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文学批评:秉持开放的民族观是一种持守

点击上方“社会科学报”关注我们哦!

观点|文学批评:秉持开放的民族观是一种持守

视域

回首百年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发展史,“民族”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一以贯之坚守的立场、观点和标准。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根据自己所处各个历史时期的特定社会条件和具体革命建设任务,通过对经典马克思主义批评民族思想的“研究、批评与决定”(毛泽东),赋予了“民族”范畴与实践以历史的品格和内涵,在文艺问题上始终持守了一种灵活、开放的民族观念和立场。经过近百年的探索和践行,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所持守的这种“开放的民族主义”(胡亚敏)观念和立场,已经构成了中国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区别于经典、俄苏和西方等其他不同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重要理论特质。

原文 :《开放的民族观:文学批评的一种持守》

作者 | 长江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 胡俊飞

图片 |网络

文学批评民族观的重要特质

首先,百年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形成的开放民族观,并不是一个超然于历史的理论抽绎果实,“历史的观点”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考察民族问题始终坚持的一条红线。“同一名词因它出现的历史时代不同,它就有不同的内容”,不能“专从抽象的凝固了的意义上去推敲名词,而忘记了它的具体的时代内容”(艾思奇),对于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而言,“民族”正是这样的现象与范畴。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坚持唯物史观。中国马克思主义所处不同历史条件和承担的阶段性历史任务,具体地决定了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对于文艺民族问题的立场、理解和赋予它相应的内涵。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从来根据变化了的历史条件调整自己对民族问题的关注重心,反思和建构自己的民族立场与观点。

观点|文学批评:秉持开放的民族观是一种持守

其次,中国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认为,民族是一个由民族性与阶级性、民族性与世界性、民族化与现代化等一系列对立统一的关系相互交叉的复杂网络,是诸种属性统一的总体。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根据中国社会历史面对的民族解放、社会革命、国家建设等特定历史条件和任务的需要,提出并论证了民族与阶级、民族与世界、民族与现代等矛盾统一关系的命题,成功解决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在各个历史阶段在文艺民族性问题上面对的主要矛盾。唯物史观和辩证法视野下的“民族”是一个动态形成的过程和一系列关系构成的复杂网络。正如民族不是一个静止不变的存在,也从来不是一个独立自在的问题,它与包括阶级、世界、现代性、个人等因素相互勾结。在这个意义上,民族是一种关系结构,而不是某种可以具体指认的客观存在。

开放的民族观担负着重要使命

站在全球文化趋同化和各种非民族思潮此起彼伏的新历史条件下,中国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需要对包括“想象的共同体”、民族国家时代正在成为历史的过往等各种时下流行的民族观念保持反省立场。民族国家并不是如想象建构论者所认为的,能够被随意塑造,民族国家不是超越人的社会历史实践的,它是社会和文化双重历史过程形成的人类组织形态。民族是人的实践创造出的、不能随意摆脱并为其束缚的社会关系,它既不是如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批评家阿尔都塞所论的那样,是一种绝对脱离人的主观实践的社会结构,也不是如英国文化唯物主义理论家威廉斯、安德森等人所认为的,完全是一种人为凭空想象建构的文化织物。正如汤普逊对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所作的考察一样,民族是一种具体的历史现象,“并不像太阳那样在预定的时间升起,它出现在它自身的形成中”,同时出现在人们的思想觉悟意识里。

民族国家属于社会关系的范围,它主要是由生产关系所决定的,“人们在出生时就进入某种生产关系,或在以后被迫进入”。

观点|文学批评:秉持开放的民族观是一种持守

在资本主义全球化下,跨国资本、信息技术、网络虚拟空间、劳工移民、电子金融、全球生态环境治理、国际恐怖主义打击等一系列人类活动和问题,都涂抹着民族国家间的界限,挑战与更新着民族国家的既有功能。在这样的语境下,坚持民族立场和标准——哪怕是开放的——在今天仍需要极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智慧。愈是艰难,愈是彰显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坚守开放的民族观念、立场和标准的重要意义。探讨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开放的民族观担负着重要的使命,它需要致力于改变在人们头脑中逐渐根深蒂固的对于民族主义的情绪化、民粹化、简单化等旧印象,代替以理性化、历史化、开放化等新观念。虽然民族国家和民族主义在现在及今后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都还扮演重要的角色,但民族主义在目前客观上还确是一种“意义含混、且易于被负面力量引向歧途、十分危险”(

李泽厚)的思想意识和文化价值,因此对于它,我们不能情绪化地或一味否定或一概肯定地盲目从事,而是迫切需要在积极建构、深刻反思和大胆扬弃基础上的坚守。[本文系重庆社科规划博士项目“马克思文学批评的问题域及其话语形态研究”(2016BS123)与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规划项目“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研究”(16SKGH283)阶段成果]

文章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625期第5版,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相关文章

观点|文学批评:秉持开放的民族观是一种持守
观点|文学批评:秉持开放的民族观是一种持守观点|文学批评:秉持开放的民族观是一种持守

社会科学报

做优质的思想产品

官网

http://www.shekebao.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