禰衡擊鼓罵曹操:權勢不可褻瀆,意見沒有領袖

一、

中國歷史上,有一些很有意思的文人。

任你權傾天下、富貴滿堂,只要是不符合他們心中的正統道義,他們就會戰鬥到底,哪怕刀斧加身也不改初衷。

膽子最大、性情最真的,當屬三國禰衡。

禰衡從小就是優秀學生,文采和口才都很厲害,一支筆能寫文章懟天下,一張嘴能雄辯揭露真相。

建安初年,他完成學業之後來到首都許昌找工作,懷著才學報國的夢想,希望為風起雲湧的大漢江山盡綿薄之力。

那時很多人都來許昌找工作,難免會在人才市場碰碰面聊聊天。一來二去,禰衡對時事的犀利評論引起大家的注意。

於是,大家對某件事有看法,都想聽聽禰衡的意見。

他的嘴皮子太溜了,別人剛剛說出事情,他就一針見血的看出問題的關鍵所在,犀利的一塌糊塗。

在吃瓜群眾的眼中,禰衡只不過是說出了自己想說而不敢說的話,他是個英雄。

他的粉絲在觀眾的掌聲中暴漲,成為許昌冉冉升起的一顆新星。


禰衡擊鼓罵曹操:權勢不可褻瀆,意見沒有領袖


二、

在那個年代,漢家朝廷的秩序有點亂。

曹操打著“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旗號,乾的卻是權臣欺主的勾當。在曹操看來,有兵有將有權才能平定四方,重建太平。

但在很多人看來,他藐視皇帝、不遵守朝廷規矩,就是在破壞遊戲規則。

沒兵可以招,沒將可以選,如果朝廷規矩壞了,那才是真的完了。

說好的“依法治國”,憑什麼你曹孟德就可以不遵守?

如果有權就可以任性妄為,那世道就真的壞了,可怎麼得了?

維護朝廷秩序的只有一小部分人,在史書中,他們往往扮演了不光彩的形象。是的,他們沒權沒錢,只有手中的筆桿子和頭上的嘴皮子。

用手中的文章和犀利的辯論,維護著脆弱的社會生態。

有人說:“他們只是為了搏出位,為自己謀一些利益。”

不可否認,確實有一些靠出賣文字的人,阿諛奉承無恥跪舔以求得飛黃騰達,而曹操也需要這樣的人為自己裝點粉飾。

但有的人不是,他們是真的希望為心中的信仰和堅持,盡一分力。他們知道大家心中的願望,並挺身而出為大眾代言,為大眾說話。

這樣的人,我們稱之為“意見領袖。”


禰衡擊鼓罵曹操:權勢不可褻瀆,意見沒有領袖


三、

孔融是朝廷的意見領袖,他的領導是漢獻帝。

與其說他追隨的是傀儡皇帝,不如說他追隨的是皇帝代表的道統和秩序。

在大部分人都去追名逐利的時候,投入曹操的麾下,就成為最正確的選擇。

皇帝?那是什麼玩意?又不能換錢花。孔融能找到的同志,也只有禰衡這類敢說話、真性情的文人了。

禰衡的名氣實在太大了,任誰都不能忽略。還沒等漢獻帝召見,曹操就忍不住了,想請他來喝茶。

如果禰衡能去喝喝茶、套套近乎,再寫幾篇肉麻的吹捧文章,為曹操“蓋世英雄”的光環添磚加瓦,那必定會有光明的前程等著他。

花花轎子眾人抬,誰不搶著抬誰就是傻冒。

禰衡偏偏不願意去做權勢的鼓吹手,他要做的是戰鬥。

曹操一連發了幾封請柬,都被禰衡甩進垃圾桶裡。曹操生氣了:“你丫什麼意思,老子不要臉的?啊?”

