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市场的未来前景

1975年作 漓江新篁 布面油画

书画市场的未来前景


吴冠中的漓江题材创作最早可追溯至1972年。当时,画家正在河北李村参加劳动改造,经过多年的绘画禁令后终于又被允许作画,这对于吴冠中而言无疑是倍感欣慰。同年他与妻子赴贵阳探望病中的岳母,在途经桂林时作了短暂停留。在桂林,吴冠中利用宝贵的游历时间创作了一批写生作品,从而开启了其艺术生涯中长达二十余载的“漓江系列”。桂林绮丽多情的山山水水给吴冠中留下了无比难忘的深刻印象,画家从这些千姿百态的真实风景中抽取出最为中意的形式构成,逐渐形成了诸多标志性的画面主题与构图方式,而其中“漓江新篁”可谓是画家至爱主题之一。

书画市场的未来前景


2018年春拍在相对冷静的市场环境中,超越2013秋季,悄然制造了现当代艺术板块的成交 高点。然而在历经了2008年金融危机的十年调整后,如今的市场却已展现出与以往截然不同的本质。回归健康的中国现当代艺术市场,会在何时迎来它的下一个“牛市”?

书画市场的未来前景


在成交件数相差无几的前提下,这一成交额同比2017年春季,上涨了58%,涨幅惊人。而放在更长的时间维度来看,36.8亿元的成交总额也小幅超越2013年秋季、2011春等历史高点,成为该项统计的历史最高值,并预示了市场结构的深层次变化。出手交流16675150315

书画市场的未来前景


书画市场的未来前景


书画市场的未来前景


书画市场的未来前景


画中的粉红裸女仰躺在乳白色的碎花毯上,常玉1930年代多运用白描花草图纹装饰于背景或桌面,晚期则以中国传统的吉祥纹样为主,此处画面的碎花毯不仅是艺术家惯用构图中的典型元素,更是目前仅见于其作品中唯一的彩色花草,常玉运用了粉红色、黄色与绿色勾勒花草,呈现了丰富的植物意象。花卉与植物象征普遍地存在于中国文化的各个面向,从两千多年前的《诗经》与《离骚》开始,「香草」意象往往是人格情操的化身,植物演变成了一种文化符号,作为传递文人情感与品格的重要象征。《碎花毯上的粉红裸女》体现了「万物一体」的观念与「体物写志」的抒情精神,具体的外在事物除了作为艺术家的感兴点外,还隐含着与之连通的一个具有生命感的整体世界,碎花毯上所铺陈的花草图纹外显为自然的象征,裸女怡然自得地徜徉在碎花毯中,呈现一种简单愉悦的宁静状态,人与自然的结合影射了「天人合一」的道家思想,成为外在世界对主体的感应和主体对世界的感发,画面因而跳脱了纯然景致的描写,升华为物我相亲、悠然自得的完满境界。

书画市场的未来前景


书画市场的未来前景


书画市场的未来前景


不同的艺术家或者同一个艺术家不同水准的作品已经大幅度拉开价差(开始类似古代或者近现代的市场),艺术投资者开始入市(基金或者类似金融产品)大量买进水准和价格都略逊一筹的作品。他们跟寡头买进的高价作品一起构成了牛市到来之前的景观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