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预防血糖高和高血压?

赵爱虎


以前说的慢性病,现在被称为代谢性疾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通风、心脑血管疾病、肥胖等,因为他们的源头相似。所以预防血糖高、高血压的方法雷同。

具体什么方法呢?

1.控制体重。肥胖是引起高血压、糖尿病的风险之一。男性腰围大于25.5寸,女性腰围大于24寸,比小于此值的人患高血压的风险高3.5倍,患糖尿病2.5倍。同时有指南指出,在3-6个月内,体重下降5%-10%,可以治疗“慢性病”



2.主食用粗杂粮代替精细米面。全谷物、杂豆和薯类的营养物质要高于精细米面,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B族维生素、膳食纤维等增加饱腹感。



3.每天都要有蛋白质食物。鱼、肉、蛋、奶、大豆及其制品,每天至少要有2-3种,最好每餐有1-2种,但是不要吃太多40-60g,牛奶一天300g为宜。



4.餐餐都要有蔬菜。蔬菜中有丰富的矿物质、维生素、植物化合物等,对健康十分有好处,此处不用多说。

5.注意就餐顺序。先吃蔬菜,吃到半饱之后,吃蛋白质食物和主食,如果吃不了剩下主食最好。

国家公共二级营养师

中国营养学会会员】


营养百事通


三高疾病的发生,在生活中并不罕见。一旦确诊疾病的存在,此时能够给患者们带去的困扰往往是不小的。那么在平时的生活中,大家应当要注意做好哪些预防,才能进一步防止血糖和血压升高的情况发生呢?

首先,大家应当要注意保持心情的舒畅,尽可能避免出现过喜过悲的情绪。事实上,临床上很多存在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其疾病的发病往往与情绪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由于情绪的突然波动,使得机体的血压呈现出徒然增高的情况,继而引起心血管的异常,最终给机体健康带去较大的影响。

其次,则应当要自觉保持规律的生活。事实上,生活起居的规律, 对于预防高血压的发生所起到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在现代生活中,很多人都有熬夜的坏习惯,殊不知这样对其身体的健康是很不利的,由于机体的新陈代谢无法较好进行,此时人就很容易出现有疲劳的情况,继而诱发”三高“疾病的发生。

很多人可能都知道,三高疾病的发生和饮食之间所具有的联系是比较密切的,但是事实上,烟酒与三高疾病的病发同样有着不容忽视的关系。研究发现,存在于烟草中的尼古丁和一氧化碳等物质,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机体动脉硬化的情况,因而可以进一步诱发高血脂疾病的发病。而酒中则往往有大量的糖浆,如果过多饮用的话,则加剧糖尿病疾病的发病风险。

从事临床内科工作20余年,对内科常见病,多发病,有着丰富的经验。


医联媒体


总结了以下8个膳食建议:


大象心健康


一、我们要科学饮食,一日三餐合理的吃。多吃一些荞麦面、玉米、黑豆、绿茶、大蒜、洋葱、西红柿、香蕉、山楂、火龙果等。适当少吃精细的食物、五谷杂粮、蔬菜水果要多吃点!

二、适当地参加运动,能减轻体重,这属于有氧运动,通过活动加速血液循环,出汗还能排除毒素,对预防三高有好处!


三、不抽烟、不喝酒保持良好的习惯!

这样三高才不会找上门,不过朋友们没事的时候可以经常查查体,注意一下三高是否正常!


快乐公主79984791


当血糖值高于正常范围即为高血糖。高血糖也是通常大家所说“三高”中的一高。另外“两高”分别是高血压和高脂血症。空腹血糖正常值在6.1mmol/L以下,餐后两小时血糖的正常值在7.8mmol/L以下,如果高于这一范围,称为高血糖。它可能历时数日或在几个小时内即能形成。正常人在清晨空腹血糖浓度为80~120毫克%。空腹血糖浓度超过130毫克%称为高血糖。如果血糖浓度超进160~180毫克%,就有一部分葡萄糖随尿排出,这就是糖尿。血糖浓度低于70毫克%称为低血糖。正常情况下,人体能够通过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这两大调节系统确保血糖的来源与去路保持平衡,使血糖维持在一定水平。但是在遗传因素(如糖尿病家族史)与环境因素(如不合理的膳食、肥胖等)的共同作用下,两大调节功能发生紊乱,就会出现血糖水平的升高。
高血糖病因

1、偶然的高血糖。血糖检查前如果食用大量的甜食,当然会出现血糖高的结果。所以检查出是高血糖,不要过于担心。间隔一段时间后,再次检查看看血糖结果。

2、不良生活习惯和环境。现在的年轻人大部分都很喜欢肯德基一类的快餐,不喜蔬菜和水果,长久的饮食习惯可能导致血糖偏高。空气负离子是存在于空气中的自然因子,能有效降低高血糖,但环境的污染,导致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剧减,人体摄取的负氧离子不足,这也是导致高血糖的一个重要原因。

