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结束时,美国应该立刻进攻苏联吗?

我也很绝望351


当然不应该立刻进攻苏联。

二战之前,西欧各国对苏联的恐惧不输于对纳粹德国的恐惧,所以他们一直寄希望于德国和苏联进行一场大战,最好两败俱伤,而自己坐收渔利。二战结束后,西欧各国对苏联的恐惧就更厉害了!

因为,二战刚刚结束的时候是这样的:美国人有最强大的海空军实力,而苏联人在陆军方面无人可比,可以轻易占领欧洲!

早在1944年,美国人就发现苏联的陆军简直是变态一般的存在。白俄罗斯战役后,苏军歼灭了45万德军,其中俘虏了近10万德军。斯大林将这件事儿告诉美国人的时候,他们都不相信,认为是在吹牛,要知道当时英美盟军还在诺曼底一带与德军死磕,数百万美英联军每天艰难的向前推进,难以成建制消灭德军。

所以呢,斯大林特地在红场举行了一次声势浩大的战俘游行仪式。1944年7月17日,经过挑选的5.7万德国战俘分成90个方队在红场走过,声势之浩大让美英等国目瞪口呆!

紧接着,1944年底,希特勒的阿登反击战又打得美国灰头土脸,如果不是因为德国在那个时候已经拿不出太多军队和军用物资来进行这次反击战,美国人很可能会被怼到法国境内,甚至被怼到敦刻尔克。可惜的是阿登反击战正打的火热时,德国军队的油料和弹药就宣告不足,后来德国人只能就地防守,然后眼睁睁的看着美国人一步步再反击回来。

这种对比让欧美各国深知自己的陆军与苏军相差甚远,在冷战时期欧洲各国认为苏联人可以在1个月之内占领欧洲就源自于此。

地面军队的差距实在过于巨大,而当时美国海军对苏联的封锁又几乎没有任何意义。苏联完全可以依靠自己庞大的国土,丰富的资源完成战争准备,根本就不需要海外进口。

而美国的空军虽然强大,但也不敢保证能够遏制住当时的苏联空军,毕竟苏联空军的战机数量也是非常多的。

做一个简单的计算吧。整个二战期间苏联一共生产了16万架飞机,又接受了美军援助的1.4万架,自身的损失大约为6万架。二战期间美国共生产了30万架飞机,援助盟友6万架,对德轰炸期间损失了4万架,太平洋上损失2.7万架,训练和事故损失4万架,再加上其他战区的损失数,所以到二战结束对苏军并没有压倒性优势。

美军唯一能够制衡苏联的就是原子弹,可惜,仅有的两枚已经送给了日本,而新的原子弹生产出来需要很长周期。况且,对于苏联这么大的国家来说,区区几枚原子弹是不会伤筋动骨的,更不要说携带原子弹的战机要突破苏军的重重陆空防线才能投掷,这在当时看几乎是不可能办到的。

当然,苏联对美军的原子弹还是投鼠忌器的,比如1946年初,美国督促苏联在1946年5月1日之前撤出伊朗,否则刀兵相见。谈判期间,一些美国报纸叫嚣战争,甚至宣称用300枚原子弹摧毁苏联。

苏联迫于压力只能遵循美国意见从伊朗撤军。当然,美国当时也只是对苏联虚张声势,他哪有那么多原子弹攻击苏联,但确实起到了威慑作用,也就仅限于此了。

(苏军从伊朗撤走)

所以,二战结束后的局势是这样的:

美苏两国互相忌惮,由于美国掌握了原子弹这种大杀器,占据了主动权,但真要爆发大规模战争谁都不敢保证能赢,所以大家都很克制。

到1949年,苏联也有了原子弹,这个时候两国更不可能打仗了,然后冷战正式到来!


