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上学不到的历史冷知识:明朝第一谋士落到如此田地,让人遐想

咱们书接上回,接着带大家刨刨根,今天要刨的是谁呢?今天要刨的就是明朝第一谋士刘基,刘伯温。这位帮朱元璋夺取天下,有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这样盛誉的一位人,是如何变得不受待见,并最终死的不明不白的呢,这中间又有什么个中缘由,下面请听小编一一道来。

刘基,字伯温,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元末明初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刘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

书上学不到的历史冷知识:明朝第一谋士落到如此田地,让人遐想

明朝开国后,刘伯温只得了个次一等的伯爵封号,并且俸禄还是众伯爵之中最低的。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刘伯温最终命丧黄泉,竟与朱元璋有着千丝万缕的瓜葛。刘伯温那身料事如神的本事,使他在战场上叱咤风云,但在助他立下汗马功劳的同时,也将他推向了生命的终结。

朱元璋是个很重乡土观念的人,而刘伯温却是个外乡人,这在情分上已经有失亲密。何况刘伯温料事如神,对事情的判断往往比朱元璋准确。从龙湾之战到救援安丰,朱元璋能想到的,刘伯温也想到了,而朱元璋想不到的,刘伯温还是想到了。朱元璋本就嫉贤妒能,又岂有如此宽广胸襟,把比他强的人长期留在身边?加之刘伯温的那些计 策并非安民之计,而是权谋之策,在政治斗争中更有作用。这更令朱元璋心存猜忌,不仅要防患于未然,更要除之而后快。

书上学不到的历史冷知识:明朝第一谋士落到如此田地,让人遐想

刘伯温最致命的失误,验证了 “祸从口出”的箴言。朱元璋曾就谁更适合出任丞相 一职的问题找刘伯温谈话,言语之中暗藏试探玄机。刘伯温并非等闲之辈,但最终难免“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当朱元璋故作意味深长地说出只有刘伯温能担此大任的时候,刘伯温说道:“臣疾恶太甚,又不耐繁剧,为之且辜上恩。天下何患无才,惟明主悉心求之。”此话究竟包含了怎样的深意,使得朱元璋自此之后彻底与刘伯温决裂,始终是个难解之谜。或许是朱元璋的偏见,或许是后人的误读,总之它被看成了刘伯温的催命符, 为其后来的突然病故埋下了伏笔。

至于刘伯温的死因,同样是个说不清道不明的谜。洪武八年( 1375年)正月,刘伯温生病在家,朱元璋派胡惟庸前往探视,还给他送了补药。刘伯温吃过补药,病情不见好转反而日益严重,不久之后病逝。刘伯温与胡惟庸当时早已是死对头,朱元璋眼看着 两虎相争而不动声色,尽显帝王权谋。虽然“下毒谋害刘伯温”也是后来胡惟庸的罪状之一,但以胡惟庸当时的权势和处境实难如此嚣张跋扈,这不得不让人猜想,他是受了朱元璋的默许,甚至这就是朱元瘅的本意一借他人之手,除心头大患。

书上学不到的历史冷知识:明朝第一谋士落到如此田地,让人遐想

咱们这期先讲到这,大家有什么独到的见解,可以给小编留言,一起探讨。咱们下期接着刨!

书上学不到的历史冷知识:明朝第一谋士落到如此田地,让人遐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