3、其他疾病引起的高血糖。冠心病等与高血糖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一旦确诊是高血糖,应该尽量清楚是什么原因引起的高血糖,这样才能对症治疗,才能做好预防和治疗高血糖的工作。[1]

4、在排除了以上的引起高血糖的诱因之后,那么高血糖就极有可能是糖尿病的早期症状。目前糖尿病患病人群已经越来越年轻,甚至出现儿童糖尿病。所以,糖尿病患者一定要知道的是,高血糖要及早治疗。

高血糖 症状

血糖升高,尿糖增多,可引发渗透性利尿,从而引起多尿的症状;血糖升高、大量水分丢失,血渗透压也会相应升高,高血渗可刺激下丘脑的口渴中枢,从而引起口渴、多饮的症状;由于胰岛素相对或绝对的缺乏,导致体内葡萄糖不能被利用,蛋白质和脂肪消耗增多,从而引起乏力、体重减轻;为了补偿损失的糖分,维持机体活动,需要多进食;这就形成了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糖尿病病人的多饮、多尿症状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呈正比。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患者吃得越多,血糖就越高,尿中失糖也越多,饥饿感也就越厉害,最终导致了恶性循环。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以少吃为好,但不能少于每日150克主食。但如果糖尿病未缓解,病人的食欲突然降低,此时应注意是否合并感染、酮症及其他并发症。

1、尿多,皮肤干燥,脱水

2、极度口渴

3、恶心,呕吐,腹部不适

4、厌食,体重减轻,虚弱无力

5、心跳快速,呼吸缓而深

6、血糖测试值升高

7、尿糖测试呈阳性反应。

三多一少是糖尿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即为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轻。然而,我们发现目前临床上有相当一部分糖尿病病人,因为没有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而延误了病情。有些糖尿病病人没有明显的“三多一少”症状,这是由于病人的肾糖阈增高所致。正常情况下葡萄糖在肾脏内全部被重吸收,尿中无糖排出;若血糖轻度升高,肾小管的重吸收值会相应增加;但当血糖升高到一定水平,超出了肾小管的最大重吸收范围,则部分葡萄糖将从尿中排出,从而形成糖尿。这个血糖临界值即为肾糖阈,正常值为8.8~9.9毫摩尔/升(mmol/L)。肾脏病及其他一些泌尿系统疾病都会对其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且多数老龄患者的肾糖阈也会相应增高。肾糖阈增高后,病人即使血糖很高也不会有糖尿。没有糖尿,就不会引发渗透性利尿,因此可没有多尿症状;没有丢失大量水分,血浆渗透压就变化较轻,对下丘脑中枢的刺激也相应减轻,因此可没有口渴、多饮症状;没有糖尿,就不会损失大量糖分,因此可没有明显的饥饿感,多食症状减轻;没有糖尿,机体的营养成分丢失减少,因此体重减轻的程度也可相应减轻。由此,这些糖尿病病人可以最终不出现“三多一少”的症状。

高血糖危害

短时间、一次性的高血糖对人体无严重损害。比如在应激状态下或情绪激动、高度紧张时,可出现短暂的高血糖;一次进食大量的糖类,也可出现短暂高血糖;随后,血糖水平逐渐恢复正常。然而长期的高血糖会使全身各个组织器官发生病变,导致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如失水、电解质紊乱、营养缺乏、抵抗力下降、肾功能受损、神经病变、眼底病变、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足等。控制高血糖势在必行。

高血糖并发症

糖尿病患者以少吃为好,但不能少于每日150克主食。但如果糖尿病未缓解,患者的食欲突然降低,此时应注意是否合并感染、酮症及其他并发症。

高血糖常见原因

1、所使用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的剂量不够;

2、运动量明显减少,胰岛素不能有效发挥作用;

3、摄食过多特别是甜食或含糖饮料;

4、过度肥胖;

5、情绪或精神上的压力过重;

6、低血糖后出现反跳性高血糖被称为Somogyi现象;

7、饮酒可导致低血糖,也可导致高血糖;

8、服用某些药物,如强的松、地塞米松等会引起高血糖的药;又如服用了某些止咳糖浆;(9)在生病或其它应急情况下,原先使用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的剂量不够等等。

9、空气负离子是存在于空气中的自然因子,能有效降低高血糖,但环境的污染,导致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剧减,人体摄取的负氧离子不足,这也是导致高血糖的一个重要原因。

