進行劃片招生,就近入學本來是科學合理的措施,可是因為學校之間有著顯著差異,導致名校的學區受追捧,薄弱校的學區被嫌棄,孩子所受到的教育差距很大,才有了學區房身價暴漲的現象。

國家公辦教育的發展方向是教育資源均衡化,改革基礎教育上的各種不公平現象。就拿學區的劃分來說,很多地方是每年都有微調,有的地方進行了強弱校混合,多校區劃片,租售同權,這種變化雖然不大,但卻是發展的方向。

2、 國家加大對薄弱學校的投入,縮小校際之間的差異。

為了促進教育資源的平衡,國家採取很多方式加大對薄弱學校的投入以平衡各校間的師資力量與教學水平;有的地方採取了集團化辦學,名校合併弱校等方式,逐步降低學校之間的教學水平差,也就是是說,今天你花高價買名校的學區房,等到孩子上學時,名校可能名變成普通學校。

3、學區房現象是不合理的存在。

在美國也有學區房,各學校的教育投入取決於當地居民交納地產稅的數額,有“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的味道,經費很透明,所以沒有什麼爭議。

但是,中國的教育是由政府出資,是全體市民的共同投入,不應該出現各地區之間不平等的現象。近些年,人們從很多地方已經看到了教育水平平衡發展的趨勢。

“學區房”是房產開發商設下的誘餌,學區熱的降溫勢在必行,從長期來看,一旦學區房的優勢不再,房子的價格將會大幅回落,因此,投資學區房是有很大風險的。


遠方老師在美國


題主說的這個問題應該辯證地看待。

1、當前的高房價,從長遠來看都有下跌的風險。

對於中國當前的房價,對於許多的成年人來說,其實心中都有一個判斷,前段時間中國社科院發佈的《中國住房發展報告(2017-2018)》顯示,截止2016年底中國居民住房抵押率升至50%,已接近美國2007年美國次貸危機爆發前的水平。也有媒體指出,目前我們的房貸收入比增長非常快,中國在2015年底的居民房貸收入比已經高達0.46,已經超過日本的泡沫時期的水平,而且目前仍在飛速上升,如果房貸增速維持在25%到30%的增速,我們預計到2020年,中國的房貸收入比會達到美國次貸危機時期的水平。同樣,我們也可以看到,為了防止房地產風險,國家在控制房價上已經採取了許多的措施,雖然有些地方暫時還沒有看到效果,但也有許多的城市已經出現房價的下跌,那麼這種大的形勢下,處於高位的房價,作為一種商品的房屋,從長遠來看,自然有下跌的風險。

2、學區房因為特殊性,就算是在同一個市區,其均價也是遠高於普通的住房。

因為中國人口多、地域廣、學校資源不均衡的問題長期存在,為了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因此具有好的學校的入學條件的房屋,便成為了較普遍住宅更受歡迎的類型。學區房是被地產綁架的特殊商品,學區房衍生了系列社會問題。因為需求者眾,而可提供的資源有限,受此影響,房價便高於普通住宅許多也仍是供不應求。雖然許多的家長並不願意多掏錢來購面積、質量並不如同市區其他小區的房屋,但同就近入學這一簡單考量教育均等化的標準來講,學區房的功能還是無法替代的,只能逼著自己去想辦法買學區房。

3、市場經濟條件下,貴總有貴的理由。

對於許多人來說,總有一個自己的判斷標準,便是從眾心理,如果一個東西,購買的人多了,至少證明許多人看好這個事,那麼雖然自己可能並不瞭解這個東西有什麼好處,但大家都買了,那我如果有條件,當然也要買,因為大家都買了嘛。所以不管是當時自行車,後來的大哥大(手機),再到後來的小汽車,再到更大件的房屋,總是在有心人的推動之下,形成了一波又一波的以購買為榮、以擁有為榮的熱潮,在這一波波熱潮中,房屋雖然貴,雖然需要幾代人共同努力才能付得起首付,需要拼上未來幾十年的貸款才能買下來,但仍然不得不買,因為對於普通群眾來說,從不同的渠道、不同的關係所瞭解到的信息,都是催促自己買房了,並且自己所看到的,近二十年來買房子都賺錢了,房子都漲價了,那麼為什麼不買?但任何的商品,在如此一直高漲不跌的情況下,總有價格漲到頭的時候,至於什麼時候房價不漲了,甚至下跌了,許多的人並沒有自己的判斷,也就不會去考慮了。

4、保持對房地產的準確預判,妥善處理為宜。

從題主所說的情況看,也許是擁有學區房資產,或者想購買學區房資產,因為每個人的情況不同,對於同一個問題的看待也不同。就像買股票一樣,如果你擁有這個股票,那麼不管大盤如何、當前的信息如何,你的內心總是會希望這個股票就是不一樣,就是可以大漲的;如果你手中沒有這個股票,想要買進這個股票,那麼你就會希望有什麼利空的消息,讓這個股票可以跌一跌,更便宜些,這樣自己就可以買得更多,到時候漲起來就賺得更多。但股價的漲跌不會受到散戶的影響,或者說散戶對股價的影響有限,散戶要想賺錢,只能跟著“莊家”來操作,或者說看懂“莊家”的操作才能避免損失、贏取利潤。因為目前的房地產市場,實行的是各城自主制定政策,雖然國家已經明確房住不炒,但實際執行過程中,受各種利益集團的影響,房價的走勢目前還不明朗,所以有興趣的網友可以自行了解,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做出自己的判斷,然後針對性的採取措施。


