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有制只要存在而剝削就也相應存在,你怎麼看?

ManTianFeiXue


財產公有制與財產私有制?利潤剝削與利潤分配?私有制與利潤剝削?這樣的問題,從社會政治的角度和從社會經濟的角度都可以作出不同的闡述。

從社會經濟角度說,最初的社會資本一定是來自於人們勤勞和節儉的積累(這是不能否定和迴避的),因此,資本和勞動力一樣,只要使用就得付出相應報酬。基於管理也是勞動,資本家也與勞動者一樣獲得勞動報酬。據此。當資本與勞動力相結合而產生利潤後,就應當分成四部分予以分配:國家稅費、資本報酬、工人報酬、管理者報酬。其中,國家稅費、工人及管理者報酬都會被各自消費掉。只有資本報酬能夠留存下來用於生產、管理、創新的成本循環支出。社會經濟就是在這樣的流轉中生存、發展、壯大。據此,從社會經濟的角度說,如果沒有資本參與,人類社會就會始終處於小農經濟,社會經濟就不可能發展。如果資本參與社會經濟活動沒有回報(產生的利潤被國家、工人、管理者全部消費掉),社會經濟同樣不能生存、發展、壯大。從這個意義上說,資本作為社會經濟活動的主體而分享利潤是社會經濟生存、發展、壯大的必然規律,據此,可以說,社會經濟活動中根本就不存在‘’資本剝削勞動者‘’這一說,如果必須使用‘’剝削‘’來形容資本分享利潤,那麼剝削只是一箇中性的形容詞而不是貶義的動詞。

從社會政治上說,‘’剝削‘’就是一群不滿生活現狀的窮人用以推翻富人政權的政治術語或口號。當窮人掌握了國家政權,產生利潤的資本為國家所有了,社會經濟活動產生的利潤依然是按照‘’國家稅費、工人報酬、管理者報酬這三項生產成本和資本回報(淨利潤)‘’四部分予以予以計算後分配,其中的生產成本已經消費掉,只有淨利潤能夠留存下來用於生產、管理、創新的成本循環支出,從而使得社會經濟得以生存、發展、壯大。

綜上所述,無論財產公有制或者是私有制,社會經濟活動中不能沒有資本作為活動主體參與。資本參與社會經濟活動不能獲得相應報酬而形成新的資本積累、社會經濟就不可能生存、發展、壯大。據此,可以說,剝削不是一個貶義詞,而是一個揭示社會經濟發展規律的中性形容詞,剝削不是基於財產私有制所產生和存在的。


不糊塗時塗糊不


首先,資本是肯定要賺錢的,否則沒有人願意投資。我們國家的憲法也是保護私有產權的,這個是必須要保護的,否則大家都沒有動力去奮鬥了。所以,剝削到底是什麼?有錢人開公司的人僱傭人幹活,如果你不想幹,是可以不幹的。你離職了,老闆還怎麼剝削你?所以既然你接著幹,說明你認可這個剝削。因此,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剝削是一個均衡狀態。當員工與老闆不合作的時候,這就是一個非合作博弈,但員工繼續留在公司幹活,老闆就合理贏得利潤,這個是納什均衡。

其次,現在有的人為什麼會有被剝削的感覺,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工資低,生活困難。那麼,這個問題是私有制度引起的嗎?我覺得不是。工資低的原因有一部分還是因為勞動者本身不能創造價值,所以只能拿低工資。

最後,未來的社會,靠勞動雖然能賺錢,但要賺大錢,一定要藉助資本的力量。也就是說,如果你想要變得富裕,也許也應該去“剝削”別人——其實就是你拿資本去僱用勞動力為你賺錢。