历史风暴


二战还未结束,甚至欧洲方向美军刚刚踏入德国境内,由于苏联军队已经从北、东、南三个方向大举向狼穴柏林攻击前进,美军著名勇将第三集团军司令巴顿就力主全力向柏林方向攻击,与苏军争夺攻取柏林,甚至不惜引发冲突。


然而如果不是艾森豪尔的阻止,巴顿抢先打到柏林城下,以他的第三集团军即使加入布莱德雷的第一集团军就能拿下柏林吗?以这两个集团军区区50余万兵力,火力尚且不如苏军,当然无法拿下尚有上百万德军拚死防御的柏林城,只会铩羽而归,要是巴顿不死于车祸,听到苏军为拿下柏林投入了三个方面军三百多万部队,仅伤亡兵员就达他巴顿的1个集团军的这种战报的话,他也得后怕到后脊梁冒凉气儿。

说到二战结束后,可能有人认为东线战场美国拥有100多般航母的强大海军和麦克阿瑟麾下艰难啃下太平洋各岛的几十万陆军及十几万海军陆战队大量战机或直接进攻苏联远东地区,或调往欧洲方向编入艾森豪威尔序列,集中兵力从西面进攻苏联,即使把当时英加两军全部加上一共只有不足4百万部队,美国那支强大的海军就别算了,这是欧洲大陆战场,海军航空兵凭它的小短腿只配看热闹。

为了不伤和气,双方就别真打了,咱坐下来一边喝着优特加/威士忌,一边互相比比歼灭德军的战绩也能比出输赢来,请记住德军中普遍流传的一句话——向东死死顶住!向西直到美军踢我们的屁股;由此可见德军东西两线抵抗烈度的不同。关于这一点,德在东西两线战场的投降率也足以证明两个方向抵抗烈度的不同。西线盟军面对德军的防御兵力一共也就100多万部队,而在东线除去反攻作战开始前歼灭的德军不算,苏军对面的防御兵力也达500多万,仅柏林一城的守军就接近西线的总兵力。就这种情况下,苏军的进攻进度也远超西线了,还用再比吗?



出现如此巨大的战力差距,有人说双方兵力差距造成的,这确实是一个重大因素,苏军此时总兵力达到近千万,西线盟军才300多万。但更重要的是苏联本身就是个大陆军国家,与德国相同,海军却远比美、英、日、法、意中任何一个国家都弱得多。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是——军队的整体战斗意志,这以苏军攻守作战中的伤亡率从另一个侧面得到充份印证——战斗意志越强的军队伤亡率就越大,反之就是投降率越大了。


铁岭锋


这样的问题只能说是站着说话腰不疼,二战结束时可谓满地疮痍,哀鸿遍野。同盟国费劲千难万苦好不容易把轴心国法西斯们给击败了,所有人期盼的和平来到了,这时候同盟国之间在大打出手一决雌雄,这不又回到了希特勒争霸世界的老路上来了么。

可以负责任的说在当时那种情况下,除了个别一些神经病又继续再战的想法,绝大多数人,不论是上层还是底层都希望休养生息,发展经济改善生活。即便后来发生了美苏之间的冷战,那也只是在一些坚定的意识形态分子的撺掇下进行的。冷战也就是某些人不断妖魔化

宣传对手才造成的,这主要是出于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恐惧所造成的。

在此多说几句,苏联的无产阶级政权消灭了资本家,西方从内心对无产阶级的强大也还是非常顾忌的,为此西方的资本家走上了不断改善无产阶级待遇的道路。其中工人阶级的组织工会在这当中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早年资本家的血汗工厂,工人如同奴隶一般,唯有看到了工人阶级组建了自己的国家,有头脑的西方资本家才开始不断的改善与本国工人阶级的关系。

对经历过二战的人来说,他们看待战争更加的理智。因此即使知道苏联在国家体制上与自身有着巨大的差异,但是在大战后在通过一场大战来解决这些问题,显然更多的人觉得是不现实的,既然没有人支持使用战争手段来进攻苏联,那么发生互相对峙的冷战也就顺理成章了。


异域边缘


1945年的美国士兵和其他国家一样,对战争已经极度厌倦。相比在战争结束时立刻发起对苏联的进攻,美国军人也许更想回家喝一杯可乐,去看去看一场电影,然后过上和平的生活。而不是继续向拿破仑和希特勒一样,发起对苏联的漫长战争。入侵苏联从来不是一个好主意,起码拿破仑和希特勒的失败证明了这一点。

图为二战美国核武器

美国在二战结束时是各国中唯一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但是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在当时还并不具备大批量生产核武器的能力。事实上,一直到1950年,美国后期的库存也不超过17枚。而在二战结束想依靠出其不意发起对苏联的全面进攻,没有核武器的支撑,战局的结果是非常难以想象的。

