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斷句似不合邏輯,你怎麼看?

君一易經大義


老子是我國2500年前的一位大聖人,開創了道家學說,他的傳世書籍《道德經》一直被大家所解讀。每個人都有自己新的解讀,特別在那沒有斷句和標點的古文裡,無疑不同的斷句方式都會對解讀產生新的影響,同時對文物的挖掘,還會有更古老的版本的《道德經》出土,修正後世《道德經》的一些錯誤。例如郭店楚墓竹簡出土的竹簡版《道德經》,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甲乙本《道德經》等等。現在流傳最廣的應當是王弼本,帛書本、河上公本。

一直以來,《道德經》第一篇,歷來爭議最大,斷句方式千差萬別,解讀方式也是天差地別。我們現在通讀的八十一章《道德經》“道可道,非常道”都是魏晉時期的王弼本,也被我們現在當成是標準版本。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我是比較贊同第三個斷句方式的,道”,即無極大道。“可道”二字,就是可變化之道,是道的運行與應用。“非常道”,就是非恆常之道。(馬王堆出土之帛書《老子》中,開篇載“道可道,非恆道”,避漢文帝劉恆諱而改常,可以判斷其意境。)同樣的“名”,大道本無名,為闡述他的概念菜強行命名曰“道”。“可名”跟隨“可道”而來,隨著事務的存在從而有了名。“可名”代表著可生可滅的事物,隨著事物的變化生滅而變化生滅,所以“可名”皆“非常名”。


悠然歲月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大概的意思就是:“道”這個東西還是可以說清楚的,但肯定不是我們通常解釋的那樣。“名”這個東西也是可以說清楚的,但肯定也不是我們通常解釋的那樣。

老子的這個“道”,兩千多年來把中國的文人們搞得“亂七八糟”的。按照我們現在的解釋,這個“道”應該是指“自然規律”。老子認為,自然規律是存在的,但是卻是不可知的。

不可知的東西就是“無”。老子認為,世界的本源是不可知的,但它會有它的表現形式,或者說“蛛絲馬跡”。這個表現形式就是“名”。

表現出來的東西,是值得研究的,通過對錶現出來的“名”的研究,可能會對那個“未知”的“道”進行有限的探索。

所以,老子的道,是一個未知的東西,人們要通過探索來適應這個東西。適應了就是“幾於道”。

老子的這個看法,讓他在對待人和事的時候,主張“無為”,也就是不折騰。他認為沒什麼可折騰的,“道”就在那裡,你符合它了,就算做對了。

在這個背景下,老子的關注基本上是在人的個體而不是整體上,這就是老子和孔子根本區別。

老子認為

社會是由個人構成,個人修為好了就代表這個社會必然好了,不需要整體的管理,所謂“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就是“致治”。

而孔子的觀點是另外一個極端,那就是個人修為的目的,是為了適應整體,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所以,老子的道是“內在的規律”,老子的名是“外在的表現”。而內在的規律是無法證明 只能適應。


步武堂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五千言《道德經》開首語,含有豐富的哲理,是傳之千古的名言名句。《道德經》的核心就是“道”,“道”是老子學說的代名詞——道法自然,道為天下之本,萬物之源。


人依賴大地而生存,大地依據自然規律而寒暑來暑往,四季更替,化育萬物。大自然依道而運行,排布,參差各態,各命其名。萬物尊道,道育之,德養之,器成之,尊道而貴德,守其根,得其果。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我的理解是,“道可道”的第一個“道”,是名詞,指萬事萬物的規律,第二個“道”是動詞,指解說表述之意;“名可名”的第一個“名”,是名詞,指事物的名稱,第二個“名”是動詞,指命名解釋的意思。




《道德經》這一開篇之言的“非常道”“非常名”中的“常”,據說不是原篇中原有的字,原有字為“恆”。歷經秦末之亂,漢初社會百廢待興,為了恢復和發展社會經濟,與民休養生息,朝廷奉行“黃老學說”——道家思想。而漢文帝尊名為劉恆,為避文帝名諱,學術界將“非恆道”和“非恆名”中的“恆”,改為“常”,字改義相同。“道非恆道”——事物不斷髮展變化,“名非恆名”——萬事萬物的名稱定義,也不是恆定不變的。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在今人看來,似乎不合邏輯,實則非也——古漢語的句子,有倒裝句,與現代漢語的語序有差異。關於此句的斷句,也有人提出異議,甚至出現兩字一斷的說法,這更不符合《道德經》的本意。


