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興資本:中國新經濟富礦壟斷者,估值與香港市場對接需時間消化

食相大人

結論

1.華興資本上市前的估值體系更多來源於國內資金,與香港估值體系存在差異,上市後股價波動在所難免;

2. 董事長包凡在行業內具備個人魅力,對公司股價有正面支撐效應;

3. 華興資本的商業模式為:國內新經濟“火箭助推器”,長期看仍有較大成長空間。

正文


創業要快,拖延症是現金流的死敵,你必須達到第一宇宙速度(v1=7.9 km/s),脫離地面去飛行;

新經濟創業尤其要快,十幾天“亦可賽艇”的划水比賽,可能葬送FB社交帝國的大生意,你必須達到第二宇宙速度(v2= 11.2km/s),突破地球引力的思維固化;

中國的新經濟創業更加要快,美國獨角獸的生長期平均為7年,中國只需要4年,要成為其中一員,你必須達到第三宇宙速度(v3=16.7㎞/s),太陽系內的一切傳統都能輕易打破。

這些激盪的創業故事背後,這些前所未有的創業速度底下,有著一家專職“火箭助推器”的公司,華興資本控股(01911.HK)。

華興資本的業務分投資銀行、投資管理、財富管理三大塊,識別、發覺並對接早期的創業家和彼等創立的公司,併為其提供服務。華興資本的“一魚四吃”:

估值低於1億美元的創業公司,提供早期服務;

估值1至10億美元的創業公司,提供私募融資、直接投資和併購顧問服務;

估值高於10億美元的公司,提供私募融資、併購顧問、直接投資、股票承銷、銷售、交易及競技等服務;

在以上過程中積累的優質客戶,給華興的財富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截止2017年12月31日,中國新經濟企業市值(估值)top20中,15家是華興資本的客戶,其操盤的知名案例不少:

併購顧問方面,華興資本提供意見的累計交易價值共計492億美元,美團&摩拜、貓眼&微影、58&趕集、美團&點評、滴滴&快的等;

私募融資方面,華興資本為574筆交易提供建議,累計籌集410億美元,客戶包括滴滴、美團、自如、快手,國外的Grap(東南亞滴滴)等;

股票承銷方面,華興資本最近發售了24億美元IPO規模的愛奇藝、再往前的客戶有華米、樂信、簡普、閱文、YY、中通、陌陌等。

怎麼理解驅動這家公司內核呢?華興資本自身的發展,也可以說對應著三個宇宙速度,分別是“人脈生意”、“全生命週期服務平臺”和“新經濟富礦的壟斷者”,越往後越誘人。

(1)人脈生意

從金融圈子的特性與文化講,華興資本一開始做的是門人脈生意。不誇張的說,喜愛拳擊與F1賽車,成長於摩根士丹利,成熟於號稱中國互聯網公司鼻祖“亞信”的華興資本掌門人包凡,擁有互聯網圈最強人脈!

有投資人表示“不就是搞關係麼”?看待一門生意,絕對不要陽春白雪。人脈很重要,對於FA行業來說絕對是關鍵點之一。沒有老J.P摩根(1837-1913)行走於英美兩國“搞關係”,就沒有後來統治美國金融機構100多年的摩根財團。

(2)全生命週期服務平臺

BAT那波“佔據互聯網關鍵節點”的巨頭誕生之後,少有創業之初能創造自由現金流的公司,移動互聯網時代比拼燒錢速度的資本戰鬥,尤其慘烈。

大多數情況下,資本誰也不服誰,一個行業裡的兩個創始人誰也不服誰。打破僵局的,是華興資本這個第三方,形象點說就像神話裡的“判官”一樣,一筆下來總有定論。2015年、2016年一樁樁“不可能”的合併案,打響了華興資本的招牌。

得益於此,像華興資本一樣提供全方位產品配置及服務體系,對客戶全生命週期擁有巨大影響力的機構是少有的。

(3)新經濟富礦的壟斷者

不論資本寒冬、創業者“活的不如狗”的報道怎麼傳播,新經濟公司崛起的腳步都不會停下。當前移動互聯網創業還是最熱的,另外IOT、AI、生物醫藥等方向也很熱,生物醫藥方面,華興資本算是通過諾誠建華、泛生子、藥明明碼等客戶打開了局面。

對於新經濟不同領域的拓展,華興資本有獨特的護城河,“以創業者為重心”讓其掌握著最重要的資源——創業者,人永遠是最重要的。

創業者要麼是連續創業的那撥人,要麼是優秀創業公司走出來的新生代,已經與這幫人建立聯繫的華興資本,地位是無法撼動的,他們創業的腳步將一次次撐開華興資本的邊界與天花板。

相比於國內券商靠佣金存活,華興資本以顧問服務起家的基因更優良;相對於費用較貴的外資投行,華興資本的本土化及價格優勢明顯。時代孕育偉大的公司,如果說中國能出個摩根財團,我覺得最有可能的就是華興資本,當然目前談這個還為時尚早。

截止2017年底,全球40%的獨角獸企業在中國,而華興資本在新經濟領域競爭者不多,新經濟富礦的壟斷者值多少錢?

上市前,螞蟻金服、LGT(LGT Group Foundation)及雪湖資本(Snow Lake Funds)作為基石投資者,共大筆投入了1.25億美元,對應華興資本估值是174億港元。相對而言,香港個人投資者卻認購則不足額,他們以成熟投行的估值標準(市淨率)來計算華興資本的價值。

這裡面就有一個估值體系的差異,而差異的根源是成長性。華興董事長包凡推崇管理層突破自我成長空間的信條,且已在行業內具備一定影響力和個人魅力,這種光環效應對公司股價有支撐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