高血糖预防

预防高血糖的原则与高血糖的治疗原则相同,要注意健康的生活方式,维持合理的体重,定期进行血糖的监测,在糖尿病前期可以考虑使用二甲双胍或阿卡波糖治疗。

防止高血糖的出现,应做到:

1、坚持饮食调节和运动调节;

2、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之内;

3、尽量避免使用影响糖代谢的药物,如必须使用,则应咨询糖尿病医生;

4、在生病时及时就医,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不合理的膳食习惯会导致肥胖,而肥胖的人往往会有高血糖的症状,高血糖的人通常饥饿感比常人显著得多。他们陷入一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多饮多尿多食。而体重却逐渐减少令人担忧。高血糖的危害在于它会导致人体心脑血管等多种疾病诱发。所以预防高血压应从饮食入手,预防食疗总比药物补救好得多。那么血糖高吃什么好 ?

一、血糖高吃什么好 :忌吃的4种食物

1、柿子。柿子中含有丰富的葡萄糖、蔗糖、果糖等,含糖量很高,特别不适合血糖高的人食用。

2、冰淇淋。不用说大家也知道,冰淇淋很甜,虽然有些冰淇淋已经做得热量没有那么高了,但是依旧含有非常多的糖分,血糖高的人不应该食用。

3、蜂蜜。蜂蜜的味道很甜,主要由葡萄糖、果糖等构成,人体很容易吸收,这样血糖就很容易升高了,对于血糖高的人来说,是非常不适合的。

4、红薯。红薯的味道比较香甜,而且营养丰富,深受大众喜爱。但是最新的研究表明,红薯中的升糖指数比较高,含糖量高达27.7%,不适合血糖高的人群。

二、血糖高吃什么好 :宜吃的7种食物

1、血糖高吃什么好:洋葱

洋葱含有气味物质硫醇、二硫化物、三硫化物、多种氨基酸等,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能降血脂、抗血小板凝集、抗炎、平喘等,还有较好的降血糖作用。洋葱可生食或炒食。

2、血糖高吃什么好:黑木耳

黑木耳含木耳多糖、维生素、蛋白质、胡萝卜素和钾、钠、钙、铁等矿物质,其中木耳多糖有降糖效果,动物实验表明,木耳多糖可以降低糖尿病小鼠的血糖。黑木耳可炒菜或炖汤,也可作配料。

3、血糖高吃什么好:苦瓜

苦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研究发现苦瓜中含有的苦瓜皂苷,有非常明显的降血糖作用,有刺激胰岛素释放的功能。血糖高的人每天食用,可以很好的控制血糖。

4、血糖高吃什么好:西红柿

西红柿,也就是番茄。西红柿中含有大量的天然抗氧化剂,除了维生素C之外还含有番茄红素。番茄红素是一种让西红柿自然变红的天然色素,具有很好的抗氧化作用,所以血糖高的人可以适量食用。

5、血糖高吃什么好:黄鳝鱼

黄鳝鱼中含有“黄鳝鱼素A”和“黄鳝鱼素B”,这两种物质具有恢复调节血糖正常生理功能的作用。实验证明,黄鳝鱼素具有显著的类胰岛素降血糖作用。

6、血糖高吃什么好:黄瓜

黄瓜性味甘凉,甘甜爽脆,具有除热止渴的作用。研究表明,黄瓜含糖仅1.6%,是糖尿病患者常用的代食品,并可从中获得维生素C、胡萝卜素、纤维素和矿物质等。黄瓜中所含的丙醇二酸,能抑制人体内糖类物质转变为脂肪。

7、血糖高吃什么好:南瓜

南瓜甘温无毒,有补中益气功效。南瓜含有能抑制葡萄糖吸收的果糖,能与人体内多余的胆固醇结合,有防止胆固醇过高,预防动脉硬化的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南瓜中还含有腺嘌呤、戊聚糖、甘露醇等许多对人体有益的物质,并有促进胰岛素分泌的作用。糖尿病患者每天煮食南瓜100克,对改善症状有良效。

三、糖尿病人血糖高的“三宜”食物主要是指以下几种:

1.豆类及豆制品,豆类食品富含蛋白质、无机盐和维生素,且豆油含不饱和脂肪酸,能降低血清胆固醇及甘油三酯;

2.五谷杂粮,如莜麦面、荞麦面、燕麦面、玉米面等富含维生素B、多种微量元素及食物纤维的主食,长期食用可降低血糖、血脂;

3.苦瓜、洋葱、香菇、柚子、南瓜可降低血糖,是糖尿病人最理想食物,如能长期服用一些蜂胶,则降血糖和预防并发症的效果会更好。

四、专家指出,糖尿病人高血糖饮食的“三不宜”主要为:

1.不宜吃各种糖、蜜饯、水果罐头、汽水、果汁、果酱、冰淇淋、甜饼干、甜面包及糖制糕点等,因为这些食品含糖很高,食用易出现高血糖。

2.不宜饮酒,酒精能使血糖发生波动,空腹大量饮酒时,可发生严重的低血糖,而且醉酒往往能掩盖低血糖的表现,不易发现,非常危险。

3.不宜吃含高胆固醇的食物及动物脂肪,如动物的脑、肝、心、肺、腰、蛋黄、肥肉、黄油、猪牛羊油等,这些食物易使血脂升高,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

“高血压”(Hypertension (HTN)、high blood pressure)或“动脉高血压”(arterial hypertension),是一种动脉血压升高的慢性病症。高血压是指在未使用降压药物,或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140/90mmHg)。血压的升高使心脏推动血液在血管内循环时的负担增大。血压有两种,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心脏跳动时肌肉收缩(systole)或舒张(diastole)时的测量值。正常静息血压范围为收缩压100–140毫米汞柱mmHg(最高读数)和舒张压60–90毫米汞柱mmHg(最低读数)。血压持续等于或高于140/90毫米汞柱mmHg时则为高血压。

高血压定义

高血压(hypertension)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收缩压≥140毫米汞柱,舒张压≥90毫米汞柱),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正常人的血压随内外环境变化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在整体人群,血压水平随年龄逐渐升高,以收缩压更为明显,但50岁后舒张压呈现下降趋势,脉压也随之加大。

近年来,人们对心血管病多重危险因素的作用以及心、脑、肾靶器官保护的认识不断深入,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也在不断调整,目前认为同一血压水平的患者发生心血管病的危险不同,因此有了血压分层的概念,即发生心血管病危险度不同的患者,适宜血压水平应有不同。[1]

血压值和危险因素评估是诊断和制定高血压治疗方案的主要依据,不同患者高血压管理的目标不同,医生面对患者时在参考标准的基础上,根据其具体情况判断该患者最合适的血压范围,采用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推荐使用24小时长效降压药物控制血压。除评估诊室血压外,患者还应注意家庭清晨血压的监测和管理,以控制血压,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高血压病因

1.遗传因素

大约60%的半数高血压患者有家族史。目前认为是多基因遗传所致,30%~50%的高血压患者有遗传背景。

2.精神和环境因素

长期的精神紧张、激动、焦虑,受噪声或不良视觉刺激等因素也会引起高血压的发生。

3.年龄因素

发病率有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40岁以上者发病率高。

4.生活习惯因素

膳食结构不合理,如过多的钠盐 、低钾饮食、大量饮酒、摄入过多的饱和脂肪酸 均可使血压升高。吸烟可加速脉粥样硬化的过程,为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5.药物的影响

避孕药、激素、消炎止痛药等均可影响血压。

6.其他疾病的影响

肥胖、糖尿病、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甲状腺疾病、肾动脉狭窄、肾脏实质损害、肾上腺占位性病变、嗜铬细胞瘤、其他神经内分泌肿瘤等。

高血压症状

1、早期可能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常见的是头晕、头痛、颈项板紧、疲劳、心悸等。仅仅会在劳累、精神紧张、情绪波动后发生血压升高,并在休息后恢复正常。随着病程延长,血压明显的持续升高,逐渐会出现各种症状。此时被称为缓进型高血压病。

2、缓进型高血压病常见的临床症状有头痛、头晕、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肢体麻木、夜尿增多、心悸、胸闷、乏力等。高血压的症状与血压水平有一定关联,多数症状在紧张或劳累后可加重,清晨活动后血压可迅速升高,出现清晨高血压,导致心脑血管事件多发生在清晨。

3、当血压突然升高到一定程度时甚至会出现剧烈头痛、呕吐、心悸、眩晕等症状,严重时会发生神志不清、抽搐,这就属于急进型高血压和高血压危重症,多会在短期内发生严重的心、脑、肾等器官的损害和病变,如中风、心梗、肾衰等。症状与血压升高的水平并无一致的关系。

4、继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表现主要是有关原发病的症状和体征,高血压仅是其症状之一。继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升高可具有其自身特点,如主动脉缩窄所致的高血压可仅限于上肢;嗜铬细胞瘤引起的血压增高呈阵发性。

5、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而病因尚未明确的独立疾病,占所有高血压患者的90%以上。

6、继发性高血压。又称为症状性高血压,在这类疾病中病因明确,高血压仅是该种疾病的临床表现之一,血压可暂时性或持久性升高。

高血压检查

体格检查

1、正确测量血压。由于血压有波动性,且情绪激动、体力活动时会引起一时性的血压升高,因此应至少2次在非同日静息状态下测得血压升高时方可诊断高血压,而血压值应以连续测量3次的平均值计。仔细的体格检查有助于发现继发性高血压线索和靶器官损害情况。