瀟軒


私有制必然導致剝削。

現階段生產力水平不足以消滅私有制。

私有制不是必須要保護的。徹底不需要私有制的社會模型,一般被成為烏托邦。

最大最有名的烏托邦,叫“共產主義社會”。有生之年怕是看不到了。

哪怕是摒棄私有制的最初探索,既計劃經濟,現在看來也不好使。

不過以前的計劃經濟不好使,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信息流通不暢。

人工智能和大數據興起,我是感覺計劃經濟又有了希望。

如果真的能通過人工智能,消滅私有制,倒也是個不錯的願景。

屆時,應該就沒有人與人之間的剝削了。

不是我們把人工智能剝削到內褲都不剩,就是我們被人工智能剝削到內褲都不剩。

但不論是全人類所有,還是人工智能所有,應該已經不會“私有”了。

但我恐怕看不到那一天了。

有點遺憾。


IvanZhu


你們認為公有制好。我就問說好的人回答一下幾個問題。

1,請問在公有制下,勞動人民創造的產值和個人所分的財富是否和付出成正比?

2,請問在公有制下,勞動人民通過自已的辛苦積累而集攢的財富算不算私人財產?需不需要上交或剝奪。

3,在公有制下誰有權利來分配勞動人民的財富?憑什麼能保證分配的公正和公平?這些公有制下不事勞動只掌握分配的人算不算食利一族?憑什麼他們可以白食勞動人民創造的財富?

4,私有制下的政府有沒有通過收稅來修公路,搞基建和發福利?

5,公有制下,說要實現平等,要消滅剝削階級。可回過頭看看五六七十年代那個計劃經濟時代。請問實現了平等了嗎?消滅了剝削階級了嗎?為什麼那時的工資實行一~十三級的工資制?為什麼領導幹部按等級享有專有福利?請問他們創造了什麼重要的經濟財富?

6,公有制下,全民免費醫療。可在現實中幹部和普通老百姓什麼時候享受過同等待遇。過去許多工廠企業效益不好,沒錢報銷醫療費,許多工人墊錢看病,然後排隊等待報銷的日子忘了嗎?

7,在公有制的計劃經濟時代,請問普通老百姓能對分配製度提意見嗎?能對公共財政監督使用嗎?這種公共財富到底是多數人說了算還是少數人說了算?

8,公有制下的財富分配能保證公平,公正,合理嗎?能保證分配的人不中飽私囊嗎?

希望支持公有制的人好好回答和思考這些問題。


ttwxl24


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前者破私立公,後者損公肥私。社會主義生產、經濟和剩餘價值歸集體所有,分配公開、公正、公平。資本主義生產、經濟和剩餘價值歸個體所有,僱工剝削,分配懸殊。社會主義制度反對剝削,資本主義制度加重剝削。中國歷史幾千年的私有制朝代更替改變不了統治和被統治、剝削和被剝削的狀態,底層百姓生活於社會的水深火熱中,以至偉大領袖毛主席開天劈地推翻壓在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國,建設社會主義,讓人民當家做主人。


廖冰海


以有一句話:萬惡的私有制。有私有制存在一天,就必然存在剝削一天。私有制就是搾取他人勞動的剩餘價值,來積累資夲,〞資夲的每個毛孔,從頭到腳,都滴著血和骯髒的東西。


蘇芬11


為什麼偉大領袖毛主席帶領中國共產黨和革命先驅流血犧牲都要推翻封建資本主義性質的舊中國呢?其目的就是讓全中國的勞苦大眾不再受封建資產階級的剝削和壓迫,從中翻身得解放,就是要建立以無產階級沒有人剝削人的人人平等原則為主體的新型的社會主義公有制的社會,消滅資產階級、資本家和地主的私有制社會,讓勞動人民當家作主人,走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道路。自有制是通過骯髒的殘酷的暴力的搶奪的手段把社會的資財據為己有,使更多的勞動者被私有制主用來奴役和壓迫,最近社會上揭示和打擊了一批社會的黑惡勢力和村霸鄉霸,這些人就想著當私有制的惡人,要霸佔國家的資財,要重新騎到老百姓頭上作威作福,老百姓稍有不從就用暴力對付,其目的就是侵佔和霸佔,把所以的社會財富都歸他自有制主個人所有。公有制社會和私有制社會,就是無產階級道路與資本階級道路的你死我活的鬥爭的道路,如果中國不再堅持走社會主義公有制的道路,那麼受苦受難的將是廣大的勞動人民,我們老百姓又將回到被惡人(私有制主)剝削和壓迫的舊中國了,所以大家要認清楚,私有制是不能讓它在中國生存的,私有制是殘害無產階級勞動人民的惡魔。


