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東:鄉愁就是濃濃的民俗 甜甜的饊飯

李曉東,男,1974年7月生,漢族,山西長治人,文學博士。2014年10月任《小說選刊》雜誌社副主編,2016年3月掛職天水市委常委、副市長。2017年2月13日,李曉東在天水創作了散文《饊飯》,引發網友熱議和好評。網友庶民留言說:在“天水饊飯”與“山西饊面撮”的對比中,讓人品出了“同祖同源”的中華情懷。

饊 飯

李晓东:乡愁就是浓浓的民俗 甜甜的馓饭

△天水餐廳裡的饊飯

□李曉東

天水和我老家山西長治,雖相距千餘里,不少風俗習慣和飲食卻相同相近。最典型的,一是漿水酸菜,二是饊飯。不過,這兩樣在我老家只是農家小食,現在彷彿農家也吃得少了。在天水,卻是上至高檔飯店,中至街巷小店,遠至鄉野農舍,甚至佈滿小資情調風格的時尚餐廳,都可見到它們的身影。周立波挖苦趙本山,說喝咖啡的和吃大蒜的坐不到一塊,大有勢不兩立之勢,天水的漿水饊飯卻普世得多。

李晓东:乡愁就是浓浓的民俗 甜甜的馓饭

△天水春祭伏羲典禮現場

到天水工作以來,我越來越感覺到,天水是中國文化傳承最正宗,保留最完整的地方,被命名為“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名至實歸。至聖先師、大成至聖文宣王孔子的偶像是周公,“鬱郁乎文哉,吾從周”,周公的偶像是堯舜,堯舜的偶像是伏羲,“百王之主,萬帝之先”。春節的“年味”似乎真的越來越淡了,但在天水不然。天水過年,有三個高潮,除夕到大年初三,將先人靈位請回家,每頓飯供之,初三下午送到墳上,漫山遍野鞭炮齊鳴。第二個熱點在初九,玉皇大帝生日,到被譽為“隴東南第一名觀”的玉泉觀燒頭香。正月初九,稱作“上九”,七月初九,為“中九”,九月初九,重九。正月十六,伏羲誕辰,大家都到伏羲廟朝拜人文始祖。伏羲一畫開天,肇啟中華文明,仰觀天文,俯察地理,在天水卦台山分陰陽、創八卦。羲皇故里的天水人民,不僅在每年6月22號夏至日盛大公祭,平時也念念於心。正如這三大年俗,都與外來文化,包括已本土化很久的佛教無關,完全是土生土長的華夏文明傳承。

也許,正是這種堅定的信念情感,才讓天水人從精神食糧到物質食糧,都如此民間化。習近平總書記要大家“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在天水,都實現了。兩山夾一川,北山屬於黃土高原,南山是秦嶺餘脈,站在街頭,北望是北方,南望見南方。藉河從城中流過,不寬,水緩,有橋若干,車也過,人也過,歲月也過“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而鄉愁,就是濃濃的民俗,甜甜的饊飯。 我愛人女兒來天水過年,到的第二天,我就帶她們去一家餐廳吃饊飯。女兒一口不吃,老婆大呼過癮。蓋因這正是我們記憶最深處的鄉愁,甚至自己都忘記了。

李晓东:乡愁就是浓浓的民俗 甜甜的馓饭

△天水饊飯

在我家鄉,饊飯叫“饊面撮”,我覺得比“饊飯”更生動、準確。“撮”,不是“一小撮”的意思,也非指把垃圾撮起來,而是把稀的東西熬稠。如“撮漿糊”、“撮悶飯”。“饊面撮”,非常形象地把做饊飯的過程表達了出來。小時候,常常是晚飯,問媽媽“吃啥?”“饊面撮”。天水現在見的饊飯,是用細的玉米麵粉做的,我記憶中的饊面撮,原料是較粗的玉米糝子——細玉米麵捨不得做饊面撮,要握“疙瘩”。不是杭州麵疙瘩,是用玉米麵粉捏成十釐米長、三四釐米寬,半釐米厚的片片,下鍋煮熟,是早飯的主食。玉米糝子粘性不足,不能做疙瘩,便熬了饊面撮。

李晓东:乡愁就是浓浓的民俗 甜甜的馓饭

△天水饊飯

當時家裡燒灶火,灶大,鍋也大。我家用的,是一口香爐型的鐵鍋,時間長了,裡外全黑色。爸爸在礦上工作,家裡就媽媽和我們兄妹,飯量小,大約一人一碗。掀開黑的鍋蓋,小半鍋水已經沸騰,熱氣直升到臉上。我們趴在炕頭,看媽媽拿了一碗玉米糝,抖著碗,向這跳躍的熱波浪裡饊去。一邊饊,一邊用勺子攪。漸漸地,鍋裡的玉米糝越來越多,攪動也更快。我不知道用玉米麵做饊飯需不需要攪,玉米糝較粗,不攪,就會結成塊。