2、测量体重指数(BMI)、腰围及臀围。

3、检查四肢动脉搏动和神经系统体征,听诊颈动脉、胸主动脉、腹部动脉和股动脉有无杂音。4、观察有无库欣病面容、神经纤维瘤性皮肤斑、甲状腺功能亢进性突眼征或下肢水肿。

5、全面的心肺检查。

6、全面详细了解患者病史。

实验室检查

可帮助判断高血压的病因及靶器官功能状态。

常规检查项目有血常规、尿常规(包括蛋白、糖和尿沉渣镜检)、肾功能、血糖、血脂、血钾、超声心动图、心电图、胸部X线、眼底、动态血压监测等。

可根据需要和条件进一步检查眼底以及颈动脉超声等。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有助于判断血压升高的严重程度,了解血压昼夜节律,监测清晨血压,指导降压治疗以及评价降压药物疗效。

常规检查

血常规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一般无异常,但急进型高血压时可有Coombs试验阴性的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伴畸形红细胞、血红蛋白高者血液粘度增加,易有血栓形成并发症(包括脑梗塞)和左心室肥大。

尿常规

早期病人尿常规正常,肾浓缩功能受损时尿比重逐渐下降,可有少量尿蛋白、红细胞,偶见管型。随肾病变进展,尿蛋白量增多,在良性肾硬化者如24小时尿蛋白在1g以上时,提示预后差。红细胞和管型也可增多,管型主要是透明和颗粒者。

肾功能

多采用血尿素氮和肌酐来估计肾功能。早期病人检查并无异常,肾实质受损到一定程度可开始升高。成人肌酐>114.3μmol/L,老年人和妊娠者>91.5μmol/L时提示有肾损害。酚红排泄试验、尿素廓清率、内生肌酐廓清率等可低于正常。

胸部X线检查

可见主动脉,尤其是升、弓部迂曲延长,其升、弓或降部可扩张。出现高血压性心脏病时有左室增大,有左心衰竭时左室增大更明显,全心衰竭时则可左右心室都增大,并有肺淤血征象。肺水肿时则见肺间明显充血,呈蝴蝶形模糊阴影。应常规摄片检查,以便前后检查时比较。

心电图

左心室肥厚时心电图可显示左心室肥大或兼有劳损。心电图诊断左心室肥大的标准不尽相同,但其敏感性和特异性相差不大,假阴性为68%~77%,假阳性4%~6%,可见心电图诊断左心室肥大的敏感性不很高。由于左室舒张期顺应性下降,左房舒张期负荷增加,心电图可出现P波增宽、切凹、Pv1的终末电势负值增大等,上述表现甚至可出现在心电图发现左心室肥大之前。可有心律失常如室性早搏、心房颤动等。

超声心动图

目前认为,和胸部X线检查、心电图比较,超声心动图是诊断左心室肥厚最敏感、可靠的手段。可在二维超声定位基础上记录M型超声曲线或直接从二维图进行测量,室间隔和(或)或心室后壁厚度>13mm者为左室肥厚。高血压病时左心室肥大多是对称性的,但有1/3左右以室间隔肥厚为主(室间隔和左室后壁厚度比>1.3),室间隔肥厚常上端先出现,提示高血压时最先影响左室流出道。超声心动图尚可观察其它心脏腔室、瓣膜和主动脉根部的情况并可作心功能检测。左室肥厚早期虽然心脏的整体功能如心排血量、左室射血分数仍属正常,但已有左室收缩期和舒张期顺应性的减退,如心肌收缩最大速率(Vmax)下降,等容舒张期延长、二尖瓣开放延迟等。在出现左心衰竭后,超声心动图检查可发现左室、左房心腔扩大,左室壁收缩活动减弱。

眼底检查

测量视网膜中心动脉压可见增高,在病情发展的不同阶段可见下列的眼底变化:

Ⅰ级:视网膜动脉痉挛;

Ⅱ级A:视网膜动脉轻度硬化;

B:视网膜动脉显著硬化;

Ⅲ级:Ⅱ级加视网膜病变(出血或渗出);

Ⅳ级:Ⅲ级加视神经乳头水肿。

其他检查

病人可伴有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增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降低,及载脂蛋白A-Ⅰ的降低。亦常有血糖增高和高尿酸血症。部分病人血浆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的水平升高。

有条件的高血压病患者,可进一步选作以下检查:1、动态血压24小时监测。此检查不仅能真实地反映各时间点的血压状况,而且能揭示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特点及昼夜变化规律。2、超声心动图检查。该检查能帮助我们了解心脏结构和功能。

