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写实主义画作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菜芽、


超写实主义绘画也称超级写实主义绘画,是20世纪六七年代以来兴起的一种绘画艺术流派。其显著特征,简单地说就是绘画的方式创造出比摄影照片还清晰、还真实的视觉作品。

超写实主义画作,常常被误认为是摄影作品或印刷品。因此,许多人质疑超写实主义的价值甚至存在的意义。其实,超写实主义产生的内在原因有:

一是对现代主义绘画那种夸张、变形、简约、晦涩、深奥创作风格的不满、挑战和反叛。

二是技术主义在绘画领域的集中反映,我们在追求视频高清、照片像素以满足自己视觉体验的时代,画家用画笔也创造了一个不逊于器材技术进步的视觉表达。

三是超写实主义代表了极致主义的思想倾向,通过强调极致的技巧、极致的细节、极致的真实,来表达一种绝对理性、客观还原客观世界的哲学主张。

以上原因也正超写实主义存在价值和意义。


儒客非儒客


谢谢你的提问。最近,冷军先生的一幅超写实主义绘画拍价6000万元,于是,引起不少人羡慕的眼光。

其实,我们真的无法迈出现实的藩篱,給历史一个错误信号,这很正常 。


写实主义已经在绘画史上完成了历史使命,为了挽救写实主义,有人在美国开始了“超写实绘画”创作。我觉得,我们总是跟在人家的后面跑,你跑得在卖力,还是在别人后面嘛。

冷军的超写实主义绘画作品,穿镂空毛衣的女子这幅画,据说画了一年。

我们可以理解,把毛衣上的镂空画出来,却是非常费功夫,何况是非常写实的油画,那就更费劲了。


我们不去议论毛衣镂空画出来多难了。写实绘画,该画的,不论多难都要画,这是你的工作任务。

我们要谈的是,超写实主义绘画真的没有意义吗?

艺术总是有形式的,没有形式的艺术是不存在的。

所以,超写实这样绘画本身不是什么多余,也不是什么糟粕。

问题是我们用怎样一种绘画方法,如果只是为了技法,为了把没有人愿意付出时间的难题画出来,那就是一个误导。


绘画的艺术性永远是绘画的最高指标。

绘画不仅仅是技术。应该把思想和情感记录得更充分一些,这样的艺术可能才是艺术真正的价值。

如果只是一堆“物”的存在,那是艺术的悲哀。

据说,冷军先生的作品出现在拍卖会上,有人居然以为是照片。

我不知道这是对作品的高度评价还是一种讽刺。

欢迎朋友们留下你的意见。


千千千里马


意义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

早在本雅明的年代,早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艺术就已经感受到了来自科技的威胁,而那时候摄影术只是刚刚进入大众的视野中没多久。本雅明认为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缺少了灵韵,缺少了让诠释表象的艺术作品有灵气的关键,如果本老爷子料想到近两个世纪以后会有艺术家专门从事复制照片以求取得照片级写实的工作,那他会做什么想法呢?

也许那个年代的批评家们早早地料想到了写实绘画的没落甚至消亡,但他们也许无法体会到现如今机器对人的异化程度以及知识分享的新方式带来的变化。

对于个人而言,“超写实绘画”的大行其道(并没有消亡甚至吸引了更多的艺术家做类似的创作)是一个当代隐喻。首先,随着知识分享方式因为社交网络而天翻地覆,更多的人能接触到写实绘画,而照片级的写实绘画往往能给绘画爱好者带来强大的冲击力。这背后说明第一,我们已经承认机器在某方面的能力已经远远甩过了人类,而第二则是,对技术的崇拜。写实绘画从现代社会的角度而言,也是一门技术——通过三五年的业余训练,勤奋或有天赋的爱好者都能做到相当的写实程度。换句话说,在写实能力上,人类早就放弃了跟机器的比较,只是不断在突破人类自己的写实技巧而已。

一些绘画爱好者可能对这样的视频截图不陌生,这样的写实能力,只要肯练习,是任何人都能够达到的。但即便在互联网分享机制的“炫耀”心态的对比下,我们也许能够感觉到,写实绘画这项技能除了在特定的领域中(如应用艺术行业,游戏动漫设计等行业和专业领域),或自我复制(教他人绘画)以外,无法产生实际价值。