之所以叫“饊面撮”,包含兩道工序,一是“饊面”,二是“撮”。攪勻了,就用火熬。用煤氣或電磁爐,火的大小可以調節,煤火控制主要通過兩樣東西,火柱、炭塊。用火柱從上向下捅火,煤灰漏下,氧氣增加,火苗紅紅地竄上來。如要火小點,就加塊炭。炭發熱量高,燃燒時間長,但不像紙張木片,見火就呼呼地著起來。一塊炭下去,反而把火壓住了。先抑後揚,很有些辯證味道。端起鍋來,丟塊炭進灶火,重新坐鍋,蓋好鍋蓋,慢慢等著“撮”。

李晓东:乡愁就是浓浓的民俗 甜甜的馓饭

△天水農村吃饊飯

但我們兄妹已等不及了,媽媽從灶火洞裡,用鐵夾子夾出幾個焐得烏黑的土豆,放在炕沿上。土豆不大不小。太大,焐不全熟,太小,裡外俱焦。待稍涼,掰開,熱氣縷縷。瓤子雪白,如沙。我最喜歡吃土豆皮,每每一嘴烏黑。

我小時候,孩子們用塑料碗很多,而且是先進、時尚的標誌。用塑料碗,有兩大優點,一是摔不破。“打碗”,一直是孩子們最普遍的“罪狀”。二是隔熱。現在看來,用塑料碗盛熱飯,小資範的環保人士要“莫名驚詫”了。那時卻實在感覺方便。一個綠色的塑料碗,我用了好幾年。剛出鍋的饊面撮,盛在綠色的碗裡,卻不敢“大快朵頤”,更不能狼吞虎嚥,太燙。我們老家的饊面撮,比天水的饊飯略稀,太稠,玉米糝子容易結塊。我愛人老家山西大同的饊飯就更稠,稱作“拿糕”,可以整塊從碗裡倒出來,放在案板上切。

稍涼一下,把筷子平過來,從邊緣向中心,一圈圈收著吃。最可口的,是新磨的玉米糝饊面撮,甜絲絲的,真透出“良食”的味道。現在,在天水吃饊飯,講究的配菜不少。必配的,首先當然是酸菜。一大盆墨綠的酸菜,和著漿水端上桌。切成半釐米寬的絲,薄而均勻。漿水裡漂著鮮紅的辣椒段,一看就食慾大開。我們小時候的酸菜可沒這麼豪華。饊面撮出鍋,掀開漿水缸,挑出一大團酸菜來。原料來源龐雜,有苦菜、有灰灰菜、有白菜。有的沒切,有的切得很“豪放”。講究點的,用蔥花辣椒熗一下,但那時油也珍貴,大多數時候,就放點鹽——酸菜本來酸,醋也省了。我們小孩,不大吃酸菜,最大的奢侈是灑點白糖。天水饊飯的另一標配,是土豆絲。細細的土豆絲和紅紅的辣椒絲炒在一起,含羞帶笑地端上桌來,和酸菜、饊飯構成了民間美食的吉祥三寶。雖然醋溜土豆絲是山西“第一名菜”,但吃饊面撮卻還沒這待遇,那要等到吃白麵饅頭時才有。白麵饅頭、小米粥、醋溜土豆絲,我們一邊吃饊面撮,一邊撮撮手臉,做著美食的夢。

李晓东:乡愁就是浓浓的民俗 甜甜的馓饭

李曉東男 1974年7月生,漢族,山西武鄉人,1998年入黨,2002年參加工作,文學博士。

1992年9月-1996年9月 山西大學中文系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

1996年9月-1999年9月 西北師範大學中文系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碩士研究生

1999年9月-2002年7月 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中國現代文學專業博士研究生

2002年7月-2003年7月 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工作人員(試用期)

2003年7月-2005年1月 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主任科員

2005年1月-2010年5月 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輿情處副調研員(其間:2007.10—2009.02借調中國作協工作;2009.02—2010.05中央第六地方巡視組副處級巡視專員)

2010年5月-2012年9月 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輿情處調研員(其間:2010年5月-2012年2月中央第六地方巡視組正處級巡視專員)

2012年9月-2013年4月 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輿情處副處長、調研員

2013年4月-2014年10月 中國作家協會辦公廳秘書處處長

2014年10月- 小說選刊雜誌社副主編

2016年3月- 天水市委常委、副市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