高血压血压测量

把血压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不但能延缓靶器官的损害,而且能够降低脑卒中、冠心病和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而经常、准确地了解血压值及波动情况,是有效控制血压的基础。

由于血压的特点有明显波动性,需要于非同日的多次反复测量才可判断血压升高是否为持续性。目前使用以下三种方法评价血压水平。

1.测量血压的环境应安静、温度适当。测量前至少休息5分钟。测前半小时禁止吸烟,禁饮浓茶或咖啡,小便排空。避免紧张、焦虑、情绪激动或疼痛。

2.被测者一般采取坐位,测右上臂,全身肌肉放松;不应将过多或太厚的衣袖推卷上去,挤压在袖带之上。肘部应置于心脏同一水平上。

3.袖带的气囊应环绕上臂的80%,袖带下缘应在肘弯上2.5厘米。将听诊器胸件置于袖带下肘窝处肱动脉上,轻按使听诊器和皮肤全面接触,不能压得太重。

4.测量时快速充气,气囊内压力应达到使手腕桡动脉脉搏消失,并再升高30毫米水银柱(mmHg)然后缓慢放气,使水银柱以恒定的速度下降(2—5mmHg/秒)。以听到第1个响声时水银柱凸面高度的刻度数值作为收缩压;以声音消失时的读数为舒张压。儿童、妊娠、严重贫血或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情况下,听诊声音不消失,此时改定为以变音为舒张压。取得舒张压读数后,快速放气至零(0)水平。

5.应重复测2次,每次相隔2分钟。取2次读数的平均值记录。如果2次读数的收缩压或舒张压读数相差大于5mmHg,应再隔2分钟,测第3次,然后取3次读数的平均值。

高血压引发疾病

冠心病

长期的高血压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会阻塞或使血管腔变狭窄,或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而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坏死而引起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的最常见类型,也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

脑血管病

包含脑出血、脑血栓、脑梗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管意外又称中风,其病势凶猛,且致死率极高,即使不致死,大多数也会致残,是急性脑血管病中最凶猛的一种。高血压患者血压越高,中风的发生率也就越高。高血压患者的脑动脉如果硬化到一定程度时,再加上一时的激动或过度的兴奋,如愤怒、突然事故的发生、剧烈运动等,会使血压急骤升高,脑血管破裂出血,血液便溢入血管周围的脑组织,此时,病人会立即昏迷,倾倒在地,所以俗称中风。

高血压心脏病

高血压患者的心脏改变主要是左心室肥厚和扩大,心肌细胞肥大和间质纤维化。高血压导致心脏肥厚和扩大,称为高血压心脏病。高血压心脏病是高血压长期得不到控制的一个必然趋势,最后或者可能会因心脏肥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而影响生命安全。

高血压脑病

主要发生在重症高血压患者中。由于过高的血压超过了脑血流的自动调节范围,脑组织因血流灌注过多而引起脑水肿。临床上以脑病的症状和体征为特点,表现为弥漫性严重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精神错乱,严重的甚至会昏迷和抽搐。

慢性肾功能衰竭

高血压对肾脏的损害是一个严重的并发症,其中高血压合并肾功能衰竭约占10%。高血压与肾脏损害可以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一方面,高血压引起肾脏损伤;另一方面,肾脏损伤会加重高血压病。一般到高血压的中、后期,肾小动脉发生硬化,肾血流量减少,肾浓缩小便的能力降低,此时会出现多尿和夜尿增多现象。急骤发展的高血压可引起广泛的肾小动脉弥慢性病变,导致恶性肾小动脉硬化,从而迅速发展成为尿毒症。

高血压危象

高血压危象在高血压早期和晚期均可发生,紧张、疲劳、寒冷、突然停服降压药等诱因会导致小动脉发生强烈痉挛,导致血压急剧上升。高血压危象发生时,会出现头痛、烦躁、眩晕、恶心、呕吐、心悸、气急以及视力模糊等严重的症状。

高血压预防措施

高血压是一种可防可控的疾病,对血压130~139/85~89mmHg正常高值阶段、超重/肥胖、长期高盐饮食、过量饮酒者应进行重点干预,定期健康体检,积极控制危险因素。针对高血压患者,应定期随访和测量血压,尤其注意清晨血压的管理,积极治疗高血压(药物治疗与生活方式干预并举),减缓靶器官损害,预防心脑肾并发症的发生,降低致残率及死亡率。

1、中午小睡。工作了一上午的高血压病患者在吃过午饭后稍稍活动,应小睡一会儿,一般以半小时至一小时为宜,老年人也可延长半小时。无条件平卧入睡时,可仰坐在沙发上闭目养神,使全身放松,这样有利于降压。

