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内升迁机会少、工资低!我到底要不要考公务员呢?

每年的公务员考试都是当年的热门事件,也是大多数毕业生和非编制人员的一个主要选择,公务员作为一种职业,受欢迎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公考招聘岗位本身的诱惑力,社会身份以及福利保障。二是社会的就业压力,找到合适的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三是工作对应届毕业生的归属感较低。

体制内升迁机会少、工资低!我到底要不要考公务员呢?

尽管公务员身份有着这样那样的优势,但是每年都有人跳出体制,典型的体制外获得人生高度的也不少。即便是考上公务员的同学也会带着没有前途的忧虑。我们今天讨论的是两个问题,一个是带大家客观的看待公务员这个身份。另外给还没有决定考不考公务员的同学一些指导和建议。

体制内升迁机会少、工资低!我到底要不要考公务员呢?

两分钟了解公务员

公务员,全称为国家公务员,是各国负责统筹管理经济社会秩序和国家公共资源,维护国家法律规定贯彻执行的公职人员。在我国,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公务员职位按职位的性质、特点和管理需要,划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等类别。国务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对于具职位特殊性,需单独管理的,可增设其他职位类别。

公务员是有编制的,这一点很重要,公务员与其他人员最大的区别就是编制问题,这也是家长们为什么要让子女考公务员的重要原因。有了编制就等于有了“金饭碗”,可以保障自己以后的生活。

公务员编制分为两种,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

参加公务员考试是行政编制,但部分单位只有事业编制空缺,所以招人的时候就是事业编制,所以在就业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楚,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之间的差别是非常大的。

所谓公务员就是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的人员,有些参照公务员法的事业单位的人员也是行政编制,但有一些事业单位的人员就是事业编制,也就不能算是正规的公务员(比如像房地产管理局里的公务员就属于事业编),这就是参公的事业单位与非参公的事业单位的区别。

但如果是通过正规的公务员考试考上的,虽然现在没有多余的行政编制,暂时是事业编制,一旦有空缺的话,就会立即转编制。并非在政府机关工作的,都是公务员,公务员法明确界定了公务员的范围。

如果一个工作人员同时符合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这三个条件,就可归属公务员的范畴。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了解了,政府机关还有一部分工勤人员,是并不属于公务员的。

体制内升迁机会少、工资低!我到底要不要考公务员呢?

你到底适不适合公务员呢?

体制内固然存在升迁机会少的情况,但这不完全是大家讨论的那样,没关系没背景没钱导致的哦,这点可能和大家的观点不太相同。小书妹给大家总结了6类不适合做公务员的人群。

1、追求快速回报者

政府部门与企业不同,前者更多的是一种维持、平稳的状态,后者是在一定的风险中扩张与赢利的。所以,这类人不适合当公务员。

2、事事比较者

不少机关有一个通病,就是公务员工作量的多少与收获不成正比,干得多和干得少的收入差不多。各种科室忙闲不均,如果自己很忙,看到别人很空,而彼此的收入基本没什么差别,就会心生抱怨。

3、心理素质不佳者

不少岗位的公务员工作比较忙,压力大。比如,在街道搞动迁工作;在信访部门接待上访群众;写材料,而且经常要给领导写发言材料……

4、不擅应付人际关系者

报考公务员的人往往是出于稳定的原因考虑,因此个人性格是否适合能够长期从事这一职业而言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不能在这个行业中沉淀下来,稳定便无从谈起,也就失去了当初报考公务员的意义。

5、经济负担较重者

如果年轻人在大城市打拼,要靠自己白手起家置业,面对买房、还贷等一大堆烦心事,那么当公务员经济压力会比较大。相关统计显示,10多个行业的职工平均工资中,公务员平均工资排名处于中下位次。

6、经缺乏职业规划的“凑热闹”者

有些高校毕业班学生眼看身边的同学报考了公务员,自己难免抱着“重在参与”的想法一同报名。更有一些“考试族”凡是有报名资格的考试无一遗漏,当然也少不了公务员考试。


对于这六类人群,如果想成为公务员,在报考前可能就要认真的想想自己是否需要坚持下去,最好对自己进行一个整体的分析,包括职业取向、商业价值以及职业机会,再决定是否要报考,坚定不移的走下去。

所以,你觉得自己适不适合公务员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