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斷句似不合邏輯,你怎麼看?

君一易經大義


頭頭是道適可而止津津樂道,非同尋常的立身行道。顧名思義歷歷可數名正言順,非同尋常的至理名言。

《道德經》第一章今解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可以簡單描述,易於落實。朗朗上口,耳熟能詳,才是真正的大道理。

可以明確定義的標準,方法,便於學習,傳承,經驗技能積累的,方為實務價值的學問。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天地初開,萬物自然天成,尚無名義定義。時過境遷,物是人非,人類繁衍生息,為事物起名定義,仍天地萬物之母。

“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因此從無的常態觀察無中生有的本質,從有的過程觀察細節變化的規律。無與有的因果關係,相互相成,無中生有,有中分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但名不同。道理都玄妙精奧,像從0-1,又從1-N的過程,事物的創造生長都遵循著這門道。


股經匯播


問‘’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斷句似不合邏揖,你怎麼看?

我的觀點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這四句話是老子寫在道德經開篇上的文字。

老子所在的戰國時期,寫文章是把字刻在竹簡上的,當代還未有絹帕來供書寫用,更沒有發明紙。

古人語言極簡,寫文章更簡。我們知道中國傳統文化,文字進化發展是非常的緩慢,在周和春秋時期,用文章描述事件,如歌頌功績,民間傳聞,嘆景敘情,勞動戰爭,農耕桑獵,愛情娛樂等都是用詩經體自由體的三言,四言,五言詩句等來描述書寫的。

比方說三字經,用三言詩來描述,如‘’關關睢雎,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詩經,關睢》是四言體詩。

而老子的道德經是哲學,他也是按用三言(最多用),或四,五,六,七言體來書寫。加上用竹簡刻,基本上沒有標點符號,所以這十二字四句詩體語言也不存在有斷句之說,其中的哲理意思很明白,極具邏揖。

古人文章多深奧難懂,字簡意精,要是現代人把他理解釋荃的不具體通透,難免會使人會認識理會不了,也把其誤認為斷句,不合邏揖。

其實‘’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這十二字四句是在漢恆帝時文史家為避恆帝諱,而重編的,把原先老子的非恆道,非恆名的恆改成恆的近意字:‘’常‘’字。而且還分了句,到近代新版的就加上標準的標點符號了。

老子的這幾句話,其實也不必多解釋,因為個人都有個人的不同釋議,你看頭條問答的這幾十個回答,不是也都有不同的解答嗎。

古文人多喜四句八對,舞文弄墨,文理經囉嗦,咬文嚼字等,文章多晦澀難懂。當然孔子,老子等至聖先師們的文章例外,但也是不可能被民間通認可的通俗易懂文章噢。

所以我也不便來多解釋這幾句話如道理意思的所在了,還是讓專業專家來統一定義吧。

謝謝大家評論指正我的文章的不到之處。





方秉潮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按我自己的理解,通俗一點解釋一下這兩句話的意思。

按現代語法修辭方面講,這裡是排比句式,是在強調說明了一個道理。

第一句中的三個道字,第一和第三個道字,是名詞,指的是天道,用現在的話說,是世界萬物,大自然變化的規律。其中第二個道字,是動詞,是言、講、說的意思;非常不作很、特別,講。應把非常一詞拆開來講,可釋為不是長久的,不是永恆的,不是常態。那麼此句話的意思就是“大自然的萬物是不斷變化,發展的,不是一成不變的。”

名可名,非常名。其三個"名"字可作形容詞,其意思是指學道者,事業有成者,可以功成名就,但也不會永遠成為有名望的人,在一定的環境中,一定的時空中,一定的條件下,你可能是徒有虛名,比無名鼠輩還鼠輩!

.這兩句話,充滿了哲理,是辨證唯物主義者對事物的認識方法,是科學的認識觀。


聞聲36


從這個問題的提出,從某種意義來說,很符合道家為追求“天人合一”,而不斷探索宇宙萬物之本質精神和意境。

就《道德經》開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這幾個字如何斷句,很值得探討。大家看過古籍的人,應該都有這樣一個印象,就是書中沒有標點符號,全憑自己的理解和上下文的關係去斷句,自己給這些古籍去加標點符號。

既然是後人在猜測的情況下斷的句,那怎麼樣斷,都有可能是錯誤的,有可能本非老子所要表達的本意。學術的進步就需要,不斷質疑,不斷探討,才能不斷進步。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從數學的角度來說,可以斷出很多個不同意思的句子來。就本著,對老子《道德經》的理解也能形成不同的斷句,如常見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等等。

其實,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中也包含了陰陽。所以這句,也可以從“陰陽”的思維去斷這個句子。

可以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中的“可”和“非”看成是一對陰陽關係,而將“常”看成是一個太極。這樣就可以理解成“常”可以分為“可”和“非”,同樣,“常”這個太極是由“可”和“非”這對陰陽構成的。