图为米格-15战斗机

而且,二战结束之时的美国和苏联仍然是彻底的盟友。在1946年,美国和英国还在帮助苏联重新组建工业,并为其提供大量在当时对于苏联来说非常关键的技术。米格走廊上空的雄鹰米格-15战斗机就是英国转让飞机设计技术和发动机制造技术的成果。毫不夸张地说,二战结束时美国对苏联发动攻击的可能性比向英国发动攻击的可能性还要小,毕竟对于美国来说,未完全开发的苏联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投资对象。

图为美国总统杜鲁门

最重要的一点,假如美国无端的对盟友发动突然袭击,资本主义就会在道德立场上被共产主义压上一头。在一个当时如此民主的国家,任何一届美国总统发动如此规模的战争都是政治自杀。所以说,考虑到何种因素,美国都不应该在二战结束时立刻进攻苏联。


军事新观察


无论何时,美国都不应该,也不会进攻苏联,即使双方要发动战争,也绝对不会选择二战刚刚结束的时候。二战刚刚结束的时候进攻苏联,第一个反对的就是广大的美军将士。

从参加二战的动机上来看,无论是苏联还是美国的士兵都是一致的:反对侵略,维护世界和平。


会师易北河

苏联士兵参加军队是因为国家遭到侵略,虽然在德军入侵的前半段,乌克兰等国的居民把德军当成拯救者热烈欢迎,但是当他们见过德军的残暴之后,开始拿起武器奋起反抗。历时四年多的战争,虽然苏军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但是因为战场长期处在苏联境内,苏联付出了将近3000万人的巨大伤亡代价。


战后的斯大林格勒

战后的苏联人口急剧下降,成百上千的城市化为灰烬,生活水平严重下降,支撑苏军的是对于德军的仇恨和报复情绪,当德国战败以后,对于苏联士兵来说,和平的生活才是最为期盼的。

美国士兵的情况基本类似,二战前期,美国人采取光荣孤立政策,迟迟不愿意投入战场,作为个体,谁愿意上战场?

日本偷袭珍珠港以后,美国人的复仇情绪被点燃,青年踊跃参军,甚至有人因为体检不合格,不能参军而自杀。


二战结束后,士兵最大的愿望是回国去过富足的生活,而不是去战场卖命,进攻前几天还称兄道弟的盟友苏联。

二战刚刚结束时,苏联的陆军实力极为强悍,否则也不会击败纵横欧洲的德国陆军,这种情况下,进攻苏联绝对不是明智之举。

美国的生存空间足够大,没有必要因为意识形态问题进攻一个在战争中崛起的超级大国。


视野新观


说美国进攻苏联的肯定是嫌自己死得不够快!在当时来说,进攻苏联肯定是死路一条。以当时美军的军队战斗力来说并没有超越巅峰德国,美国陆军一直都不是强项,与苏军作战的话,美国海军就只能在一旁干瞪眼;而同期的苏联军队经过淬火后也并没有同德国开战时那么渣,这是人员的素质问题。

其次,苏军占据了主场优势!美国想要进攻苏联必须借道西欧,美国的物资必须跨越大西洋,再运入西欧,这期间阻隔重重。而苏联本身也是工业强国,在1944年,苏联的本土已经完全光复,他们的工业也是开足马力在生产。苏联本身又是资源大国,在后勤物资上面远比美欧方面来得便利。这是国的问题。

二战结束前苏联已经攻入德国国会,取得了德国的所有工业生产图纸,他们的生产技术还会在原本就很强的基础上得到了质的飞跃。假如美国进攻苏联,美军会被苏军按到粪坑里呛死。


优己


一、美国为什么要进攻苏联?

二战结束之时的美国和苏联仍然是彻底的盟友,美苏两国正在蜜月期,苏联能打败纳粹德国,美国功不可莫。在1946年,美国和英国还在帮助苏联重新组建工业,并为其提供大量在当时对于苏联来说非常关键的技术,米格走廊上空的雄鹰米格-15战斗机就是英国转让飞机设计技术和发动机制造技术的成果。

1945年的美国士兵和其他国家一样,对战争已经极度厌倦,各盟国不论是上层还是底层都希望休养生息,发展经济改善生活,反战、厌战的情绪要比华约盟国大得多,北约各国对苏联强大的军事力量所震慑,不可能同意美国发动对苏联的攻势。

二、美国有进攻苏联的能力吗?