fuhe88847256


全國解放初期打倒地主,資本家,經過七十年社會主義改造,現在的資本家財產遠遠超過過去的資本家財產,有點有幾仟個憶。難道這些鉅額財產不是剝削耒的?我已經說過了,剝削不剝削看需要不需要。我們普通老百姓不管什麼剝削不剝削,只看眼前的利益,生活提高不提高,如農村道路越耒越寬暢了進城有便宜的公交車,有如退休工資十四連漲,生活年年在提高。就感覺共產黨的政策好。


用戶8133603007135葉


提這種明顯偏向性的問題的人腦子有病吧?

要搞清楚提問者腦子是否有病,首先需要搞清楚幾個問題:1.剝削的定義是什麼?2.公有制有沒有剝削?有沒有壓榨工人的剩餘價值?3.那種制度下沒有提問者眼中的所謂“剝削”?進一步而言,我們可以討論下,“剩餘價值”如何定義?當你失業時,沒有人僱傭你時,你狗屁價值都創造不了,養活自己都難。有人給你機會僱傭你,比如說去工廠工作,不論這是公有制的企業,還是私營企業,都是要利用你來做工來賺錢,對吧。憑什麼說私有制企業是剝削,公有制就不是剝削?當然你出了力氣,也賺了工資,然後可以養活自己和補貼家用,你應該感謝僱主才對。可你卻說僱主榨取你的剩餘價值,這是剝削,尼瑪你這是忘恩負義。


五月風飛


我就是進來看看,這個問題為什麼會放在科學頻道里的,難道現在已經合併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都簡稱科學了?

順便回答一下。

我是從小學著馬哲過來的,除了不會全本背誦,對於馬哲、政經、毛選都很熟悉,也都能理解。但是隨著社會閱歷的增長,對於剝削這個概念卻越來越糊塗。其實,近些年來,我就認為這個概念是個模糊概念,其在不同的區域和不同的時代都有不同的解釋,尤其是我們國家,這個概念怕是個壞概念。

剝削,從馬哲和政經來解釋,是個很惡毒的事,度娘說:"剝削原指一些人或集團憑藉他們對財富的佔有或壟斷,不公平的收入分配,強制性地剝奪那些沒有或者缺少財產的社會成員或社會群體的勞動成果和個人財產,也就是富人侵吞窮人的財產。現指使用[他人] 勞動力而不給予公平的或相當的報酬。剝削是人類貪慾的產物。社會上人民收入分配的不平等是剝削產生的物質前提條件,社會分工的發展和財產私有的產生以及社會階層分化是剝削產生的現實基礎。"

但是,首先要知道這個概念的創作地是歐洲,那時有工業大革命,首次大規模打破了以個人生產為主要手段的小民經濟模式,在飛快提升勞動效率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時,也造成了大規模的思想混亂,主要原因就是產品價值的再分配過程。比如說,原來我做一件衣服,成本當然是布、線等原材料和固定資產(房子、桌子、剪子、尺子什麼的多次使用的資產)以及消耗成本(針、水、火等),沒人計算人工成本和資金成本。後來進入商品社會,我就專門做衣服,再拿來進行交換,但交換所得都是我的。再後來需要擴大生產,我就僱一兩個人,還主要都是熟人,拿工資,但效率低,沒什麼太多的算計,兩個人就是兩位的產量,五個人就是五倍的產量,學徒不拿工資還要白乾活。但這時已經有了社會化分工,也使做衣服有了盈利,但理解上,這還是我的。到了工業革命以後,通過機械的採用和更細化的分工——流水線作業,生產效率有了突飛猛進的提高,而工廠裡工人的效率也不再是線性的,比如一個工人對應的衣服就成了100件。這時,還拿原來的生產模式去類比,於是發現怎麼不發我100件的工資啊?這是資本家拿走了啊?這就是剝削!

