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fer選擇的三個陷阱,都是你自己的事

每個offer的選擇,求職者都會顧忌很多因素。這幾個月接受的諮詢中,薪資、公司名聲、離家近,是求職者考慮最多的。

同時,這裡面也是誤解和問題最多的。結合近期諮詢的案例,分享些個人觀點,供參考。

薪資差距

假如你手裡握著以下兩個機會:

第一個offer是知名民企,稅前月薪5000,崗位是乘用車研發方向。

第二個offer是合資,稅前月薪5800,崗位是文職類,管理類,以及看似是技術而非技術的崗位。

你會怎麼選?

offer選擇的三個陷阱,都是你自己的事

通常有兩類人,會有不同的主觀想法:

第一類:因為學歷,成績問題,自認為做不了研發或者很多機會里都不是研發崗,現在有個機會去合資,當即接受。

這種人首先是自暴自棄,研發你可以做,只是企業招聘提高了門檻而已。具體研發做什麼,如果你還不瞭解,去看這篇《研發中心到底做什麼?》。

他還尤其特別在意這個800元的差距,卻忽略了崗位發展的重要性。雖說民企的研發方向並沒有明確定崗,但至少可以表明你有機會去競聘好一些的技術崗,而沒有像合資那樣一錘定音。

通常合資企業不像民企那樣缺人,相對穩定的環境,尤其是技術崗離職率比較低時,一旦有招聘,也多是文職類,管理類崗位。畢竟這類崗位長期發展下去職業瓶頸來得太早,而且薪資在公司裡也不佔優勢,倒是適合想找個不錯的班上著,無憂無慮的人。

當然,合資企業的技術崗,我是很推薦的。

不過,你在乎的800元,三年後一次跳槽就可以逆轉幾倍。

第二類:認為合資平臺好,獎金多,做什麼崗都可以跳槽。

的確,任何崗位都可以跳槽,包括基層工作,像保潔,上料工,數據記錄員。

但,以上的崗位,平臺賦予你的僅僅是名聲,跳槽出去毫無附加值。

文職類,管理類崗位,其實工作壓力不會太大,待遇中等,還是比較適合女生,以及專業不是很對口的應屆生,不過這也要看個人的想法,追求。但現實是,這種崗位跳槽帶來的薪資,崗位優勢,很小很小。

合資的平臺,好在於你做什麼崗。獎金多也要看你在什麼項目上,負責做什麼,並不是每個人都拿同樣的獎金。

這裡必須提醒大家:

很多人因為沒有工作經歷,不瞭解技術崗到底有哪些,管理崗到底做什麼,誤以為對技術沒興趣,就去選了管理。

這個去公眾號參考文章《管理崗,不是你想的那樣》。

以上,我想表達的是,面對不同offer,薪資差距是要考慮的,但不能作為絕對條件。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差1000+的月薪,怎麼辦?

offer選擇的三個陷阱,都是你自己的事

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吧

offer選擇的三個陷阱,都是你自己的事

企業名聲

大眾的名聲最好嗎?

華晨,力帆的名聲最差嗎?

各抒已見吧,對於打工者,名聲很難當飯吃。

如果相近的薪資,相近的崗位方向,建議選名聲你認為好的(判斷標準可去參考知乎,或者市場表現)。

不理智的人,是怎麼中了名聲的陷阱呢?

某民企的名聲好嗎?外行都說它最近發展的很棒,各種收購,名聲大噪,連爺爺輩的都知道了某車企收購xx個xx。

但現實是,這家企業環境一直很一般。

還有的人以為去了一家合資名企,就意味著什麼都有了,錢多少隻是時間問題,升職也是遲早的。

但我發現,越是待遇好,環境穩定的知名企業,漲薪越慢,升職機會越少。

其實對於你,企業的一個小卒,錢到位,崗位還不錯,公司不是四流車企,就可以了。真別被各種企業宣傳洗腦了,你不是在什麼芯片,軟件公司。

地理位置-離家近

父母在,不遠遊。

父母還在,不遠遊怎麼能體面的回去?

offer選擇的三個陷阱,都是你自己的事

第一份工作,往往有人容易把離家近的問題考慮在先,也因此阻止了你考慮更好的offer。

很多人諮詢的問題中,都會猶豫某個機會離家近,但是公司,崗位一般。我通常結合自己的經歷,會勸解他;

  1. 想離家近,就出去遊3-5年,跳槽回家找一份更體面的工作,不必剛畢業就成為城中的人,不知天下事。

  2. 出去遊,要考慮你的崗位,未來在家鄉可以有哪些對應的機會。如果你跑去深圳做比亞迪雲軌的技術研發,3年後想回瀋陽,恐怕相近的只有去軌道公司做維修了。

遠方有更多的機遇,更豐富的職場世界,多接觸,才能有機會找到更適合自己的。

但,回家,真的並沒有那麼容易。

邀您欣賞這篇文章《遠離家鄉的offer,寫給在外地打拼的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