為了維護自己的臉面,也為了給不尊重自己的人一個下馬威,禰衡被任命為一名鼓手,毫無疑問,這是一種羞辱。

他想用這種方式,讓敢說真話的文人屈服在權勢的淫威之下。


禰衡擊鼓罵曹操:權勢不可褻瀆,意見沒有領袖


第二天,曹操在府中大宴群臣。

三杯酒下肚,他就讓鼓樂隊進入大堂,為在座的賓客們擊鼓為樂。

一個又一個的鼓手上前擊打出美妙的音樂,宴會的氣氛進入高潮。輪到禰衡上場後,卻被曹操身邊的工作人員給訓斥了:

“你這廝,為什麼不換工作服就來?快去換衣服。”

禰衡抬頭看了一眼曹操,然後默默的把衣服脫掉,就這麼赤身裸體的演奏了一首《漁陽》。

節奏悲壯感人,讓在座的賓客都為之擊節讚歎。

你不就是想羞辱我嗎,好,我寧願自己丟臉,也絕不如你所願。

如果說裸體擊鼓是無聲的對抗,那麼他跑到曹操的府門口去大罵,就是徹底撕破臉了。禰衡穿著普通的衣服,手持三尺木棍,大大咧咧的坐在曹操府門口數落他:

“你牛逼哄哄什麼,不守規矩的亂臣賊子。”

“假借朝廷的名義,盡幹自己的勾當。”

“你有什麼資格欺負皇帝,破壞職場秩序?”

他罵人都罵的那麼犀利,直指曹操的痛點。

曹操的本意是想侮辱禰衡,結果卻被禰衡罵出了千古笑柄。

但世界上只允許有一個領袖,就是曹操。

他統領著土地、軍隊、錢財,還要讓自己的權威佔據人們的內心,他絕不允許人們表面上為自己唱讚歌,心中卻在崇拜著自己的反對者。

權勢不可以被褻瀆,意見也不能有領袖。


禰衡擊鼓罵曹操:權勢不可褻瀆,意見沒有領袖


四、

在擊鼓罵曹後,禰衡遭到特殊待遇。

不抓也不殺,而是被送到劉表那裡,能不能活就看自己的運氣了。而邊讓、孔融等等,都沒逃過曹操的大刀。

一個又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文人,只因為不合作就被統統殺掉。

這也是文人的悲哀,堅守的道義永遠鬥不過粗暴的權勢。

曹操安撫流民、征戰天下,在亂世中撐起一片太平景象,他是一個英雄。

禰衡、孔融針砭時弊、指點江山,追隨者漢家的道統,付出生命的代價都在所不惜,他們也是英雄。

世上最難調和的就是這種關係,英雄與英雄的互不相讓,最終結果只能是一方打倒另一方為止。

沒有溫情,只有血淋淋。

在曹操的心裡,權勢與文人最理想的關係就是夫妻:

一個賺錢養家,一個討好撒嬌。

一個負責在外裝逼,一個負責燒火做飯。

酒飽飯足後打個飽嗝,顯示家庭關係和諧,一片太平氣象。至於心中的小埋怨,忍著憋著,永遠都不許說出來。

家醜怎可外揚?


禰衡擊鼓罵曹操:權勢不可褻瀆,意見沒有領袖


五、

禰衡的性格有缺陷,是文人的通病。

清高,看不起這個看不起那個;

張狂,說陳群是殺豬的,罵荀彧長的醜;

還說話不過腦子,有時候滿嘴跑火車,事後又跟人道歉。

但在千篇一律的讚歌聲中,需要有人能發出不同的聲音,表達不同的意見。即便他的話有點幼稚、有點憤青,但這絕不是曹操殺人封口的理由。

曹操即便不同意他的意見,也必須誓死捍衛他說話的權利。

沉默不是愛護,批評才是。

如果人生能夠重來的話,禰衡還是會去罵曹。在雄偉的曹府門口,這個落魄的青年文人一定想到了父親:

“記住三個字,不能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