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那月」王明軍:難忘新兵連情牽老班長


「那年那月」王明軍:難忘新兵連情牽老班長

在軍旅生涯中,最令我難忘的當屬新兵班長,他教我疊被子,幫我解決困難,成為我軍旅歲月的引路人。

「那年那月」王明軍:難忘新兵連情牽老班長

我的班長叫羅建武,老家是陝西省西安市閻家灘的,後來我考上了軍校,班長復員回家,慢慢地我與班長失去了聯繫,但每每翻開相冊,新兵訓練的場景卻歷歷在目,讓我一下子回到35年前的新兵記憶中。

「那年那月」王明軍:難忘新兵連情牽老班長

1983年冬天,我從河南省焦作市博愛縣入伍,踏上開往新疆烏魯木齊的火車,經過三天三夜的長途行駛,於傍晚時分到達烏魯木齊火車南站。我們排隊走出火車站,看到部隊的大客車和接站的老兵。到了營區門口,老兵們敲鑼打鼓地迎接我們,第一個幫我拿揹包的人就是班長羅建武。

「那年那月」王明軍:難忘新兵連情牽老班長

班長身材高挑,眼睛大而銳利,一身軍裝顯得十分帥氣,他戴的棉軍帽帽簷微往上翹,他一口陝西味的普通話,說起話來乾脆利索,這是我對班長的第一印象。

「那年那月」王明軍:難忘新兵連情牽老班長

夜幕降臨了,班長把我們領到宿舍內,地上鋪著厚厚的玉米杆,這就是今晚要睡的地鋪。放下揹包,班長把我們帶到食堂,炊事班專門為我們做了麵條,飯後還專場看了一場電影。

「那年那月」王明軍:難忘新兵連情牽老班長

清晨,一陣嘹亮的軍號聲,伴著班長的哨聲,新兵們起床了。穿上棉衣走出房門,潔白的厚厚的雪覆蓋了整個營區,寒冷的天氣徹底趕走了新兵們的睡意。出操、掃雪、開飯、訓練,開始軍營生活的第一天。

「那年那月」王明軍:難忘新兵連情牽老班長

新兵訓練,是由老百姓轉變為合格軍人的必經過程。在班長的帶領下,逐漸熟悉了各種軍號的旋律,懂得了啥叫部隊一日生活制度,也知道了部隊擔負的工作任務。零下37度的烏拉泊,呼嘯的風沙伴著雪,在訓練場上摸爬滾打,巡邏站哨,體驗軍人的價值,新戰友在班長的指導下,度過了適應關、體能訓練關,由地方青年轉變為一名合格軍人,戴上了紅領章,走上了軍旅人生路。

「那年那月」王明軍:難忘新兵連情牽老班長

我記得當時我們從水井房旁邊的平房地鋪,搬到營區藍球場對面的一排平房住上了磚砌的炕。生起了火爐子,溫暖的火牆讓我們睡得更香。在訓練場上,一個個新兵身穿棉衣褲,足蹬大頭皮鞋,頭戴皮帽子,訓練齊步走、跑步走、正步走,這三大步伐成了每天訓練的家常便飯。不管是太陽高照,還是寒風凜冽,訓練是雷打不動的。班長為了保障宿舍的溫度,在課間休息時,還回到宿舍往爐子里加煤。

「那年那月」王明軍:難忘新兵連情牽老班長

在新兵訓練過程中,最難忘的當然要數過節了。在新年到來時,在班長的指導下每個新兵學會了包餃子。元旦一大早,班長讓我拿著洗臉盆到炊事班領麵粉和餃子餡,回到班裡和麵團包餃子,由於新兵們在家沒幹過這活,還出了不少洋相。有的新兵和麵水加多了,雙手沾滿了粘糊糊的面;還有的弄得臉上身上都是麵粉。班長看後直笑,他把辦公桌擦乾淨當面板,拿刷牙的缸子當擀麵杖,雖然麵皮有大有小、有薄有厚,但是都讓我們包起來了。把水桶放在燒得滾燙的火爐上,就這樣煮起了餃子,雖然沒有家裡的餃子好吃,但大家都有一種成就起,這畢竟是自己親手包的餃子呀。 

「那年那月」王明軍:難忘新兵連情牽老班長

在新兵連裡最讓人難忘的要屬緊急集合了,這是新兵訓練的一個課目。週六晚上,熄燈號後,累了一天的我們早已進了夢鄉。我迷迷糊糊在炕上來個側翻身,突然發現班長坐在床上,上半身靠在牆上,手裡拿著香菸,煙火一閃一閃地,他不聲不響地抽著煙。突然一聲清脆的哨聲吹響,打破了寧靜。通鋪上互相擁擠,找衣服拽被子,打揹包、攜槍支,集合跑步,返回解散。進班裡打開燈檢查,新兵們窘態百出:有的褲子穿反,有的揹包開了,還有的穿了一隻襪子。經過幾次訓練後,我們新兵達到了全部合格的要求。

「那年那月」王明軍:難忘新兵連情牽老班長

是啊,這就是新兵連,曾有一位戰友這樣寫道:一碗殘缺的餃子,體現出班長對戰土無限的熱情和關愛;一次添加爐子,是班長用火熱的情溫暖戰土的心;一次教疊被子,是班長為戰士成長鋪墊的基石;一雙嶄新的鞋子,換來的是班長對戰士兄長般的友誼;這些看似普通平常的行動,卻詮釋了班長對戰士的關心,反映出軍營戰友之間的深厚友誼。

「那年那月」王明軍:難忘新兵連情牽老班長

最後,我想把《我的老班長》這首歌,送給我的新兵班長和新兵戰友們,祝你們家庭幸福、一生平安。我在烏魯木齊為你們送達祝福,願這篇文章通過走軍營去擁軍微信公眾號傳播我的軍旅情感,願你們在留言時寫上聯繫方式,我們同敘戰友情,也希望我的新兵班長一切安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