双方没有爆发直接军事冲突条件,现在来说美国军事实力天下老大,但在二战结束时――势均力敌才是对二者军事力量的真实写照,美国现在攻打叙利亚都不敢直接出兵,要是是时他直接进攻世界的另一极――超级大国苏联那简直嫌死的太慢,原因如下:

1、二战后期以苏联为首的华约组织中苏联红军、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东德等华约盟国,总兵力在1800万~2000万左右;北约盟国的军事力量只有美国还比较完整,英、法、西德、意大利等都被打的残破不堪,北约成员国的军事力量不及华约的30%。经济实力与军事实力跟华约组织不可同日而语。

2、苏军占据了主场优势!美国想要进攻苏联必须借道西欧,美国的物资必须跨越大西洋,再运入西欧,这期间阻隔重重。

1944年苏联的本土已经完全光复,二战结束前苏联占领德国时取得了德国的所有工业生产图纸,生产技术得到质的飞跃并且开足马力加大生产。苏联本身又是资源大国,在后勤物资上面远比美欧方面来得便利。

3、二战结束时北约武器制造能力与先进程度不及华约,并且纳粹德国的大部分军事装备都被华约盟国缴获;虽美国的制造能力超过苏联,但距离遥远运到欧洲战场需要时间,并北约各盟国还需一段时间熟悉用法才能把投入战场。

4、美国在二战结束时是各国中唯一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但是当时还并不具备大批量生产核武器的能力。事实上直到1950年,美国后期的库存也不超过17枚,而美国当时也就只生产了两枚全都亲情奉送日本,除了核武北约盟国什么都不及华约盟国,怎么打?

综上所述,二战结束后,两个盟国组织同时停战,是最好的选择。


美丽青春您真痘


题主使用“应该”这两个字,是有问题的。1945年,美苏两国还是盟国,如果美国进攻苏联,就相当于撕毁盟约,去发动一场侵略战争,必然是非正义的。那么既然是侵略战争,是非正义战争,就从来没有“应该”两个字,只能回答“不应该”。因此,如果使用“应该”这两个字,则这个题目也就失去了意义。应该换一种问法,叫作“二战结束时,美国敢不敢立刻进攻苏联?”,如果这样提问,就是纯粹的假设,也有了讨论的必要。

那么问题来了,美国究竟敢不敢入侵苏联呢?

回到真实的历史中,我们不妨进行一下推理,在1945年“二战”结束时,美国敢不敢进攻苏联?或者说美国有没有能力进攻苏联?答案也是否定的,美国既不敢进攻苏联,也没有能力进攻苏联。更为准确的说法,在这个阶段,美国并不想得罪苏联,只是想维持“雅尔塔体系”,美苏两国各自划分势力范围,各回各家,各自过自己的安稳日子。在此时,苏联人也是类似的想法,只想确保自己的边界安全,把能到手的拿到,也不愿意和美国挑起冲突。那么为何美苏两国能在此时保持克制呢?因为“二战”的破坏性实在太大了,美国人也很惨,此时最要紧的,是处理善后问题,尤其是要安抚国内的民心,如果此时美国政府再次发动战争,美国人民也不会同意,国内必然会出现动荡。对于苏联来说,也需要处理战后问题,这才是最要紧的,假使和美国发生冲突,对苏联也很不划算。

有人说,美国有原子弹,而苏联没有,为何美国不敢打苏联?

这主要是因为,原子弹在当时属于新生事物,如何大规模量产原子弹,如何有效使用原子弹,这是美国人还没搞明白的。1945年,美国人只有两颗原子弹可以投入战场,而且都扔到了日本,把日本彻底炸服。可问题在于,美国对日本进行核打击,是使用战略轰炸机,而且日本国土面积狭小,震慑力很强,此时的日本也早已是强弩之末,只需要稍微碰一碰,就可以令其彻底崩盘。可苏联兵威正盛,把德国和日本都给收拾了,既占领了东欧,也在远东称霸,实力不容小觑。

美国人若想对苏联进行核打击,唯一的办法,依然是使用战略轰炸机,可美国政府能不能拿得出原子弹,都成为了未知数。即使美国政府有几颗原子弹,那么要去炸哪里呢?去轰炸莫斯科吗?美军没有这个条件呀!去轰炸苏联的军事基地?可炸了又有什么用呢?苏联有千万大军,坦克万辆,飞机万架,一旦美国搞事,苏联可以趁势进军,直接推平整个欧洲,到时候英国都不一定保得住。试想一下,在1945年,洲际弹道核导弹还没有发展出来,美国一旦在欧洲失去了前进基地,也就失去了对苏联进行核威慑的条件。因此,美国人将再次投入常规战场,和苏联打一场硬碰硬的战争,可美国胜算实在太小。

这里又有人感到奇怪了,为何美国胜算小?美国在此时不是世界第一了吗?