“道可,道非,常道”。“道可”說的是看的見得或已經知道的道或“有”的道;“道非”說的是看不見的道或還沒有探索出來的道或“無”的道,“常道”就是現在宇宙存在的道。“道可,道非,常道”可以理解為由“可道”和“非道”構成了“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名可”說的是已經有了名字的或可以命名的或實質物體的命名,“名非”是指沒有名字的或無法命名的或沒實質的虛無的命名,“常名”就是指用名字來描述宇宙的事物、運行規律等。“名可,名非,常名”就可以理解成由“名可”和“名非”構成了“常名”。

為什麼這樣斷句子呢?因為,緊接的後文是這樣的”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因為這樣斷句子,正是體現了與後文的銜接,也體現後文”陰陽“辯證的思想。因為後文同樣有”無“與”有“這種陰陽關係。”此兩者同出而異名“,為什麼說是同出?因為,同出於一個太極。

所以,老子《道德經》開篇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也可斷句成”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易學解讀


“道可道”,很多朋友把第二個道解釋成“說”,“道可道,非常道。”解釋成“道”如果說出來的話,就不是原來那個永恆不變的“道”了,這樣的解釋就有點脫離歷史背景了,我們如果瞭解先秦典籍的話,我們會發現在老子那個時代,“道”字是從來沒有“說”這個含義的,當時都是用“曰”和“雲”來代表“說”的意思,比如《論語》裡就經常出現“子曰”、“詩云”的字眼,這才是“說”的意思。

“道”字有“說”的含義,最早恐怕也要到西漢時期了,我印象裡好象是司馬遷的《史記》裡才出現把“道”字當“說”來用的情況。

那麼這裡第二個“道”究竟是什麼意思呢?“道可道”這種語法,在先秦的經典裡經常出現,比如《禮記.大同》篇裡就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用法,還有《大學》裡,也有“君子賢其賢而親其親,小人樂其樂而利其利。”這種同樣的用法,可見這類語法在當時非常普遍。

“道可道,非常道。”的含義,我覺得可以借用《中庸》裡孔子的一段話來作註解,孔子說“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我認為用這句話來解釋“道可道,非常道。”最恰當,“道”本來就在我們這裡,只是“百姓日用而不知”而已,但人類的好奇心最重,越是不知道的東西,就越想搞清楚,所以就在沒有親身求證到“道”的情況下,用自己的主觀在心裡為“道”畫像,就如同盲人摸象一般,越畫離“道”本來的樣子越遠,其實“道可道,非常道。”就是指這個意思。

“名可名,非常名。”這句裡的“名”也不是現在我們說的“名字”的意思,在春秋戰國時期,這個“名”是指概念、邏輯的意思,比如當時百家爭鳴,就有一個學派叫“名家”,“名家”擅長的學問叫“名學”,類似於現在的邏輯學,最有名的象趙國平原君手下那個善辯“白馬非馬”、“堅石非石”的公孫龍,他就是“名家”的典型代表,另外還有莊子、惠子等,也都是精通名學的行家。

這兩句合在一起,就是說“道”是超越一切文字和想象的,即佛家講的“不可思議”的意思,你只有實實在在的親身求證到,親身經歷過了,才真正能知道它到底是一種什麼境界,“名可名,非常名。”如果你僅僅用一些概念,或者是邏輯就想把它搞清楚的話,那是絕對不可能的,只是一廂情願而已。

所以通過上面描述,我們就可以明白,《道德經》是讓我們用來踐行的,而不是用來耍嘴皮當談資的,僅靠耍嘴皮或抖機靈,永遠也不可能把“道”的境界猜出來,這才是老子著《道德經》真正的要告訴我們的道理。


澡雪堂主談國學


詩曰:

本來無一物,何來道與名;

萬物皆虛妄,無始亦無終。

迷人不識空,喻以道和名;

無極即元始,太極名陰陽。


無極混沌相,言語何能道;


元始不生滅,故說恆常道。

太極分陰陽,生滅無恆常;

萬物由此來,變化難抓摸。


無極為常道;此道不可道;

太極非常名;可名不固定。

愚人不識道,執著於名相;

心外慾求玄,離道更加遠。





註解:

“道可道,非常道。”

第一個“道”字,指無極,即混沌未開時的狀態;無極是萬物之始,為一元真常之道。

第二個“道”字是動詞,意思為“言說”。

第三,“常道”:即指天地出現之前混沌不變的恆常狀態。

此句可理解為:“無極之道如果可以言說,它就不是混沌未開的恆常狀態了。”

“名可名,非常名。”

第一個“名”,指無極之道的名相,即太極陰陽。

第二個“名”,為動詞,意思還是“言說”。

第三,非常名:指太極陰陽是變化不定的,沒有固定的狀態,名稱也不是絕對的(如,高低,美醜,好壞,長短都是相對而言的),所以叫“非常名”。


可理解為:“太極陰陽雖然可以言說,但它卻不是絕對固定的(長相對短而言,好相對壞而言,美與醜也是如此)。”




菩提偈(唐)

神秀大師:

身是菩提樹,心為明鏡臺。

時時勤拂試,莫使有塵埃!


