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並不是免費的,那怎麼在網際網路中學會免費思維呢?

互聯網之所以能做免費,目的是為了獲取流量。互聯網的產品往往不向用戶直接收取費用,而是利用免費策略將用戶牢牢地鎖在自己的手中。很多人以為互聯網就是免費模式,其實不然,做互聯網不是免費,而是要在做互聯網中學會免費思維。

互聯網並不是免費的,那怎麼在互聯網中學會免費思維呢?

互聯網產品和服務都屬於數字化。比如說,你做一個東西花了1萬元錢,如果有1萬個人使用,那麼成本攤開後就是每個人1元錢,如果有1億個人在使用你的東西,那麼每個人承擔的成本幾乎就可以忽略不計。但是,有了1億個用戶之後,是做增值服務也好,還是做廣告也好,每個人就是一個ARPU值,相當於每個使用你產品的用戶都會給你貢獻收入,於是收入就會超過每個人分攤的成本。其實免費這個商業模式並不是互聯網的獨創,但互聯網卻把這個模式做到了難以超越的極致。

互聯網並不是免費的,那怎麼在互聯網中學會免費思維呢?


互聯網的免費模式是讓消費者完全不用自己掏腰包,但是隻要消費者習慣了使用它的產品以後,就會在它的產品上進行內容創造,而消費者在產品上面創造的內容遠比產品本身更吸引其他消費者,這就是Web2.0的商業模式,也是很多大型網站的核心競爭力。

與互聯網的免費策略相比,消費者對傳統行業的免費模式卻有著天然的免疫力。為什麼同是免費模式,消費者卻有著兩種不同的態度呢?那是因為互聯網免費模式的野蠻時代已經成為過去式,一些暗釦、釣魚網站、流氓軟件越來越少,網絡生態變得越來越安全。

互聯網並不是免費的,那怎麼在互聯網中學會免費思維呢?


想要做好互聯網,或者想要將互聯網的免費思維應用到自己所從事的工作中,最狠的一招就是在別人收費的地方你免費,在別人賺錢的地方你虧錢。這樣的免費策略雖然完全顛覆了現有的商業模式,但卻是一個非常行之有效的辦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