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志杰:如果美指站到100以上 人民币破7是大概率事件

丁志杰:如果美指站到100以上 人民币破7是大概率事件

北京时间9月27日,美国很可能会再次加息。市场对人民币的预期究竟如何?守住7的心理关口是否真的那么重要?弃汇率真的能保外储吗?《新浪会客厅》特邀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丁志杰老师为您独家解读!

丁志杰:如果美指站到100以上 人民币破7是大概率事件

主持人:今年以来随着美联储加速了加息的步伐,人民币也是呈现贬值的趋势,年初是从6.3一直到了6.9,甚至现在也是要破7的趋势,丁老师,市场对人民币的预期究竟如何?是否是一个比较悲观的状态?守住7的心理关口是否真的那么重要?

丁志杰:我们在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都认为美元可能今年会走弱,为什么?随着美联储加息的过程中,大多数加息周期里美元不是走强的,是走弱的,特别是04年6月份到06年6月份这两年,美联储加了17次息,利率由1%加到5.25%,但是美元指数最后跌破了80。一季度美元的走势来看,符合这一特征。我们看到美元指数由95左右回到了88这样的水平。

到了3月份以后,美元指数开始反弹,又重新回到95。

大家怎么来判断?它为什么会上到95,我认为跟美国在全球挑起贸易摩擦是有关系的。为什么讲贸易摩擦这个政策会改变外汇市场美元的预期呢?过去美联储加息,说明货币还是偏松的。第二,经济肯定是向好才加。包括它可能资本市场股市是上涨的,它才会加,如果都往下,它肯定不会加。在这样一个过程中,经济向好,美国是一个消费需求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它的需求一增长,进口会增加。所以,一般会看到美国经济向好的时候,它的贸易收支的利差会扩大,对美元汇率就构成贬值的压力。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对于其它国家来说可以挣到更多的美元,所以就不存在美元短缺的问题,这是正常的。

3月份为什么美国在全球挑起贸易摩擦,会改变美元加息周期里美元的择时呢?美国如果说跟其它国家通过贸易摩擦的方法,通过这种博弈来控制它未来贸易的收支恶化的状况,甚至可能改善,那加息周期,美元走弱重要的因素就消失了。经济好,美元就应该升,大家会看到美元重新站上95。或者美元走上95是整个美元市场最难熬的时候,美元站到95上方就是强美元。95左右,大家到底是上还是下?这个时候整个市场是非常焦虑的,这两年回到94,我估计庆明看美元的时候都感觉轻松一些。美元一旦接近95左右,大家觉得很焦虑,确实对整个市场构成很大的压力。

人民币汇率,我们确实看到6月份以来,我们经历了过去汇率历史上最快速的一轮贬值,4月份的6.25,到现在曾经到6.9,最大的贬值幅度其实接近10左右,这是过去没有过的。但这也反映了我们现在能够说让汇率能够灵活地反映各个方面的因素,这样的话就避免人民币积累贬值压力,最后导致最后守不住,造成一泻千里的情况出现。

从这样一个角度来说,人民币破7,我个人认为如果美国真的站回95甚至再回到100,因为100在14年以来出现过两次了,就是美元指数上涨到100以上。那时我们的汇率大概是在6.5左右。但是

这一轮如果再次站到100以上,人民币破7我认为是大概率事件。但是大家不必恐慌,因为其实真正的贬值幅度很小,尽管说整数关键的心理价位,其实目前看应该没有大的问题。人民币汇率未来还是取决于中国经济自身能不能保持一个稳中向好、稳中可持续发展的状态,短期来看可能中美贸易摩擦,特别是中国怎么应对,可能是一个很关键的因素。

主持人:现在有一个呼声特别高,弃汇率保外储,弃汇率真的能保外储吗?

丁志杰:外储是另外一个概念,外储不是什么好东西,因为什么?因为我们的外储很大的一部分是负债形成的,外国投资者把美元拿到中国来投资,获得高的收益,我们再把美元变成,过去在量化宽松期间没有办法,大量流入以后,如果央行不买美元,人民币就会急剧过度升值。为了避免这种过度升值,央行不得不买入美元,最后变成美债。

要从这样一个角度看,我们的外汇储备的收益率是很高的,这个高是相对和其它国家来比,和同类国家,和其它国家外汇储备的经营收益相比,我们是高的,我们官方也一直是这个说法。但是我们要知道