道,指萬事萬物的規律,名,指萬事萬物的名稱,似乎名應在前,道應在後,如果真要是這樣,反而不合《道德經》的義理。道是《道德經》的核心,道放首位,突出了道,更合《道德經》本意,這是從文字表達的意象而言。從哲理的邏輯角度而言,萬物在有名之前已經存在,事物無名,並不能說不存在。此句如此排序,反而說明了《道德經》的深奧,先知的高明,及圓潤。

綜上所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意思就是:萬事萬物都有其發展規律,人們可以理解認知,但這一規律不是恆定不變的,因為事物都在發展變化之中,月滿則虧,物極必反。萬事萬物都可以命名,而其名稱也不是一成不變的,事物的名稱,隨其內涵(本質)的變化,可以更改,但萬變不離其宗,名稱尋道而來。



先知告誡後世:道無處不在,看似無為,實則有為,無所不為,上善若水。合抱之木,起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天下事,必作於細,慎終如始,則無敗事。天之道,滿則盈,放則新,少則得,多則惑,道法自然。無名,萬物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有了名稱,就有了綱目,可以更好地認識事物,表達思想。有一萬種事物,就有一萬種名稱,名稱是尋著道的形態而來。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我是這麼斷句的。道,可以言說可以形容,但是無法像尋常事物那樣,可以被人理解和描述。


虛無天尊


這是非常嚴謹非常邏輯的一句話,即便是稀鬆平常的問題,老子乃字寫到規範完整,可見聖人的生活態度。道_可道_非_常道,名_可名_非_常名,那可名的不是常名,在那時候,老百姓是沒有名字的,幾乎沒有活動範圍,幾乎是氏族家園。


用戶2645586094524


不可道,不可名,為非常道;可道,可名,為常道。

《道德經》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可以為天下之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為大’’,在此,老子已明言,道不可道、不可名。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按文字翻譯為:可以說之道,是不一般的道,可以命名之名,是不一般的名。這顯然與上文‘‘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相違背,此道非彼道。

如將原文斷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翻譯為‘‘可以肯定,可以否定之道,為一般之道,可以命名,可以不命名之名,為一般之名’’,以此反證‘’道不可道,非常道‘’,更合邏輯。


君一易經大義


答,老子的原文是:“道可道,非恆道,名可名,非恆名。”在漢代為避漢文帝劉恆的名諱才改為常字。這是老子唯物辯證思想的精髓,古代道與天字相通,指大自然運行規律,或叫自然法則,名是事物寶器或修煉成果的名稱,其中含修煉過程與方法。這樣就好解釋了,老子的本意是說道就是自然法則,求仙修道要遵守法則,順其自然,但道是變化的,是因人因地因天時而變化的,每個人要根據自己的變化的實際情況來依據變化著的道法來修道,名可名,修煉的成果成名,但沒有盡頭也是在隨著修煉在變化之中的。要想達到最高境界就要永不停止的去學習去悟道去修真。完畢!


翠蜻蜓


這兩句是道德經的開篇,僅憑這兩句,我們就能感到老子那參天透地的智慧哲理穿越歷史來到我們面前。

字面意思,我們都參考學習過好多大學問家的解釋,我們明白了可以稱之為道說出來的道不是恆久不變的真正的道。真正的道也就是現在所說的科學規律在宇宙萬物的運行裡,只可以用心去悟,去感受,去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又怎麼可以描述命名呢?即使某人欣喜的發現了某種規律,又怎麼可以說參透了宇宙萬物呢?

老子對於宇宙萬物的尊重和悟性給我們上了好好的一課,就在自然科學飛速發展的今天,誰又可以說誰的研究發現是宇宙萬物終極規律呢?哪個道理與規律又可以放到宇宙所有的地方與時間都適用呢?我們對宇宙的探索直道今天也才剛剛開始。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我們已經發現認知的道,可以描述命名的說法,都是有時間和地域侷限性的,宇宙萬物是不停的發現變化生生息息無窮盡的。

謝謝交流!


緣兵求謀



何秋雲2


老子有說過這是一句話嗎?呵呵!

在過去,老子的道德經是用來誦讀的,古人讀書,是讀,是唱讀,每一次讀完,對於書本的含義就會有更深層次的理解,道德經不是用斷句的方式能夠理解的,而是,唱讀,在不斷的朗誦唱讀中,你會自覺不自覺的對其產生不同的解讀與理解,一篇傳世深遠的文章,不適合用現代的思維邏輯和習慣解讀的。即使是唱讀,也不一定符合老子時代閱讀經文的習慣,只是提示一下,解讀道德經,要思考,在老子時代,人們的讀書習慣,思維習慣,解讀習慣,一篇文章,一段文字,不一定就是現代人理解的一個思維的表達。

道德經,讀上千遍,意義變化自然而然就會產生,隨著不斷的誦讀,你會其中體會到不同的思想。這才是道德經不斷被人推崇,被人膜拜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