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與氏意義大不同!不僅別男女分貴賤,甚至還關係到能否通婚!

不知道你會不會在學生時期,老是覺得記古人的名字很麻煩,不同於今天的我們只有姓和名,古人的名字通常是由姓、氏、名、字組成的,名留青史的一些歷史人物甚至還有號或者諡號。如今,姓和氏已經儼然是同一個意思了,但是,在古代,姓和氏卻是兩個完全不一樣的概念哦。那麼,姓和氏到底有什麼關係和區別呢?

姓與氏意義大不同!不僅別男女分貴賤,甚至還關係到能否通婚!

在夏商周之前的原始社會,人們推行母系氏族公社,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為了將不同的氏族區分開,“姓”油然而生了。同姓之人同出一胞,都有著同一位女性祖先,這也就是為什麼“姓”的偏旁為“女”字。隨著人口不斷繁衍,氏族不斷壯大,分支逐漸出現,人們開始有了“氏”,代表著同一大氏族所分支出的不同的小氏族。

姓與氏意義大不同!不僅別男女分貴賤,甚至還關係到能否通婚!

隨著時間的推移,傳統母系社會逐漸轉型為了父系社會,部分氏族中,男性開始逐漸佔據主導地位,而“氏”也開始變成了象徵男性祖先的標記。這一期間,以女子為傳承中心的氏族以“姓”在前,而以男子為傳承中心的氏族則以“氏”在前。所以在當時,“姓氏”有著“別男女”的作用,只要你問對方的稱呼以姓開頭還是以氏開頭,就能知曉其家庭結構為母系還是父系。

姓與氏意義大不同!不僅別男女分貴賤,甚至還關係到能否通婚!

除了“別男女”,姓與氏同時還關係到男女之間能否通婚!三千多年前的老祖宗,對於近親結婚會產生的不良結果就已有了認識。《左傳》裡曾寫道:“男女同姓,其生不藩”,在當時的社會,同姓的男女是嚴禁通婚的,哪怕同姓不同氏也是如此。然而,與之相反的卻是一對同氏的男女,只要其姓不同,一樣是可以通婚的。

姓與氏意義大不同!不僅別男女分貴賤,甚至還關係到能否通婚!

隨著原始社會氏族公社的瓦解,中國進入了階級社會,人們開始分出了三六九等,高低貴賤。姓和氏也逐漸多了一個新的作用:“分貴賤”。周朝時期,貴族的男女們有了自己獨有的“氏”和“姓”,諸如“軒轅”、“尉遲”、“季仲”,這些姓氏或取材於地名、或取材於官名、或取材於受封的邑名,是普通人所不能用的。因此,那時的姓氏不僅是古人求根溯源的依據,也是其身份階級的象徵。

姓與氏意義大不同!不僅別男女分貴賤,甚至還關係到能否通婚!

這樣的姓氏體系,在經歷了“禮崩樂壞”的春秋戰國時期,隨著奴隸制的崩潰,也逐漸走向土崩瓦解。秦朝後期,社會上逐漸出現了姓氏合一的傾向。直到漢朝建立,姓和氏不僅已融合為一體,也不再是區分貴族平民的依據。

姓與氏意義大不同!不僅別男女分貴賤,甚至還關係到能否通婚!

然而,同姓不通婚的習俗卻仍被或多或少地保留了下來,並影響到周邊不少國家。直到今天,不少傳統的家庭中,“同姓通婚”依然被視為一個忌諱。甚至與我們一衣帶水的鄰國韓國,還有著明文法律規定“同姓不能結婚”。去年韓國明星宋仲基與宋慧喬大婚的當下,韓國官方甚至還出面解釋雙宋夫婦雖然同姓,經過驗證卻無血緣關係,可以通婚。可謂是啼笑皆非的一個新聞。

姓與氏意義大不同!不僅別男女分貴賤,甚至還關係到能否通婚!

看完了歷史君的介紹,你現在知道姓與氏在古代的大不同和作用了嗎?回家查找一下你家的族譜,說不定你也能憑藉你的姓與氏求根溯源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