我们外储的收益,形成它的负债,外国投资者在中国的收益相比,我们是偏低的,而且低很多,这样得不偿失。相当于比如你投资的收益还不错,6%,但是你是借高利贷,10%以上借的,这样实际上你是得不偿失的。在这样一个情况下,我一直一个观点,我们要把外储里边的这些水分挤出去,你借了高利贷去投资,投资收益不错,但是和高利贷成本相比还是很高的,那为什么还要拿着这些高利贷的钱?你有钱的时候应该尽快把它还上。

这受制于大家一些观念的约束,比如说大家讲外汇储备是国家的财富,其实这个说法是错误的。外汇储备只是一项资产,净资产是你自己的钱,如果你的资产对应的是负债的话,它不是你的钱,可能是你借来的钱,而且你的外汇储备,保持流动性,防止国际收支危机和保持汇率稳定,相当于我们兜里面日常预防性的资金,而且成本很高,多了的话得不偿失的。

我曾经说过中国政府可以宣布我们有意向减持外储,宣布一个外汇储备减持计划,我们有这么一个计划,减不减,什么时候减,我们应该根据国内外的情况确定,这样反而对整个外汇市场的稳定起积极作用。我们减少外储,我们有合理性。如果你要说保外储,比如央行持有的3万多亿美元不能减少,大家知道市场就会产生恐慌。假设你们需要美元,那我需要的美元哪儿来呢?反而会刺激大家对美元的需求。如果一放,大家想那么多美元债,大家都不急了、不恐慌,还是有意义的。

过去我们讲如果市场上粮食欠收的时候,我们应该把储备粮拿出来平抑它,这实际上是有意义的,但要防止可能以转移资产为目的的行为。

外储的结构面临一定的调整,经常项目的顺差在缩小,服务贸易项的逆差越来越大,我们现在的外储规模基本上是保持平衡,很大原因是外资的流入。在美联储加息的背景下,会不会其它新兴市场国家面临着大量外资外撤的风险?

最近我们看到这两年中国外商直接投资FDR这一块基本上保持相对稳定,停止了过去快速增长的势头。但是有一块,通过金融开放,特别是资本市场,应该成为过去两年吸引外资流入的新的增量出现。大家可能看到,中国的国际收支里面,我们的经常账户还是顺差,但是我们的贸易有很大的顺差,一年4000多亿,但是我们服务贸易这一块每年2000亿的利差,我们的错误和遗漏,过去各种没有统计上来的资本流出大概2000亿,过去三年多是这样。

还有一块是我们投资收益一直是负的,我们是净债权国,我们现在净资产1.5万亿,但是如果把它看成是一个公司,它年年亏损。为什么呢?它负债的成本要比资产高得多,一年下来平均也在1500亿左右,如果把表外的算上,因为国际收支统计有一个原则只统计当期的流量,不统计过去存量调整,大概1500亿。

从这样一个角度来看,对我们来说确实国际收支面临着一定的压力,服务贸易2000亿逆差,错误和遗漏2000亿逆差,起码过去三年是这样。还有投资收益项下的利差1500亿左右,每年5500亿。如果我们想保持基本平衡,经常账户如果能够满足这些外汇需求,需要货物有5000多亿的顺差。

如果货物贸易达不到这个顺差,就需要通过资本账户的顺差、资本的流入补充,我们一定要仔细认真地分析,中美贸易到底对我们国际收支的结构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如果说真的让中国的货物的顺差迅速地下降,如果靠资本市场短期来开放,通过负债的形式形成美元的供给达到平衡是可以的,但是长期不能,长期意味着你一直靠借钱过日子,借钱过日子我们会想到你好的时候大家借给你,你一旦不好或者意味着你的经济中出现一些不确定性、信心不足的时候,这些外资可能跑得很快,而且它是可以用脚投票的。资本管制,境内投资者用脚投票的难度大,它是自由地进行用脚投票。

所以,我们一定要把短期和长期进行很好的平衡,这样避免我们国际收支出现较大的风险。国际收支如果出现大的风险,肯定就会传导到汇率上。如果传导到汇率上,过去货币危机、国际收支危机,如果国内的风险还比较大,它最后可能会成为一个综合性的危机。成为综合性的危机,问题就麻烦了,就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为什么那么大,现在这些国家的货币都还没回到20年前。这一轮55个国家发生货币危机,但是好像冲击没有那么大,原因在于它现在还仅仅是货币危机层面,还没有和其它的比如国际收支危机和国内的金融危机、经济危机共振。

所以,我们还是要注意这个风险。我们把风险估计得严重一些,把问题估计得难一些,有好处,没有坏处,这也不是唱空或者是我们对中国经济没信心,我们为未来出现最坏的情况做好打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