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盤基金越來越「短命」 60隻基金「活不過」1年

今年以來,清盤基金已超過470只。其中,三季度206只基金被清盤,較二季度增長約18%。同時,清盤基金的“壽命”也變得越來越短,年內有60只基金存活不足1年,已接近去年全年數量。

今年三季度以來,清盤基金數量再創高峰。

據Wind數據顯示,三季度以來,合計206只基金遭遇清盤,較二季度增長17.6%。今年一季度、二季度清盤基金的數量分別為91只和176只。其中,三季度的清盤基金主要包括以偏債混合型基金及債券型基金為主的“迷你”型基金,佔比分別高達53.5%和34.6%。

德邦基金FOF業務負責人王群航認為,今年尤其是三季度以來清盤基金激增主要包括幾種情況:一是委外資金退出,導致小規模基金直接進入清盤;二是前兩年基金公司發行大量同質化產品,多家公司旗下同時發行多隻名字和投資標的差不多的產品;三是目前市場環境不理想,發行產品不易,但基金公司拿到批文後6個月內必須得發行產品,鑑於該限制,很多公司都是到點成立,先發再清。到點成立指的是隻要滿足2億元規模、200人投資者就成立。

在三季度清盤基金中,開放式產品及定開式產品分別為168只和38只。可見,三季度基金清盤受委外資金退出的直接影響較小,更多為產品同質化嚴重所導致。

今年以來遭遇清盤的基金數,是去年清盤基金總量的3.2倍。一方面,清盤基金數量激增,清盤從個案變成了業內常態;另一方面,今年以來,清盤基金的“壽命”呈現出越來越短的趨勢。

據Wind數據顯示,2016年、2017年和2018年前三季度成立不足1年即遭清盤的基金分別是9只、61只和60只,今年前三季度“活不過”1年的基金已趕上去年一整年的數量。

2018年8月份首次出現了成立僅62天就遭清盤的基金,且該基金並非定開式基金。可見,今年以來,清盤基金的“短命”趨勢明顯。

業內人士認為,市場行情下行,加劇了“迷你”基金的清盤速度。

華南某基金公司投研部相關負責人認為,清盤基金越來越“短命”,主要原因是權益市場行情不佳。權益市場持續下跌,又導致基金規模縮水、委外資金退出,使得許多基金成立後馬上成為“迷你”基金,只能很快清盤。(謝達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