所以這個概念的產生就有其不成熟的地方,至於其作為一個哲學概念去解釋一些社會現象,那麼只能說學術之爭,到了拿這個概念去說社會不公平,就真的是用錯了地方了。

一方面,剝削之說並沒有更好解釋商業現象的本質。商業(工商業)的本質,在我們中國古代就說了,叫將本求利,不管是開廠還是經商,這個本質才是工商業發展的內在動力。我們現在說,當時工商業的發展很好地滿足了社會物資交流的需求,促進了社會經濟的進步,但其實大家都知道,沒有人會為了促進別人的進步去做不得利的事,至少沒有足夠的人去那樣做。既然是將本求利,資本的訴求就是合理的,資本必須有利得。資本利得又分為幾個部分,做過商業的人都知道,商業是流水錢,今天賺錢可能明天就賠本,所以利潤除了滿足發展的需要、個人生活需要、利息的需要,還要留出風險準備。所以在剝削這個概念下,只是把資本家應得的部分說成是固定資產投資和再生產投資兩個部分是合理的,而其他的都算是剝削,這是不對的。至少粗略算來,相當於總投資10%的利息需要(不一定都是借錢,但是自己的錢也有個邊際成本問題,而當前國內資金成本10%這我是往少裡說的),相當於利潤20%左右風險儲備(五年遇見一次大風險這不過分,不要拿極少沒有風險的企業去看所有企業,當然,沒有儲備而倒閉的是因為他就不會做企業),至少相當於利潤50%左右再投資和擴大再生產的需要,再加上投資者的生活需要。這樣算,國內多數企業連資金成本都掙不回來。這也就是說,你把錢放在一個理財裡,一年穩定有10%的收益,現在有個人告訴你,投資工廠能掙大錢,然後給你算半天,說一年穩掙3%,但關鍵是你當了資本家,請問你覺得你會通過這個工廠剝削了什麼?

另一方面,在中國說這個概念就是別有用心了。發明這個概念的歐洲,當年工業發達,人口少,差不多隻要想工作的成年人都能找到工作,所以可以來回比較誰剝削的輕一些,中國典型的人口眾多,解決這麼多人吃飯問題就是個大難題,而又資源貧乏,只靠種田顯然養活不了這麼多人。發展工商業能夠大面積消化勞動力,還能迅速積累社會財富,是必然之選。但是顯然國家沒有那麼多錢拿來投資工廠,只好採用引進外資和向民間開放投資領域的辦法。這時所有的資本家都是做出了貢獻的。至於在工商業發展過程中發生的壓榨勞工等現象,也只能說法律法規沒跟上,不能因此指責資本是貪婪的而造成的。即使到了今天,資本家在提供工作崗位、穩定社會這方面仍然有功於國家。而對於剝削這個現象來說,現在的社會是開放的,民智已開,你可以選擇創業,自己當老闆去剝削他人,也可以選擇做學者、記者、將軍,甚至選擇一個沒那麼剝削你的企業,沒必要去被人剝削。可是在人口大國,其實大家的選擇面有限,每個崗位都有若干人在爭取,最大的可能,找一個不被剝削的崗位就是回家種地自給自足(也就是現在,往上數個十來年這個機會也不一定有)。

我說現在這是個壞概念,是因為這個概念的盛行造成了當代人心理的扭曲和社會割裂。一邊需要工作崗位來養家餬口,一邊罵著資本家在剝削自己,心理能平順得了嗎?這也是社會上很多仇富心理的原因。

正確的做法,一是合理承認資本家的行為正當性,保護其財產,二是立法保護勞工的基本權益,不讓不法商人的行為造成損害。至於天天罵資本家剝削,又天天盼著自己當資本家的人,聽聽就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