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帅张学良一举改变了抗日格局,为什么却又被称为千古罪人

本来常凯申是想攘外必先安内,但是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的西安事变,让战局一下转折,变成了一致对外,但是如今舆论却把他称为千古罪人,又是为什么呢?

说到张学良不得不说一个历史上跟他很像的一个人,吴三桂。吴三桂也是清朝的藩镇重臣,固守一方,为什么突然举起了反旗?第一个原因是清朝即将巩固中原,如果等大清再搞定西北(噶尔丹)和东南(台湾),必定要来消化自己这个旁系军阀。第二个原因是他这个最强的外系军阀被封到了最穷的云南,财政上靠中央支持才能养兵。所以,只要清朝皇帝翻脸,吴三桂闭门自守也当不成西南王。与其守上几年,等部队拿不到军饷自行溃散,不如提前打出去,起码手里还有主动权。

少帅张学良一举改变了抗日格局,为什么却又被称为千古罪人

军阀的心思都是一样的。民国时军阀不是铁板一块,大军阀自然逍遥自在,小军阀人和地都没了,只能跟着常凯申寄人篱下,怀念之前的生活,所以率先反的必然是对地盘控制最弱的那个,因为他们没有背景,往往被常凯申派到前线当炮灰,这样的军阀死的最快,怨气最大,危机感最深,也没有守住地盘慢慢发展的退路,当然会选一个好机会拼死一搏。毕竟东北军在这里只能当外人,处处被排挤,张学良处在一个尴尬的境地,只能冒险兵谏。

少帅张学良一举改变了抗日格局,为什么却又被称为千古罪人

张学良之所以是民族罪人,不是西安事变他的叛变和站队,而是九一八在东北的不抵抗政策,使中国陷入14年抗日战争。没有九一八事变,日本根本不足以以自己的国力发动侵华战争,九一八事变仅仅军火损失就相当惊人。还有就是,不论在何种社会体制下,以何种身份,以武力挟持一国元首,以元首的人身自由为质来达到自己的目的,都是非道义的,只凭一腔热血是欠考虑的。更何况张学良自己对于国家、民族等并无自己独到的见解,对于未来的道路并无自己的构想,一个不抵抗将军突然要举旗抗日,怎么都让人觉得可疑。

少帅张学良一举改变了抗日格局,为什么却又被称为千古罪人

当然西安事变的结果总的来说是好的,不过对张学良和杨虎城本身来说却没那么好了。美国质问苏联为什么在关键时候破坏反法西斯同盟,是不是东亚战场不需要常凯申拖住日军了,但是苏联也是一脸懵逼,我没下这个命令呀,我也很惊讶呀。背后的大佬纷纷撇清干系,于是这事就成了张学良的个人所为,张学良才发现自己被人玩儿了,现在别人都下船了,就自己和杨还站在这沉了一半的破船上下不去,还好当初没杀常申凯,这时只好乖乖送常申凯回去,保住了一条性命。

少帅张学良一举改变了抗日格局,为什么却又被称为千古罪人

对张学良少帅你们是怎么评价的呢,欢迎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