企業文化從心開始


回答這個問題,就用我自己身邊的例子來說明吧。

實例

我身處南方二線城市,近年來房價穩定在1.6-3萬之間。普通房價在1.6萬,學校好的學區房在2萬左右,如果是雙學區房一般在2.4-2.6萬。

我是09年上的大學,當時我們這邊市一中算是數一數二的初中高中部。但是當我13年大學畢業回來才知道,市一中已經是中流的學校,而當年最差的中學則一躍成為首席初中高中部。

自然而然,當年最差的中學附近學區房水漲船高。

解釋

從上面的實例我們完全可以看到,僅僅4年不到,一流的學校變成了中流水平,而墊底的學校反而成為了頂尖水平。

而下一個4年?8年?12年呢?誰知道哪個學校會一飛沖天呢。況且每個地區的師資力量完全是未知數。每年都會進行學校間的抽調,用以平衡各學校之間的師資力量,教學水平。而社會越往後發展,學校之間的教學水平差將會縮短,長期來看,學區房的優勢不再,價格回落。

總結

學區房投資之所以危險就是因為完全是一時的,並不是長遠之計。如果為了近期子女上學那是沒辦法,如果單純是投資,那麼需要時刻關注學校師資力量動態。


宏洋智慧


有一種優勢叫“我家離學校很近”,有一種無奈叫“絕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有一種硬通貨叫“學區房”。

學區房可謂寸土寸金,一間如同鴿子籠一般大小的房子就好幾十萬,哪怕是上百萬也不稀奇。房價高到爆,學區房就是其中的一根“導火索”。

近水樓臺先得月,只要和重點小學、中學沾邊的房子,其價格都可能水漲船高。儘管學區房如此昂貴,但卻一直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

從某種意義上說,學區房就是一種另類的“綠色通道”,它的價值在於換來一個讓孩子擠進名校的名額,除此之外,其他的價值都可以忽略不計。

故此,花上百萬去買學區房,買來孩子一個上名校的名額後,隨後哪怕五十萬甩賣出去,也是一筆穩賺不陪的買賣。

那麼問題來了:買學區房是不是一直穩賺不陪呢?非也!學區房也有可能成為最危險的資產,原因如下:

首先,每一套學區房差不多都要綁定買主六年時間。很多名校規定:只有住上六年的“土著”,孩子才有可能享受進名校的資格。很多時候,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誰都無法預料,而學區房卻要鎖定買主長達六年時間,這其中的變數,想想都讓人不寒而慄:萬一自己用大半輩子買了學區房,而原來的這所名校如果遷走了或者換牌了,那該怎麼辦?

有人說,這種想法無異於杞人憂天。但是,我要說,這絕對不是杞人憂天,其他地區我不太清楚,但在我們地區,一些實驗小學、實驗中學遷址、換牌子的事情似乎並沒有少幹過。學區房無法移位,但學區每年都在調整,如果重點校變成了普通校,買了學區房的家長除了嚎啕大哭,還能怎麼樣?

其次,近年來,教育均衡化的動作越來越大:好的老師動態交流,名校優勢正逐年削減。一旦多校區劃片、強弱校取長補短的規定落到實處,比較弱勢的小學與強悍的中學實現無縫對接,學區房的惡夢必將接踵而來。

第三,炒學區房畢竟是一種畸形、病態的產物,當這種病態被重視,被“對症下藥”的時候,學區房的優勢將可能蕩然無存。

當然,在正常情況下,學區房仍然不會過時,優質的教育資源依然是普羅大眾無福消受的奢侈品。

只要學區不遷不換不移,學區房的價格依然會如中老年人的血壓那般居高不下,你說呢?


微雨潤苗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40, "file_sign": "e89738c0dcdcef3b743667f4d1606dd5\

嘴炮說事


我廈門一個本地朋友黃,家境其實很一般。最近把因為早些年拆遷補償安置購買的三房賣了,去買了新華路一套破舊的兩房,七十多平方,八百萬!他相對比較新的居住環境不錯的三房賣的錢還不夠,加上部分銀行貸款按揭才搞定這套破舊的兩房。

可憐天下父母心,黃只有一個女兒,快小學入學,買了這套房子才有資格就讀他喜歡的重點小學。昂貴的學區房,我覺得黃傾其所有置換的學區房,成為他很危險的資產。


第一,何為學區房。

通俗的說,學區房是最近幾年房地產市場的衍生品。因為城市教育資源分配不公,造成一些重點中小學按照片區招生,電腦排位,就近入學。這些靠近重點學校的房子便成為學區房,買了房子就可以享受優質教育,導致此類房產價格爆漲。媒體報道,前段時間北京二環內文昌衚衕一套破舊的學區房居然賣出每平方四十多萬的天價!這種所謂的學區房,折射出教育發展過程中的資源分配不均衡的弊端。


第二,買的學區房,因為政策和教育改革,未來價格暴跌的風險很大。

其實改革已經開始了,隨著城市化建設的發展,很多城市副中心也建立,逐步完善起來。比如廈門,島外的發展日新月異,機場規劃島外翔安,多條地鐵讓島內外無縫鏈接,差異縮小,各種醫療和教育資源也配置更合理,島外的醫院學校等都加大了資金和技術的投入。

很多城市開始試點租售同權,包括教育入學。我估計不用幾年,這種模式會推廣開來。還有片區多校招生,社會的發展和進步,終究會打破教育的壟斷,學區房享受優質教育的特權會逐漸降低。


高價購買的學區房,未來會因此暴跌,所以說學區房是最危險的資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