对某项技术掌握到了殿堂级别,都可能产生大众所谓的艺术价值,我们时常会在生活中遇到类似的情况,而写实的职业画家们则需要能将这项技能应用到普遍绘画爱好者所难以企及的地步,我们经常提到的中国画家冷军可以说是这里面的代表人物。一些国外画家的作品:

我们说回意义。

之所以在开篇说明意义是相对的,便是为了减少分歧。相对于传统绘画发展到当代艺术的脉络,超写实绘画除了部分市场和学术“需求”后,在创造力方面看上去似乎是薄弱的,虽然说对于形式的重复或者说重复本身是一个重要的当代艺术概念,但超写实背后往往似乎少了一些哲学家们希望挖掘的深度。(当然可以讨论诸如表象世界,表征系统,拟像等概念的当代呈现)

但相对的,从另一个角度而言,大众对于艺术形式的接受则有更多的变化,即便是写实绘画某一天被学术上宣告死亡(虽然看上去已经有很多次了),写实技术作为新“生命体”也会在别的社会层面自我复制下去,不仅因为我们就生活在一个如此崇尚技术的时代,也因为通过这项将我们看到的世界平面化的技术,我们度过了很长一段美好的历史,也许只为了回溯一种观看方式,写实便会一直存在


透明流动虚无


在艺术上,只有让各种观念不断碰撞和融合,才有可能发现新的创作方法,艺术就是在这种方式中不断向前发展的。

20世纪60年代,摄影技术高度发展,并且形成了一个概念,叫作“摄影超级写实主义”,宗旨是用镜头直接对物象还原和拍摄出来,不加修饰,也不用什么摄影手段,以展现物象真实状态和在场感为目的。



超写实绘画

这个摄影技术后来被一些画家加以利用,融合进他们的绘画创作中,并且把一些本来存在,肉眼却看不到的细节无限放大,使绘画比照片还要更细腻,更真实,让人惊叹于画家的功底和耐心。

比如,人手臂上的毛细血管,脸上不显眼的雀斑,皮肤上的纹路,以及水果上的小黑点,在一般照片作品里,是看不到它们存在的。



超写实绘画

但在超写实绘画作品里,这些东西清晰可见,给欣赏者强烈的真实感。实质上,这种感觉是视觉错觉造成的,是画家用艺术的手法,刻意制作出来的真实。

这些眼睛所见其实是真实存在的本相,只因为眼睛无法捕捉到它们,继而在观者意识中,觉得它们不存在。

可以说,超写实是捕捉真实之外的真实,用细节真实打动人。



超写实绘画

对我本人来讲,我并不欣赏超写实绘画。这些画对于摄影技术高超的人来说,用照相机完全能拍出来,并且能批量生产。

像国内油画家罗中立在上世纪80年代玩超写实,并留下了代表作《父亲》等,现在他基本不玩了,认为这种画法过时了,艺术性偏低。目前,冷军仍然热衷于超写实画法。





超写实绘画罗中立《父亲》

他的一幅超写实绘画往往需要画几个月到几年时间,非常耗费时间和精力。

以我的理解,超写实绘画如同手工作业,技术含量低,它只是展现一个画家的匠人精神,对绘画革新的意义并不大。

我们西安2014年夏天曾在南郊一个美术馆举办了一场超写实油画作品展,很多观者看到超写实绘画作品,还以为是照片,承办方和讲解员不厌其烦给解说后,还有部分观者仍然怀疑。



超写实绘画

绘画喧宾夺主,干了摄影的事,也是我不欣赏超写实绘画的原因之一。

随着人们对绘画对艺术的深入理解,超写实绘画由于太像,真实得有些刻板,因此,它早晚会退出生活。

但作为一个绘画新方式,超写实对绘画手法注入了新意,充实了绘画图式,这个意义不能抹杀。


鸿鹄迎罡


超写实主义源自并兴盛于美国,其后波及世界各地。20世纪60年代,随着照相机的诞生,摄影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后来一些艺术家利用该技术,纳入进他们的绘画创作中,并且把一些本来存在,肉眼却看不到的细节无限放大,使绘画比照片还要更细腻,更真实。


我所理解的超写实主义画作就是对万物未来的想象,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之上,勾画出图像,给人直观的了解和认识该事物的发展趋势和未来。相机再省事,它也拍不出未来。