美国的综合国力超过苏联,这不假,可军队战斗力,尤其是陆军,苏联则远胜于美国。在“二战”中,真正的抗德主力,原本就是苏联人,最后也是苏联人亲手打下了柏林,将纳粹德国彻底埋葬。苏德战争,是钢铁洪流的对抗,是陆军的大决战,美国的空军(航空兵)和海军实力较强,可一旦放到欧洲战场上,就一定要和苏联的陆军进行对抗。因此,苏联在这一局,是占尽优势的,因为苏联人没有必要在海上和美国争霸,只需要拿下欧洲即可,而美国人单靠海军和空军(航空兵),不可能保得住欧洲。

即使从战略层面讲,对苏联也是有利的,如果发生了战争,苏联人只需要保护自己的边界安全,充其量就是出兵欧洲和中东,根本不需要进攻美国本土。然而,美国人要想彻底打赢苏联人,就必须要入侵苏联本土,拿下莫斯科等核心地带,可这样一来,岂不是又重蹈了纳粹德国的覆辙,那么“二战”岂不是白打了?


图维坦


二战结束就是美国进攻苏联的开始?这个念头可能罗斯福和丘吉尔私下里也想过,但是估计也就是想想罢了,因为在那个时候的美国如果突然进攻苏联,胜负与否姑且不论,仅仅从人心和道义上,美国就要承受不小的负担。而且从当时的美国资本的利益角度上来讲,也是一笔巨亏的买卖。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整个欧洲来说是一场毁灭性的灾难,战争结束之后的欧洲人心思定,不会有人跟着美国去打苏联的。

今天的我们去看二战历史时,即使没有身临其境,单单从史学资料等客观角度来了解中,都可以知道二战对于整个世界来说,就是一场毁灭性的灾难。而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整个欧洲个主要参战国都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其中:苏联军民伤亡约6000万、德国2800万、美国190万、英国160万、法国50万、波兰750万、南斯拉夫470万、意大利70万。

此外二战期间整个欧洲的工业经济发展彻底陷入倒退,几乎所有的工业地区都因为战争而损毁,可以说当时的欧洲已经流干了最后一滴血,花掉了最后一个硬币,再也没有一丝力气拿起枪去战斗了。要不然美国也不会在二战之后立即提出“马歇尔计划”来拯救欧洲经济。

在这样惨烈的牺牲下,如果还有那个国家的首脑提出要再接再厉去攻打社会主义苏联,那么他就会立刻遭到本国国民的强烈抵制,因为战争结束之后的主题是恢复和重建,而不是再接再厉的去发动另一场战争。

苏联在二战期间是美国的重要盟友,如果在战后立刻发动对苏联的军事进攻,会使得国民在意识上产生严重错乱,让美国背上沉重的道义包袱。

在二战期间,苏德战场是欧洲战区的主要战场,而美国为了让苏联能够在战争中坚持下去,不得不向苏联提供海量的军事装备和工业物资的援助。

战争期间,美英向苏联提供了1196部雷达和329部声呐、42万多辆卡车和吉普车、8700多辆拖拉机、8218门防空炮、5800多门反坦克炮、4.7亿多发(枚)子弹(炮弹)、32万多吨炸药、1981辆机车和35万多台机床等。另外还又海量的工业原材料,其中钢材2589766吨、铝26110吨、石油2622357吨、化学品631017吨。

正是依靠这些设备和原材料,苏联才能够在苏联中部地区迅速建起一个个后勤军工设施,凭借强大的工业实力造出来的成千上万的坦克、飞机大炮,这才扭转了败局。

所以如果战后美国对苏联发动军事进攻,那么美国总统杜鲁门首先就要面对美国国民的严厉质询,因为杜鲁门必须要向民众解释,他为什么他要把这些工业物资和军事装备无偿的赠送给自己国家的敌人,但是这种问题杜鲁门是没办法说清楚的。