慧能大師: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

聽說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原罪非罪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_譯成現在的說法就是:“道,類似世間的路,但它不是普通的路。名,類似世間的概念,但它不是普通的概念。”有什麼問題嗎?那裡不合邏輯了?不懂老子所言,還想學《道德經》?不是老子鬼話連篇,而是世人鬼迷心竅亂彈琴。凡事有生皆有滅,此生非鬼亦非神。欲問我從何處來,億萬年前一微塵。欲問我往何處去,世間隨緣即安身。為何世人俱畏死?皆因神識未有根。神識無根是幽魂,風吹雨打少天真。但求此生無餘恨,道見慧根作斯文。





葫蘆一笑1


大師們根據語義做了精彩的解讀。我是一名理工男,寫不出華麗的文字,就圖解一下這段文字吧。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常道和常名

常道可以理解為邏輯上的公理。這段話告訴我們,能由其他規律推理出來的規律不是基本規律(公理)。比如,馬不全是白色的,可由黑馬是馬和黑馬不是白色推理出來,所以,不是一條基本規律。


老子所說的恆名可以理解為邏輯上的概念。邏輯概念有內涵和外延,內涵是本質,外延是實例和範圍。這段話是說實例或範圍不是概念。比如,白馬可用白色和馬進行定義,因此,白馬不是概念。



常無和常有

無代表宇宙的開始,有代表萬物之源。無和有是兩個抽象的概念,沒有具體的意義,這樣無可代表宇宙變化的基本規律,而有則代表萬物的起源。



玄的奧義

最後這一句中的”玄”是這一段的精華,一般把這個字理解成奧妙玄妙,這樣以來這句話顯得非常空洞,違和。我覺得”玄”在這裡和前面的”無”和”有”一樣是個名稱,代表了從具體事物中歸納出共同特徵的方法,這個字自身的語義就無所謂了。這樣解釋,最後一句就很通順了: 反覆地歸納推理是發現普遍規律的方法。



按照道和名的定義,”無”,”有”和”玄”這三個字和XYZ一樣是抽象的名稱。很多人喜歡參考它們語義去解讀這段話的意思。於是便有了萬物起源於虛空這樣形而上的理解。”名可名,非常名”,如果硬給“無”賦予具體的意義,那這個字就不能代表天地之始了。


日衝信息 黃


答,老子的原文是:“道可道,非恆道,名可名,非恆名。”在漢代為避漢文帝劉恆的名諱才改為常字。這是老子唯物辯證思想的精髓,古代道與天字相通,指大自然運行規律,或叫自然法則,名是事物寶器或修煉成果的名稱,其中含修煉過程與方法。這樣就好解釋了,老子的本意是說道就是自然法則,求仙修道要遵守法則,順其自然,但道是變化的,是因人因地因天時而變化的,每個人要根據自己的變化的實際情況來依據變化著的道法來修道,名可名,修煉的成果成名,但沒有盡頭也是在隨著修煉在變化之中的。要想達到最高境界就要永不停止的去學習去悟道去修真。完畢!


翠蜻蜓


老子是我國2500年前的一位大聖人,開創了道家學說,他的傳世書籍《道德經》一直被大家所解讀。每個人都有自己新的解讀,特別在那沒有斷句和標點的古文裡,無疑不同的斷句方式都會對解讀產生新的影響,同時對文物的挖掘,還會有更古老的版本的《道德經》出土,修正後世《道德經》的一些錯誤。例如郭店楚墓竹簡出土的竹簡版《道德經》,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甲乙本《道德經》等等。現在流傳最廣的應當是王弼本,帛書本、河上公本。

一直以來,《道德經》第一篇,歷來爭議最大,斷句方式千差萬別,解讀方式也是天差地別。我們現在通讀的八十一章《道德經》“道可道,非常道”都是魏晉時期的王弼本,也被我們現在當成是標準版本。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我是比較贊同第三個斷句方式的,道”,即無極大道。“可道”二字,就是可變化之道,是道的運行與應用。“非常道”,就是非恆常之道。(馬王堆出土之帛書《老子》中,開篇載“道可道,非恆道”,避漢文帝劉恆諱而改常,可以判斷其意境。)同樣的“名”,大道本無名,為闡述他的概念菜強行命名曰“道”。“可名”跟隨“可道”而來,隨著事務的存在從而有了名。“可名”代表著可生可滅的事物,隨著事物的變化生滅而變化生滅,所以“可名”皆“非常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