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穿襪子更健康,你真的了解嗎

怎麼穿襪子更健康,你真的瞭解嗎

平日運動,除了選雙好鞋,穿對襪子也是關鍵,其中襪子長短對於腳踝保護是否有作用?專家指出,穿襪的重點其實是吸溼排汗,止滑,並防止摩擦鞋面起水泡,對踝關節保護效果有限。

運動襪百百種,對於偶爾運動的人,習慣穿著平常的休閒襪就上路。判斷一雙襪子是否適合運動穿,首先看能否協助穩定雙腳,讓腳能安穩放在鞋內,運動時才不容易受傷。

若是材質太鬆,太滑,腳趾容易壓迫鞋子,造成彎曲而容易瘀血,變形。

其次,襪子高度要超過鞋口,確保移動時皮膚不會摩擦到鞋面,造成不適感。材質則以透氣為主,如棉質若是容易流汗的人,可以選擇厚襪,中襪幫助吸汗,若是想要保護腳踝,則要選擇特殊編織襪,加壓襪,才有效果。

根據各類運動,穿著的襪子長短也不同。

需要短時間衝刺的運動,如田徑,適合穿較短的襪子,不影響腳踝活動度;若是流汗較多,時間較長的項目,則可以穿吸汗的中襪或長襪而特殊運動如足球,因為需要穿護脛,才會穿到長襪。

此外,足球員穿長襪,目的也並非保護腳踝,而是幫助小腿血液循環。郭藍遠解釋,這是為了避免長時間站姿與激烈運動,讓血液沉積在下肢,沒有迴流腦部,造成缺氧而發生意外。

「不少人跑馬拉松也會穿著小腿套,或是壓力衣也是同樣道理,」促進全身血液循環,維持好的表現,郭藍遠說。

襪子有如鞋子和腳之間的保護膜,確保足部在運動時不會和鞋子摩擦而受傷。對於一般人休閒運動,選擇關鍵是透氣,鬆緊度適中,能完整包覆足部,且襪子的長度超過鞋口,應避免穿隱形襪運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