虽然政治家们知道这只是一种政治行为,但是对于民众来说,是难以接受今天是朋友,明天却变成仇敌这种事情的,所以杜鲁门这么做的话,必然会遭到弹劾并因此下台。

苏联占领的地区都曾是苏德主要战场,那里残破穷困,美国如果去占领那里,就需要花钱去重建那里,这对于美国的财团大佬们来说是不可接受的。

战争结束了,就需要重建国家,而美国最终参加二战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在战后的重建中分一杯羹。在整个二战期间的欧洲,像法国、英国、意大利、联邦德国等地区因为战争规模相对较小,而且又是传统的资本主义强国,所以在这些国家进行战争重建需要花费的金钱也相对来说少一点。

而像波兰、苏联、乌克兰等传统欧洲落后地区,由于是二战期间的苏德战场,这些国家遭受的战争破坏是非常严重的,不仅仅人口大量丧失,更重要的是工农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需要大量的精力和金钱去进行重建,这是一种得不偿失的行为,所以对于这些穷困地区,美国也乐得让苏联占领。

因为不管是哪个国家,只要占领了这些穷困地区,就必须要担负起那里的国计民生,这对于苏联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负担,而美国也乐于用这些地区去消耗苏联的实力,这比发动战争要划算多了。

强大的苏联不容侵犯。

而整个二战期间,经过十几年发展的社会主义苏联,在战争中爆发出了强大的战争意志,虽然在整个战争期间,苏联军民伤亡超过6000万,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苏联军队被彻底打垮了,相反的是苏联军队在战争中越大越强,军队规模越打越大。

二战爆发后,苏联总共动员了约3440万人参战,到二战结束时,苏军总兵力为1280万,这些部队军事素质强悍,

从最高统帅到下层官兵大都已是作战经验丰富的行家,军事素质超过了此前号称世界陆战头强的德军

在整个战争期间,苏联共生产飞机13.41万架、坦克10.28万辆、火炮和迫击炮82.52万门,虽然在战争中也有大量的武器装备损失,但是在战后加上缴获,苏联军队的军事实力在欧洲首屈一指,盟国其他军队根本就无法与之抗衡。

美国如果在那个时候打算进攻苏联,那么他就要面对超过1000万的苏联军队组成的钢铁洪流。到时候别说能不能打得过苏联,搞不好整个欧洲会在苏联的铁锤之下化为齑粉。

战争是一个政治活动,是为了达到自身战略目的的一种国家行为,国家的首脑们不可能为了一个因素而轻易的发动一场战争,更多的时候需要权衡利弊,有利才会去实施,无利自然就会停止。


落下m


这怎么可能呢?第一,两国的矛盾还没有完全暴露,第二,美国老百姓强烈要求让美国孩子回家,继续打仗是不得人心的,尤其是还不存在能摆上桌面的理由。

先说美苏矛盾。二战结束时,美苏还是盟友,两国的矛盾到1947年才进入不可逆状态,这期间经历了德国问题,希腊问题,波兰问题,伊朗问题……这一个又一个问题暴露了两国深层次的分歧和矛盾的不可调和性。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提出可以看作是冷战开始的信号,随后马歇尔计划出台,情报局问世,捷克斯洛伐克非共产党政府倒台,北约成立……美苏关系彻底由盟友转为敌对,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可能性也渐渐浮出水面。但是在1945年,美国没有理由打苏联。说实话,从太平洋到欧洲,战争已经打了四年,尽管美国本土没有卷入战争,但各种管制限制还是存在的,没有人愿意在大战结束后立即开始新的战争,这与抗战胜利后人民反对打内战是一个心理,就是想过和平日子。

更重要的是,二战一结束,美国就进行了雪崩式的军队复员,从1200万迅速裁至200多万,其中陆军由89个师下降到10个师,以至于有人说美国简直就是在解散军队。美国为什么如此快速复员?因为对外大规模的军事卷入在美国历史上总是罕见的事,战争既然结束了,就得让美国孩子马上回家。另外,美国社会也高度重视个人自由,对于保持庞大的军队从骨子里是反感的,认为这与美国的价值观不符。在冷战时期苏联集团的军队一直超过北约,北约在人力方面始终处于劣势,这是它们依赖核武器的原因。但是,西方的人口真的比东方少吗?完全不是这样。按50年代的统计,包括美国在内的北约适龄男性8540万,而苏东国家只有5840万。因为军队大幅缩减,美国也不具备在二战结束后立即进攻苏联的能力。

当然,你可以说美国有原子弹,这个难道不管用吗?还真的不管用。第一,原子弹十分稀缺,第二,其威力远不及后来的氢弹,所以,原子垄断也不能赋予美国对苏联的军事优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