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大普奔,北京房市將迎來大利好?

文 中華工商時報記者 蔣元銳

17日,北京市住房城鄉建設委會同市發展改革委等多部門聯合起草的《關於加快發展和規範管理本市住房租賃市場的通知(徵求意見稿)》開始公開徵求意見。《通知》在多渠道增加租賃住房供應、搭建便捷公共服務平臺、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等多方面予以細化規定。

本次《通知》針對有北京戶籍租賃公租房的,以及非北京戶籍家庭的租賃房源過程中,福利與權力,都有了部分規範。

中華工商時報@全聯通(cbtqlt)記者發現,各家公眾號迅速轉載信息,並向外界傳遞了利好信息。一時之間,記者的群組也已經炸開了鍋,不少人紛紛用“喜大普奔”來形容自己的心情。

2017年,無疑是房產政策頻發的一年。不少人也開始對房產政策有了好感。

大眾紛紛開始期待不斷落地的利好。

京籍無房鬆了口氣

首先,本次《通知》的落定,讓京籍無房戶鬆了口氣。

過去,很多人掙扎在逃離的邊緣,隨著“327”的落定,大家也逐漸從彷徨走出,買房也不再是“當務之急”的頭等大事。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指出,本政策對無房北京戶籍有明顯利好,租賃公租房的可以落戶,另外可以在租房區域符合條件的情況下享受義務教育。

也就是說,過去政策對於北京戶籍來說,只能選擇在戶籍地或房產地接受義務教育,未來無房北京戶籍家庭接受義務教育的難度將降低。

《通知》中指出,租賃房產且穩定就業3年以上,所以這一政策紅利在通知正式文件落地後,還有一定時間。

張大偉認為,這也不難想到未來可能大家會對西城、海淀租房更加情有獨鍾,租房上漲也將成為一件可預見的現實。

整體看,對北京戶籍無房戶來說,新政策紅利明顯。

對於租賃市場最大的影響應該是增加了19宗住宅70年產權出租房用地的供應。張大偉談到,接近2萬套房源的加法對市場的影響1年後會比較大。

非京籍:租賃也成趨勢

除此之外,對於非京籍者,《意見》對他們同樣也是偏愛有加。

住房租賃新政策是自今年“317”政策以來北京完善房地產長效調控機制的關鍵一步,對社會租賃市場的支持使北京“新房+二手房+租賃住房”的供應體系更為完善,將很大程度促進北京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通知》中,強化住房租賃管理服務,增加租賃住房供應被列為首要任務。

《通知》要求北京市各區人民政府應當根據各區實際加強租賃住房用地保障,通過在產業園區、集體建設用地上按規劃建設租賃住房等方式加大租賃住房供應。

租賃,無疑已經成為大勢所趨的必然事件。

值得注意的是,《通知》明確提出,新建租賃住房應當配置教育設施,居住人口達到一定規模、15分鐘步行範圍內無醫療衛生機構的,應當依據標準和規劃予以設置。新建租賃住房優先面向產業園區、周邊就業人員出租。

本通知從租賃交易、租賃權益等方面也做出了一些規範,對於市場來說,幫助租戶提高權益,穩定租賃關係有一定積極影響。

新政策落地後,隨著住房租賃市場發展,未來會有更多人選擇在單位附近就近租房上班,告別每天早晨集中從四環外湧入中心城區的情況,大大緩解當前早晚高峰交通擁堵的現狀。

記者梳理發現,保護出租人也成了一大亮點。在支持出租人方面,《通知》提出,鼓勵當事人簽訂長期住房租賃合同,當事人簽訂3年以上住房租賃合同且實際履行的,可以獲得相關政策支持。住房租賃企業出租自有住房的,除承租人另有要求外,租賃期限不得低於3年。

對於時間週期的要求,《通知》同樣指出,租賃交易不得單方面提高租金,此次新政對於保護租賃當事人合法權益上做出了多項細緻的規定。

張大偉認為,從政策角度,有利於幫助租戶提高權益,但影響租金的主要是因為供需結構,而且大部分租賃行為只有1年週期,漲價基本都是在合同到期,所以這一政策對市場的影響相對較小。

除了出租人關愛有加外,大部分承租人也得到了保障。值得注意的是,新政策還加大提升了對承租人的服務保障。針對備受關注的“租售同權”問題,《通知》提出,承租人為本市戶籍無房家庭,符合在同一區連續單獨承租並實際居住3年以上且在上述住房租賃監管平臺登記備案、夫妻一方在該區合法穩定就業3年以上等條件的,其適齡子女可在該區接受義務教育。

上學一直都是北漂人群的痛點,而此次《通知》中的態度讓大家從憂慮轉為可喜。

專家指出,新政策實施後,將對抑制投機、平抑房價起到一定作用,引導居民形成先租後買的梯次消費模式,逐漸實現北京房地產市場調控的長效機制。

問題仍需關注

除了鮮花和掌聲外,目前北京房地產市場存在很多的痛點和問題。

《意見》固然好,但是如果只是叫好不叫座,並不能解決真正的痛點問題也會讓大眾感到“隔靴搔癢”。

不少人士指出,政策雖好,如何有效落地成了大家的焦慮所在。

據其他媒體報道,北京市住建委相關負責人透露,未來有可能對住房租賃企業等在內的出租人給予稅費方面的優惠政策。

除了落地存在一定的難度外,嚴躍進認為,在落戶等方面如何實現鬆緊結合的效應是關鍵。

“松的地方即要對一些特殊情況的租賃行為給予落戶的支持,以穩定人才隊伍。緊的地方則如何防範各類租賃群體鑽漏洞,導致出現擠佔落戶的指標。”嚴躍進表示,並提示警惕不少中介推出的“新北京人”陷阱。

上學,也是大家一直以來的痛點。張大偉分析認為,從入學角度看,新政策對於外地戶籍的政策與之前基本一致。由於目前很多區域出臺了6年一個學區名額的政策,對於非北京戶籍租房戶來說,上學難題依然很大。

很多人擔心自身屬性處於兩不著的邊緣地帶。不少人群認為自身處在公租房和共有產權的過度階段,很容易就成了尷尬人群。對於公租房收入一欄,不少人認為對於稅前10萬過於苛刻,與現有收入水平有所脫節。

北京上班有北京自己的特色,“一日千里”也並非不可能,不少人提議希望公租房的距離也希望不要太偏,每天跨越五環去上班,也不是長久之計。

在租房具體簽署方面,不少租賃房產的人提出,首先是否下一步能夠改寫租賃模式,支持所有租房全部網籤。 其次,建議必須採納住建委統一租房合同樣本,保護各方合法權益。最後,建議各區建立各自統一的集體戶管理機構,服務集體戶的人員,這樣即使租不上公租房,也不影響相關的戶籍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