2、晚餐宜少。有些中年高血压病患者对晚餐并不在乎,有时毫无顾忌地大吃大喝,导致胃肠功能负担加重、影响睡眠,不利于血压下降。晚餐宜吃易消化食物,应配些汤类,不要怕夜间多尿而不敢饮水或进粥食。进水量不足,可使夜间血液稠,促使血栓形成。

3、娱乐有节。睡前娱乐活动要有节制,这是高血压病患者必须注意的一点,如下棋、打麻将、打扑克要限制时间,一般以1小时至2小时为宜,要学习控制情绪,坚持以娱乐健身为目的,不可计较输赢,不可过于认真或激动,否则会导致血压升高。看电视也应控制好时间,不宜长时间坐在电视屏幕前,也不要看内容过于刺激的节目,否则会影响睡眠。

4、睡前泡脚。按时就寝,养成上床前用温水泡脚的习惯,然后按摩双足心,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解除一天的疲乏。尽量少用或不用安眠药,力争自然入睡,不养成依赖催眠药的习惯。

5、缓慢起床。早晨醒来,不要急于起床,应先在床上仰卧,活动一下四肢和头颈部,伸一下懒腰,使肢体肌肉和血管平滑肌恢复适当张力,以适应起床时的体位变化,避免引起头晕。然后慢慢坐起,稍微活动几次上肢,再下床活动,这样血压不会有太大波动。

降血压方法

1.少吃盐:高钠饮食会令血压升高。

2.减压:冥想、心理治疗及肌肉放松都可以有效降低血压。

3.限酒:健康人每日饮酒量以女性不超过一杯、男性不超过两杯为宜。

4.补钾:黄豆、番茄酱、菠菜、比目鱼和小扁豆等富含钾的食物可降低血压。

5.补镁:麦片、糙米、杏仁、榛子、利马豆、菠菜和牛奶等富含镁的食物有利于控制血压,可以降低中风和妊高症的发病率。

6.每天一斤奶。含钙食物能降压。

7.甜菊。甜菊不仅可以降低血压,而且热量低,对糖尿病患者尤为适用。

8.多吃芹菜。坚持每天吃4根芹菜,可以使血压下降12%—14%。

9.多吃鱼。鲑鱼、金枪鱼、鲱鱼、鲭鱼、比目鱼等含有丰富的的蛋白质、有助于降低血压的欧米伽—3脂肪酸。

10.多吃核桃。核桃、亚麻籽、豆腐、大豆、菜子油等含有丰富的α—亚麻酸,有助于降低血压。

11.正确使用调料。茴香、薄荷、黑胡椒等,不仅可以为食物提鲜,还可减少食盐的用量,有助于降低血压。

12.每天一瓣蒜。大蒜中的大蒜素能缓解高血压。

13.多吃菠菜。菠菜、豆类、芦笋等富含叶酸,可降低血压。

高血压常见误区

认识误区

1.担心血压降得过低。受传统高血压防治观念的影响,对目前提出的将血压降至理想水平,即135/85mmHg以下有所顾虑,担心血压会因此降得过低,对心、脑、肾供血不利,引起这些器官供血不足而诱发相应并发症。这种认识是个误区。根据现代医学研究显示,血压在理想范围内越低越好,只要平稳地将血压降至目标水平以下,既可减轻症状,也可减轻各种脑血管事件的危险性。

2.对有并发症时应将血压降得更低认识不足;

3.对非药物疗法重视不够;

4.血压降下来后不一定再用药;

5.治病心切,喜欢作用快的降压药;

6.不用药亦可降压;

7.新药、贵药就是好药;

8.忽视血压监测和记录。目前的降压原则中十分强调个体化用药。究竟怎样才能达到“个体化”,其中一项便是坚持每日或每周定期对血压的监测并记录。

高血压患者的饮食宜忌: 

①碳水化合物食品:  适宜的食品---米饭、粥、面、面类、葛粉、汤、芋类、软豆类。  应忌的食品---蕃薯(产生腹气的食物)、干豆类、味浓的饼干类。  

②蛋白质食品---牛肉、猪瘦肉、白肉鱼、蛋、牛奶、奶制品(鲜奶油、酵母乳、冰淇淋、乳酪)、大豆制品(豆腐、纳豆、黄豆粉、油豆腐)  应忌的食物---脂肪多的食品(牛、猪的五花肉、排骨肉、鲸鱼、鲱鱼、金枪鱼等、加工品(香肠)  