如果非要说人体是艺术,那么拿着相机,按下快门,咔嚓一下,直接通过光学原理,就成像了,展示出来了,那需要一些艺术家们啊,再牛的艺术家也画不出相机拍摄出来的真实感。类似于人体艺术等就可以说再见了。

随着相机的问世,现代艺术流派呈现异彩纷呈之势,印象主义、立体主义、表现主义、野兽派等轮番粉墨登场,每一个派别都有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和主张。为什么有这么多的主义,那是因为相机一秒钟搞定的,他们得需要几天甚至几个月时间来完成。说白了,艺术家们不就是混口饭吃吗?因为艺术脱离了自然客观,那么就是妖术。


看一张冷军的作品:

《蒙娜丽莎——关于微笑的设计》


原创不易,谢谢支持。喜欢传统文化和艺术的关注我,一起交流。


崇儒


记得80年代末,上高中的时候,班上有位同学爱画画。那时大家都很穷,他经常用笔画饭票、菜票,居然都用出去了。听说他还画过钱,不过没敢用。

超写实画作,国内最有名的画家是冷军,据说他的《小罗》参加全国美展时,有评委怀疑是照片。

冷军的画,水平当然很高,技法也很强,用纤毫毕现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但是在现在,照相技术高度发达,P图软件能力超强,超写实画作到底还有多少实用价值?

这一点实际上与书法类似。随着电脑和手机的高度普及,书法的实用性逐渐下降,其艺术价值逐渐凸现,书法极有可能变成纯艺术品。


超写实画恐怕也是如此,逐渐会失去实用性,但它比书法尴尬的是,它是写实的,可供艺术发挥的空间不大,能表现画家思想的地方有限。

不懂美术,乱讲一气,希望大家指正。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千年兰亭


这就是画!意义是看起来真实!技术手法熟练高超!给人眼前一亮的技艺!也能使人惊厥!现实主义!日本有个小个子男的画这些比较在行!但是这些只能说比较逼真!并没有达到人们对于画作要求,富有内涵!引人入胜!浮想联翩!意犹未尽!念念不忘!占为己有!









相魄


超写实主义又叫高度写实主义,它是雕塑和绘画的一个流派,从这个名称就可以看出,是一种高度还原事物原貌的绘画艺术,因为它是照相写实主义的发展。

简单来说就是我们平时看到一幅画你以为是照片,但它是人画出来的,这就是超写实主义,这也超写实主义最大的特点。 这种画作功力无疑是深厚的,不然是画不出来的,这种画往往让人惊叹,但是这种超写实又是人们所诟病的原因,因为一种东西或者事物,再好,总有人出来批评。

就像书法一样,例如馆阁体,写得好不好?固然是好,必然是有极其深厚的功力的,但是就有人批评说匠气,匠气太重。这种超写实也是这样。有人认为是匠气。



在中国,超写实代表人物应该是冷军了,据说他一年造成一副画作,人物身上所穿的衣服绒线都能看到,让人看了就觉得很有触感,这是高水平的了。


另外还有人们熟悉的罗中立的《父亲》。

对超写实主义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留言,谢谢关注!


铁匠读文史




其实说直白了就是给那些玩够了现实主义的艺术家以及和看够了现实主义的人们新找的兴趣点。吃惯了烤玉米,有一天突然炸成了爆米花,很多人会说这才是最牛逼的,于是一部分人开始搞爆米花,一部分人仍然喜欢烤玉米。


极客视角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世界上很多事情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而超写实绘画,恰恰是“当局者清,旁观者迷”。无论是当事人还是吃瓜群众,都似乎在印证一个哲学道理,那就是当你把一个事情看得太清楚的时候,也就容易犯迷糊了。超写实绘画表面看起来和高清晰照片没什么两样,其实和照片所呈现出来的视觉效果是有巨大的不同的。超写实绘画所呈现出来的真实,是经过画家大脑过滤之后的真实。比如对背景的处理,对光线的处理、对于某些细节的改动、对于某些线条的概括、对色调的把握,这些都是被画家理想化了,再凭着画家高超的技法,把这种理想化的真实完整的体现在画面上。以至于大到画面整体,小到一个雀斑一根毫毛,最终呈现出来的都是理想化的真实。这种“真实”,是模特、相机、后期软件所无法做到的理想真实。所以,在超现实绘画作品里,你看到的真实是比现实还理想的超现实“真实”。冷军的作品,和他当初拍的辅助照片、和模特本身、甚至和PS之后的照片,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