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四个“贵姓”,见人不用说“免贵”,最后一个与玉帝同姓

在现在,姓不分贵贱,不分高低,只是家族血缘的一个符号,而在古代“血缘”却有是高低贵贱之分的,而代表血缘的姓便也有了贵贱之分。

中国古代四个“贵姓”,见人不用说“免贵”,最后一个与玉帝同姓

我肯定在电视剧或电影中看过许多这样的桥段,大臣因为功绩卓越而被掌权者“赐姓”,而被赐姓之人莫不感到荣耀至极,由此可见我国古代姓不仅仅代表血缘的关系,还有一定的阶级体现,出于礼貌,古人询问他人姓氏时在前面都要加个“贵姓”,而回答者要加上“免贵”二字,而下面的这四个姓却不在此列。

刘姓

中国古代四个“贵姓”,见人不用说“免贵”,最后一个与玉帝同姓

刘姓是我国的一个大姓,中国经历了许许多多的朝代,历代掌权者的姓都被称为“国姓”,刘姓之所以能够“免贵”当然是因为刘邦建立了汉朝的缘故,即便你原来的姓氏并不“高贵”,但只要成为掌权者,姓氏马上水涨船高,成为此朝最为尊贵的姓氏。

值得一提的是,在汉代姓刘之人若是对人称呼时提到“免贵”和“不贵”这样的字,很可能会冒犯了皇帝,而刘姓只是在此做一个代表,历代的国姓都不可说“免贵”,比如说唐朝的“李”,明朝的“朱”等等。

贵姓

中国古代四个“贵姓”,见人不用说“免贵”,最后一个与玉帝同姓

“贵”本来就是一个姓,此姓一说源自黄帝的“姬”姓,为陆终的后人,而陆终为颛顼玄孙,身份不可谓不尊贵,但中国大部分姓的起源都起源于上古八大姓,贵姓也只是其中之一,而它之所以能够“免贵”只是因为他本身的姓就是“贵”,没有必要在说“免贵”,当你说出“免贵姓贵”时是否感到有些歧义?

孔姓

中国古代四个“贵姓”,见人不用说“免贵”,最后一个与玉帝同姓

即便笔者不说,相信多数人也猜到了此姓“免贵”的原因,正是因为孔子的原因。

孔子是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几乎是无人能比,尤其是在封建时期,儒家的思想更是许多朝代的正统思想,被誉为“圣人”和“万世之表”,而中国向来又是一个尊师重道的国家,历代对孔子自然是尊敬有佳,连同孔子的“孔”姓也因此而尊贵,姓孔之人自然不用说“免贵”。

张姓

中国古代四个“贵姓”,见人不用说“免贵”,最后一个与玉帝同姓

此姓也是源于“姬”姓,并没有听说是哪个时期的国姓,也没听说过有张姓的“圣人”,然而此姓严格意义上来说甚至比其它几姓氏都要“尊贵”,因为传说中它是玉皇大帝的姓氏。

古代百姓笃信鬼神,这是认知的原因,上至天子下至百姓无一不崇拜天上的神仙,然而统治者与百姓又有所不同,他们更多的是体现“君权神授”的概念,让天下的百姓都知道,他当皇帝是“老天”的意思,就算不是真心信奉,表面上也会给“玉帝”一些薄面,毕竟地上的皇帝永远都大不过天上,所以张姓从这方面看来四姓中属于最贵,自然见人不用说“免贵”了。

那么你姓什么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