③脂肪类食品  适宜的食品---植物油、少量奶油、沙拉酱  应忌的食品---动物油、生猪油、熏肉、油浸沙丁鱼  

④维生素、矿物质食品  适宜的食品---蔬菜类(菠菜、白菜、胡萝卜、番茄、百合根、南瓜、茄子、黄瓜),水果类(苹果、桔子、梨、葡萄、西瓜)  海藻类、菌类宜煮熟才吃。  应忌的食物---纤维硬的蔬菜(牛蒡、竹笋、豆类) ,刺激性强的蔬菜(香辛蔬菜、芒荽、芥菜、葱、芥菜)  

⑤其他食物  适宜的食品---淡香茶、酵母乳饮料  

应忌的食物---香辛料(辣椒、咖喱粉),酒类饮料,盐浸食物(成菜类、成鱼子),酱菜类,咖啡  .  

高血压病人应注意的饮食习惯:  

① 首先要控制能量的摄入,提倡吃复合糖类、如淀粉、玉米、少吃葡萄糖、果糖及蔗糖,这类糖属于单糖,易引起血脂升高。  

② 限制脂肪的摄入。烹调时,选用植物油,可多吃海鱼,海鱼含有不饱和脂肪酸,能使胆固醇氧化,从而降低血浆胆固醇,还可延长血小板的凝聚,抑制血栓形成,防止中风,还含有较多的亚油酸,对增加微血管的弹性,防止血管破裂,防止高血压并发症有一定的作用。  

③ 适量摄入蛋白质。高血压病人每日蛋白质的量为每公斤体重1g为宜。每周吃2-3次鱼类蛋白质,可改善血管弹性和通透性,增加尿钠排出,从而降低血压。如高血压合并肾功能不全时,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  

④ 多吃含钾、钙丰富而含钠低的食品,如土豆、茄子、海带、莴笋。含钙高的食品:牛奶、酸牛奶、虾皮。少吃肉汤类,因为肉汤中含氮浸出物增加,能够促进体内尿酸增加,加重心、肝、肾脏的负担。  

⑤ 限制盐的摄入量:每日应逐渐减至6g以下,即普通啤酒盖去掉胶垫后,一平盖食盐约为6g。这量指的是食盐量包括烹调用盐及其他食物中所含钠折合成食盐的总量。适当的减少钠盐的摄入有助于降低血压,减少体内的钠水潴留。  

⑥ 多汔新鲜蔬菜,水果。每天吃新鲜蔬菜不少于8两,水果2至4两。  

⑦ 适当增加海产品摄入:如海带,紫菜,海产鱼等。  .  

具有降压稳压的食物:  黑木耳  用清水将黑木耳浸泡一夜后,上屉蒸1~2小时,再加入适量冰糖,每天服一碗,可治高血压、血管硬化等。  

荸荠  取荸荠、海蜇头(洗去盐分)各30~60克,煮汤,每日分2~3次服用,可治疗高血压。  

芹菜  因高血压引起头痛、头胀的病人,常吃鲜芹菜可缓解症状。  

葫芦  将鲜葫芦捣烂取汁,以蜂蜜调服,每日两次,每次半杯至一杯,有降血压的作用。  绿豆  绿豆对高血压患者有很好的食疗作用,不仅有助于降压,减轻症状,而且常吃绿豆还有防止血脂升高的功效。  

蚕豆花  鲜蚕豆花60克或干花15克加水煎服,可治疗高血压、鼻出血。  

西瓜皮  取西瓜翠衣、草决明各9克,水煎服,可治高血压。  

莲子心  莲子心有降压、强心作用,适用于高血压、心悸、失眠等症,用法是取莲子心1~2克,开水冲泡代茶饮。


闲话家常辣妈蟹


日常生活中,要多喝水,多运动,最好能出汗,减少糖分,盐分,脂肪的摄入,避免心,肝,脾,胃,肾内脏负担。可以吃一些有助于清除血液垃圾的食物,比如黑木耳、花生、核桃、杏仁、红枣、洋葱、西红柿、木蛾素•耳枣片,苹果等,利于营养平衡。随着年纪的增长,血液里会积累很多血脂、胆固醇或其他蛋白类物质,可想而知,如果血液中的“垃圾”过多,我们的血液提供给器官的养分就会大打折扣,直接影响器官的正常功能。所以良好的生活饮食工作习惯非常重要。


修一切善法


我就是一个标准三高患者,现在差不多是半个医生了呵呵,笼统来说一下,首先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发生人群越来越年轻化,并不是只有老年人才能患三高症。预防高血压糖尿病,首先要多做体检,监测血压血糖。看看家族里面有没有这样的人群,最起码要知道自己的父母姊妹有没有高血压糖尿病症状。小结一下就是注意饮食,作息规律,控制性情,自我减压,适当运动,多做检查。希望所有人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